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就这么定下了”陈忠笑着问道。
“定下了,定下了,就是这字据您看在哪里写”余老头高兴的说道。
“我们去墨斋写。”陈忠说着起身,带余老头他们去纸行巷。
墨斋掌柜方文看到陈忠带了几人进来,忙迎了出去,“陈掌柜怎么来了”
陈忠摆摆手,“方文,给准备一下笔墨纸砚,今儿就是来你这写个字据。”
墨斋就是卖这些的,买一会儿就都准备好了,方文看了跟着陈管事进来的人,认出了余何氏和余青梅,“这不是婶子”
陈忠一看方文竟然认识余老头他们,就看了方文一眼。
方文会意说道:“之前我请了清平私塾的一个童生来店铺帮忙抄书,就是这位婶子的小儿子余小伟。”
陈忠一听略带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家里有读书人,难怪不像一般人家似的只关心钱财,这十五两给的理所应当呀,“老余,你的姓名和住的地方是”
“我叫余西来,西边的西,来去的来,住在上余村。”余老头回答,虽然不识字,但自己的名字还是知道的。
“你这亲家”陈忠接着问。
余李氏立马回答:“我当家的叫余兴来,跟亲家公的名字两个字一样,就中间是高兴的兴,我们住下余村。”
陈忠提笔写了两份一摸一样的字据,都递给余老头过目,“老余,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也不知你识不识字,要不等你家小儿子来了我们再签字”
余老头见这墨斋的掌柜的跟自家小儿子相识,就更加信任了,把字据递给余青梅,“陈爷,我家小闺女识字的,让她看一下就行。”
陈忠这下真吃惊了,想不到这村人还让女娃娃识字。
第八十七章 猪下水方子风波
余青梅一字一字看得很是认真,这字据跟前世的合同是一样样的,能作为法律的凭证,马虎不得,更何况这民不与官斗的古代。
余青梅看了这字据很是吃惊,看来这陈府应该是家大业大,不计较这么一个小方子,违约了竟然只要双倍退钱就行,真是太善良了。
余老头、余何氏还有余李氏都弯腰看向余青梅手里的字据,虽然不识字,但就是想看看。
余青梅把字据内容念了一遍:“今陈府管事陈忠与上余村村民余西来立此字据,余西来以十五两银子将猪下水方子卖予陈忠,余西来及其亲家下余村村民余兴来仍可继续在镇上做猪下水生意,但不得再将方子卖给其他人,违者赔偿陈府三十两银子。”
余老头三人听了余青梅念的内容有些吃惊,这违约了要赔三十两,可又觉得合情合理,不严格些,那方子很可能就再转卖了,遂答应签字。
没做过生意签过字据,不了解违约一般都是翻几倍、几十倍的赔偿,余老头他们一听违约赔三十两还能接受,要是再多些余青梅觉得这陈府管事陈忠已经很厚道了。
余老头签字也让余青梅代签,这着实又让陈忠吃了一惊,双方两份字据都签好名,摁了指印,然后一人拿一份。
“陈爷,这猪下水其实就是去味,只要清洗干净没味儿了,那怎么做都好吃的。”余老头说了猪下水的关键。
陈忠笑呵呵的说道,“对,其实就是买这个清洗方子,不知”
余何氏笑呵呵的说道,“也不怕您笑话,其实就跟洗衣裳一样,这衣裳除了用皂角就是草木灰了,这猪下水就是加了草木灰多次揉搓,把内里的也翻出来清洗,多洗几次就好了,哈哈哈。”
余何氏感觉赚翻了,陈忠一听原来是这样也有些笑得无奈,不过价钱已经定下了那也没办法。
“其实除了草木灰,用盐、面粉这些也都能洗的。”余青梅免费奉送其它方法。
陈忠了然的点头。
这笔买卖其实就是口头说,“陈爷,您以后有什么疑问尽管找我们。”余老头说道。
陈忠满意的点头,“好,关键听明白了,回去就让人试着清洗、烧制。”
余青梅在心里给老爹打ca,妥妥的还有售后服务,干得好。
陈忠从荷包里拿出三个五两的银锭子交给余老头,“老余,这是方子的钱,你收好。”
余老头接过很是心颤,立马转身交给余何氏,余何氏小心翼翼的把两个银锭子装进荷包,然后拿着一个银锭子说道,“陈爷,您看,这个五两的能不能给兑成五个一两的”
陈忠接过交给方文,方文去柜台拿了五个一两的过来给陈忠。
陈忠递给余何氏,“大婶子,你收好。”
余何氏接过道谢。
“陈爷,那我们先走了。”余老头说道。
“好,你们慢走。”陈忠笑着送了他们。
余老头一行人重新回到余李氏的猪下水摊子,余老头和余何氏两人去一边的墙角互相咬耳朵。
“当家的,你说这方子钱是不是应该分些给亲家呀”余何氏问道。
余老头想了一会儿,“阿妹,我觉得要分一些,这方子卖了多少对亲家生意多多少少有些影响的,我就怕亲家不收。”
余何氏想想觉得也是这样,“那跟亲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亲家的孙儿也都不小了,得为他们考虑考虑。”
“到时跟亲家他们谈一下不过现在在大街上不方便,这银子也不好这样拿出来给。”余老头皱眉说道。
余何氏一听银子眼睛就亮了,这心火热火热的。
“当家的,我们可以买驴了,本来打算小伟院试后,没想到突然有了这么多钱,可以提前买了,以后来镇上我们就可以坐自己的驴车了。”余何氏幸福的幻想着。
余老头听了也笑得开怀,“好,这次回去先把车架子做出来。阿妹,亲家你看给多少合适”
“五两你看怎么样说实在亲家一家子都是好的,这人都要争着上来买方子了,还厚道的来家里跟我们说这事,就算他们自己昧下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