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2 / 2)

一拳唐僧 轻语江湖 5452 字 2019-05-08

不过在看过车迟国的这些和尚之后,他突然明白了当年那些老和尚为什么以死威胁也要把那些繁琐的戒律写进去,那些看似基础,看似繁琐的戒律,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大作用,但正是这些东西才让一个个和尚从小养成了规矩,明白了是非对错,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东西。

唐三藏口述,沙晚静在一旁用笔记录,将一条条戒律写在纸上。

众和尚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不是露出惭愧的表情,而心中对于东方那个神秘的帝国也是心生敬仰。

恐怕只有那种大国,才能养出像唐三藏这样的圣贤,才会对和尚有着这样高的要求和自律,养成这样宽广的心胸。

洪济原本有些复杂的表情,在听到唐三藏所说的那些戒律之后,已是慢慢变得明亮起来,这些戒律就像是一座宝库,他阐明了僧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养成,如果提升自己的境界,如何度化世人,如何与百姓香客相处。

这些东西在车迟国的佛教之中根本没有提及过,对于车迟国的佛教来说,除了皇宫中的国王和那些大臣,其余之人都不过是下人罢了,可以打杀,可以凌辱,而且他们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原来这根本不是佛,而是魔,现在唐三藏告诉他们真正的佛是怎样约束自己的,是怎样自我养成的。

他突然觉得自己肩上有了重担,这些戒律,他一定要把他们保存下来,然后用他来要求剩下的这些和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和尚。

修璃他们三人在大殿外站着,听着里边唐三藏的声音,脸上神情皆是有些意外。

“果然是泱泱大国,这般教养戒律,让我们都有些惭愧了,说起来,这些年那些弟子在外也是有些趾高气昂,如果不加以约束,说不定若干年之后又是一个佛教。”杨霏雨不禁感叹道,话中也是有了几分担忧。

“他们敢,我非打断她们的腿不可。”鹿天瑜握了握拳头道。

“霏雨说得对,那些弟子在我们面前表现的毕恭毕敬,但是在外边可是没怎么给百姓好脸色,就算是一些官员见了他们,都得陪着笑脸,如果不是这些年我们求雨积累下的信仰,这些逾矩的行为早就招惹祸患了。”修璃脸上表情也是有些凝重,唐三藏说的那些戒律,算是给她们提了一个醒,一个教派想要长久,而不是昙花一现,最重要的还是规矩。

“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戒律,在上边按着我们原本的规矩重立规矩,不让弟子参与到政事之中,等过几年陛下长大一些,我们也不再去插手政务,否则以后一旦政局动荡,那便是覆灭的结局。”杨霏雨沉吟道。

修璃若有所思的点头,沉默了一会,看着两人道:“嗯,而且一家独大终究不是好事,那些弟子没有丝毫紧张感,更会飞扬跋扈,我觉得或许可以让这些和尚留下,帮他们重新建一个庙宇,让佛教也在车迟国发展繁衍下去,两教互相制约,这样才能更好的长久共存下去。”

“倒不是不行,不过陛下不是说让他们离开吗”鹿天瑜皱眉道。

“陛下是考虑我们的感受才这样说的,只要我们决定了,他们也愿意留下,那再去和陛下商量就可以了。”修璃摇头道。

“可他们还愿意留下来吗毕竟被我们折磨了这么多年,而且现在走在街上更是容易被百姓殴打,甚至打死,或许跟着唐三藏他们离开车迟国,对他们来说会活的更容易一些吧。”杨霏雨有些疑惑道。

第五百六十三章 留下与离开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要是你们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等会和唐三藏说一下,看看他的什么意见。”修璃摇头,杨霏雨说的也很对,车迟国的百姓对于和尚的怨念太深了,这些和尚要是留下来,将要面对的可能是极为艰难的局面,甚至有着生命危险。

“我没意见,如果这些和尚能够按着唐三藏说的那些戒律去做,对于百姓来说有益无害。”杨霏雨点点头道。

“我也没意见,不过不知道唐三藏会留下来吗”鹿天瑜也是点点头,有时有些期待道。

“如果他能留下来的话,那车迟国的佛教恐怕能够发展的很快,不过连大唐他都离开了,肯定不会在车迟国驻足太久。”修璃看着鹿天瑜脸上表情也是有些无奈,这丫头还真是着了唐三藏的迷了,满脑子想的都是他。

“好吧”鹿天瑜有些失望的点点头,趴在门缝往里看去,盘腿坐在众和尚中间的唐三藏就像一位真正的佛一般,想到之前在皇宫里那一拳的风采和最后被提着领子丢了出去的温柔,脸上升起了一丝红晕,想到昨天晚上那双肆无忌惮的手,两道身影重合,像是一个人,又不像一个人,心情极为复杂。

三人在大殿外听了许久,直到唐三藏把所有戒律讲完,又对众和尚诫勉了一番,这才让他们自行参悟,让沙晚静把写好的戒律交给洪济,出门来。

“三位国师还没有离去吗”唐三藏走出门来,看到还站在门口的三位国师,有些意外道。

“听大师讲佛教戒律,收获颇丰,故此厚颜在这里偷听,还望大师莫怪。”修璃笑着说道,说起来她们这还真算是偷听,所以脸上有几分不好意思之色。

“无妨,若是能让三位国师有所得,那也算是一件好事。”唐三藏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讲佛教戒律,三位国师都能有所得,不过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她们三人机缘之下修得道法,褪去妖身化形成人,虽然在车迟国创下偌大国教道教,但是其中规矩恐怕也只是简单的一些约束,和当年的佛教估计相差无几,甚至还要更加简略一些,这便体现了传承和沉淀的重要性。

如果他们能从他刚刚说的那些戒律里边领会到一些东西,融合到道教的戒律中,对于道教和百姓都算是幸事一桩。

“大师,我们还有一事想要和你商量一下。”修璃又是说道。

“国师请讲。”唐三藏点点头。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让这些和尚继续留在车迟国,传扬佛法。”修璃指了指大殿里的众和尚说道。

“嗯”唐三藏脸上露出意外之色,“刚刚在皇宫中,国王陛下不是说要让他们跟我离开吗国师现在这是”

“我们刚刚商量了一下,国师所言极是,一个国家之中,若是一教独大,那不是什么幸事,迟早会变成祸事,当年的佛教便是如此,我们不想多年以后道教也变成如此。而且刚刚听大师所讲之戒律,若是那些和尚能够依着戒律去做,对于车迟国百姓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