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要纠结是空白对照,还是它药对照。现在直接拿钱买药,就它药对照了。病人好就行,何况真要有效,后续卖药,还怕不能回本。
现在青山药业的利润有逐渐超过迅达的趋势,无他,鹊佗丸一本万利而已。
而实施它药对照,能更好的吸引试验病人,少费很多口舌,也更符合医伦。
人总是自私的,总是爱占便宜的。
生了病,又没钱医治或者舍不得钱医治。如果闻听某某医院有免费试药,基本都是蜂拥而至。至于自己会不会成为,不能确定有效的试验药物组,而不是已经证实有效的它药对照组,不管了,那都是命。
接着孙玉郎也与青山药业的副总全义,药物所所长孙绍,仁和的教授燕川等人一一打招呼。
虽说是鹊佗丸的本身底子在那,但他们的辛苦努力也是功不可没。
众人也是客套。
在医院工作的医生燕川,还更务实,问药物所这边是不是还有其他进展,并拍胸脯保证自己就可以代表仁和,全力协助。
孙玉郎也是把郭进的提议丢给他。一药多治是很常见的现象。当然扩大适应症的时候,对新适应症也是一样要进行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的。只是少了毒理试验等内容。
燕川也是一口应承。这对肺癌的新适应症如果证明有效,照样是一个轰动新闻,照样能写一篇论文发表在知名刊物。
送走燕川,他是仁和的,算外人。孙玉郎,郭进,全义,孙绍四人开了个小会。
原来随着鹊佗丸的投产,丰厚的利润又让某些人得红眼病了。
那些人借口药物所是国家的,而鹊佗丸又是国家主导的杏林计划下,在药物所完成研制的。
所以鹊佗丸应该属于国家。而不是现在这样,由青山药业单一生产。
全义怒斥:“这时候,他们开始说国家了,侵吞国有资产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国家。”
孙玉郎制止了全义的发泄,而是询问孙绍,问孙绍接下来准备何去何从。
孙绍也明白,在孙玉郎的青山药业介入之前,药物所都混到对外开展检测项目的地步了。要知道这是药物所,不是化验室。是主导研发的科研机构,不是承包经营的私营企业。
不过看孙玉郎的意思,两家继续这样不伦不类地扭结在一起,看来是不可能了。
分析起来也简单,自己就面临2个选择而已,一,继续保留国家工作人员编制,二,辞职下海,到青山药业给孙玉郎打工去。
其实,类似的要求,吴伯伯挡掉了很多,而且孙玉郎给向老看病,交好齐大海,都是孙玉郎想继续维持这个良好局面的努力。
青山药业有钱,药物所有科研人才有科研设备,多好的结合啊。
但鹊佗丸带来的利益太大了,很明显,过气的向老,经商下海的齐大海,都已经不能抵御这种欲望。甚至吴伯伯也不好开口了。
再开口,别人说你是为你女婿谋利益。这话太难听了。
今天都822了,再有1周,暑假要结束了啊。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