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的父亲杨丰收跟他有过交流,确实是没钱了,这仅有的钱,还是花在刀刃上吧,那些辅助用药,能省就省一下,可以吗
凌晨也是穷人家出身,他很感动杨父的执着,同时对同为大学生的杨旦也感同身受,那不打就不打吧。
因此凌晨凌医生,就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把杨旦的辅助用药给停了,仅仅是一些维生素b6,维生素c,这是为了看看静脉通道正常不,以及测试心脏能不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前负荷。
如果什么都不用,行也是行的,但就怕输注cikdc细胞,杨旦心脏突发不适,毕竟输液有一个增加前负荷的问题。当然也有过敏反应等问题。
今天孙玉郎也来到了李凉院士所在的这家部队医院。
李凉院士,李凉教授,李凉主任,都是一个人,根据具体场合,带上不同的后缀而已。
因为孙玉郎是药物研发小组,是杏林计划成员,所以就称呼他李凉院士。
孙玉郎在这家医院的肿瘤内科病区,看到墙壁上的墙报,感到非常不适。这是从病人角度感同身受。他觉得,按照李凉的这个做法,病人要蒙受很大的损失。
暂时孙玉郎还不知道李凉的收费价格,但别人来住院,路费,住院费,药费诊疗费,肯定是有支出的。
钱还可以说身外之物,但健康呢孙玉郎觉得,如果这个治疗无效,病人体内的肿瘤得不到抑制,那么肯定要发展了。
晚期又没有正常机会的还好说,毕竟可以说死马当活马医。但如果晚期,还有正常治疗手段机会的话,你这个把人家拖延了,耽误了,那就是罪过了。
在孙玉郎还在看墙报的时候,凌晨在值班室换白大衣,准备工作。
而杨丰收搀着儿子杨旦一步一步地走入病区。这是第10次过来了,对杨旦来说。前面抽血培养细胞5次,输注4次,这次过来是输注第5次。
对他爸爸杨丰收来说,是第11次,因为有一次治疗前考察。
但这第10次也好,第11次也好,情形不容乐观,因为杨旦的腹痛越来越重了。
一开始发病的时候,杨旦也是腹痛。后来查出是这个该死的毛病。
经过手术,经过化疗,经过靶向药物治疗,腹痛有所好转。但随之而来的是其他问题,主要是进食与排便。
进食一次不能太多,稍微多一次,就腹胀呃逆。津门医生说这是后腹膜肿块压迫胃体,压迫胃的幽门部,压迫十二指肠部,压迫其他肠道所导致。
大便很难解,有时候要十几天才一次,但每次都以腹泻形式解出。津门医生说也是因为腹腔肿块的原因,肠道被压迫,导致蠕动不能正常进行。
还有因为肿瘤导致进食少的原因。吃得少,拉得也少,没毛病。
但腹痛,杨旦已经很久没出现了。这一次腹痛,出现在上一次来抽血进行细胞培养后。也就是第9次过来之后。
在老家医院,医生给处方了泰勒宁片镇痛。带着镇痛药,满抱着希望,杨丰收搀着儿子,坐着夜间火车,还是来了。不来怎么办
收费是一次培养一次输注收取的。等于说,这次过来,是交过钱的。3万多呢。总不能交了钱却不治了吧。
还有最后1次,那个再说,毕竟钱还没给,但整个来说,已经给了17万左右了,以及那4个半月的时间。
“爸,我痛,”杨旦很乖,很能忍,除非是真痛,实在忍不住了,他不会开口。
“啊,又要吃泰勒宁吗火车下来的时候才吃过啊,那时候5点多,现在才8点多啊,老家医生说至少也要6小时才能再吃啊。”
“爸,我真疼,”说着话,杨旦的鬓角,都有冷汗流下来了,同时,整个身体也开始佝偻下去。
杨旦佝偻下身体,这样的动作,幅度有点大,在病区走廊里的很多人就看到了。孙玉郎也看到了。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