分节阅读 254(2 / 2)

一道真灵飘向封神榜而去。

张奎既死,杨戬收了变化之术,和哪吒回营禀告子牙。

子牙大喜,当即就催动三军,前去攻城。

哪吒当先,登起来风火轮,提着张奎尸体,在城门外显示。

渑池县城门上将士见张奎已死,士气大跌。

高兰英得军士来报,说是哪吒提着张奎的尸体在城门外叫嚣,简直痛彻心扉。高兰英跟张奎多年夫妻,不想今日天人相隔。张奎既死,高兰英自然要为张奎报仇,当即就提刀纵马,出得城门,来战哪吒。

高兰英顶戴金盔耀日光,束发银冠列凤凰,身着黄金锁子连环铠,威风凛凛。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跟哪吒的火尖枪,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相比,高兰英的太阳神针根本无法破得了哪吒的防御。论武艺,哪吒可以吊打高兰英。

这高兰英一心为丈夫报仇,不顾自身,一开始,倒也刚猛。但不过十来个回合,便渐渐不敌。

至二十回合之后,被哪吒瞧得破绽,乾坤圈砸中她脑门,跌落下马。

哪吒遥遥一枪,正中她心口。

哪吒解决了高兰英,此时渑池县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

姬昌,姜子牙率领大军,基本没费什么力气,又攻下了渑池县。

姜子牙令杨戬出榜安民,自是不提。

渑池县既破,姜子牙又召开会议,让众将准备,进攻朝歌。

话分两头,却说张奎未死之前,早就令人快马加鞭,敢往朝歌求援。差官渡了黄河,过了孟津,至馆驿中,歇了一宵。次日,将本至文书房投递。那日看本乃是微子。微子接本看了,忙入内庭,只见纣王在鹿台上宴乐。微子至台下侯旨,纣王宣上鹿台,微子行礼称臣毕,王曰:“皇伯有何奏章”

微子曰:“西伯侯姬昌兵进五关,已至渑池县,损兵折将,莫可支撑,危在旦夕。请陛下速发援兵,早来协守。不然,臣惟一死,以报君恩。何况此县离都城不过四五百里之远,陛下还在此台宴乐,全不以社稷为重,今见此报,使臣身心加焚,莫知所措。愿陛下早求贤士,以治国事,拜大将以剿反叛,改过恶而训军民,修仁政以回天变,庶不失成汤之宗庙也。”

纣王闻奏大惊曰:“姬昌反叛,而今已侵陷孤之关隘,覆军杀将,兵至渑池,情殊可恨孤当御驾亲征,以除大恶。”

中大夫飞廉奏曰:“陛下不可陛下若离朝歌,无人坐镇。陛下可出榜招贤,大悬赏格,自有高名之士应求而至。古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劳陛下亲御六师,与叛臣较胜于行伍哉”

第五百二十四章 会战孟津

纣王曰:“依卿所奏。速传旨,悬立赏格,张挂于朝歌四门,招选豪杰,才堪督府者,不次铨除。”

纣王张榜,四方哄动,就把个朝歌城内万民日受数次惊慌。只见一日来了三个豪杰,来揭榜文。守榜军士随同三人先往飞廉府里来参谒。

门官报入中堂,飞廉道:“有请。”

三人进府,与飞廉见礼毕,言曰:“闻天子招募天下贤士,愚下三人自知非才,但君父有事,愿捐驱敢效犬马。”

飞廉见三人气宇清奇,就命赐坐。三人曰:“吾等俱是闾阎子民。大夫在上,子民焉敢坐。”

飞廉曰:“求贤定国,聘杰安邦,虽高爵重禄,直受不辞,又何妨于一坐耶。”三人告过,方才坐下。

飞廉曰:“三位姓甚名谁住居何所”

三人将一手本呈上,飞廉观看,原来是梅山人氏,一名袁洪,一名吴龙,一名常昊。──此乃“梅山七圣”;先是三人投见,以下俱陆续而来。袁洪者乃白猿精也;吴龙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长蛇精也;俱借“袁”、“吴”、“常”三字取之为姓也。

──飞廉看了姓名,随带入朝门,来朝见纣王。飞廉入内庭,天子在显庆殿与恶来奕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

王曰:“宣来。”飞廉见驾,奏曰:“臣启陛下:今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今在午门侯旨。”纣王大悦:“传旨宣来。”

少时,三人来至殿下,山呼拜毕,纣王赐三人平身,三人谢恩毕,侍立两傍。

王曰:“卿等此来,有何妙策可擒逆贼”

袁洪奏曰:“姜尚以虚言巧语,纠合天下诸侯,鼓惑黎庶作反;依臣愚见,先破西岐,拿了姜尚,则八百诸侯望陛下降诏招安,赦免前罪,天下不战而自平也。”

纣王闻奏,龙心大悦,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昊为先行,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使殷成秀、雷鵾、雷鹏、鲁仁杰等俱随军征伐。纣王传旨,嘉庆殿排宴,庆赏诸臣。内有鲁仁杰自幼多读,广识英雄,见袁洪行事不按礼节,暗思曰:“观此人行事不是大将之才,且看他操演人马,便知端的。”

当日宴散,次日谢恩。三日后下教场,操演三军。鲁仁杰看袁洪举动措置,俱不如法,谅非姜子牙敌手,但此时是用人之际,鲁仁杰也只得将机就计而已。次日,袁洪朝见纣王,王曰:“元帅可先领一支人马,往渑池县佐张奎以阻西兵,元帅意下如何”

袁洪奏曰:“依陛下之意”

纣王大悦:“兵贵神速,爱卿即刻出发,勿要耽误”

袁洪谢恩,调兵五万,吴龙、常昊为先行,殷破败为参赞,雷开为五军都督,使殷成秀、雷鵾、雷鹏、鲁仁杰随军征伐,往渑池县而来。

且说袁洪率军到得孟津的时候,姜子牙也率兵来了。

殷商一方,吴龙、常昊乃是先行。西岐一方,南宫适,雷震子乃是先行。

这一相遇,自然就交战了起来。

吴龙、常昊虽然不惧雷震子和南宫适,但见得西岐后方旗帜众多,人数不下于数十万之众。殷商一方只来了五万人马,如何是敌手。

吴龙、常昊战了一阵,急忙撤兵,禀告袁洪。

袁洪五万兵马如何抵挡姬昌数十万兵马,当即就后撤,卡住孟津通往朝歌的咽喉。

袁洪一边固守不战,一边令人飞马赶往朝歌,讲明军情,纣王听了,急又增兵十五万给袁洪。

袁洪兵马合计二十万,这才有胆量跟姜子牙交战。

双方约定交战时日。

这一天,双方大营炮响,各自调出来大队人马,遥遥相对。

姜子牙自从当军师以来,立功甚多,已经被姬昌委任为元帅了。毕竟姬昌自己排兵布阵,远远逊于姜子牙,姬昌有自知之明,也就不尸位素餐了。

袁洪在马上见姜子牙身穿道服,乘四不相,来至军前,左右排列有众位门人,次后武王乘逍遥马,南北分列众位诸侯。只见袁洪银盔素铠,坐下白马,使一条宾铁棍,担在鞍鞽,英雄凛凛。

话说子牙向前问曰:“来者莫非成汤元帅袁洪么”

袁洪曰:“你可就是姜尚”

子牙曰:“吾乃奉天征讨扫荡成汤天保大元帅。今天下归周,商纣无道,天下离心离德,只在旦夕受缚,料你一杯之水,安能救车薪之火哉汝若早早倒戈纳降,尚待汝以不死;如若不肯,旦夕一朝兵败,玉石俱焚,虽欲求其独生,何可及哉。休得执迷,徒劳伊戚。”

袁洪笑曰:“姜尚,你修道四十年,尚只有如此水平。今幸而五关无有将才,让你深入重地,你敢于巧言令色,惑吾众听耶”

回顾左右先行曰:“谁与吾拿此鄙夫,以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