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李明泽是中国人,而且倭国也没有继承真正意义上的大唐风骨曲江宴、烧尾宴,就是朋友小聚,尤其是文人之间可是有行酒令这么一说的。
所谓的行酒令并不是咱们现在马总来一个或者李总来一个,都是雅令,比方说四书令,就是你说的所有酒令都得出自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没点文化的人根本入不了席
张俊生虽然记忆惊人,但是对古文研究不深。
“来,咱们开动吧”
李明泽很热情招呼。
张俊生道了谢,伸手准备拿筷子,旁边跪着的姐姐已经先他一步夹好了菜:“张总”
“叫我俊生吧”
“是,俊生你想吃什么,告诉我就行,我帮你夹”
“不用了吧,我有手有脚,而且我也不习惯别人帮我夹菜,我还是自己来吧”
“可是”
小姐姐想要说什么,坐在她对面的李明泽笑着开口:“吃饭嘛,当然要随性一点,张作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并且狠狠瞪了她一下
“我们家虽然有点钱,但是没什么规矩,见笑了”
虽然这么说,我们的位面之子还是很有礼貌的冲跪在他身边的小姐姐点了点头,然后拿筷子随便捡了点东西就往嘴里塞,也没怎么嚼,就咽了进去。
对他来说,美食当然很好,但本身对于食物的追求也不算太高,能填饱肚子就行
安少阳到是心安理得接受旁边小姐姐的喂食
“三文鱼、甜虾、海胆,这些原料全都从北海道空运,东泽料理的大师师承倭国料理之神,小野二郎”
“怎么都是生的不是说有铁板炒饭吗”
张俊生尝了尝摆在桌上的大部分东西,然后觉得还是还是应该吃点主食
“这个要不我去问问服务员”
小姐姐看了看李明泽
李明泽大概意识到了自己的一番盛意要对牛弹琴了,也没怎么介意,摆了摆手:“先不急着吃饭唐欣,给张作家倒酒”
“算了,我不太能喝酒,有白开水吗”
张俊生果断拒绝了。
他才19岁,喝什么酒,清酒也不行
“这是高木酒造酿造的清酒,每一瓶的价格都要接近2000块人民币”
李明泽可能是想推销清酒,居然扯到了价格
“李总,俊生他们家有规定,每晚只能饮一杯,过量不可取”
安少阳总算开口了。
张俊生看了看李明泽,又看了眼自己旁边跪着的唐欣,还是闭嘴了
心情有点堵,说好的大餐没了,自己刚才已经明确说了想吃铁板炒饭,被扯开了话题。
就这态度,还想要影视改编权
脑子进水了吧
李明泽换了个话题:“听说张作家要考电影学院”
“有这个打算。”
回答的是安少阳。
今晚的见面,更加印证了李明泽心中的猜测张俊生是安少阳推出来的
就好像南边的春艺推出来的另一位罗小旭
想想也是,一个17岁的少年怎可能写的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战时,雪亮的眼睛用来发现敌人;和平年代,就用来探人隐私了、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的是最痛苦的人。这种话
好整以暇道:“我跟电影学院不少老师都认识”
“巧了,俊生他妈妈也跟电影学院不少老师都认识”
安少阳似乎没有听出李明泽的弦外之意
李明泽看了眼无聊盯着桌子的张俊生,然后自信地开口:“安总,悟空传还有长安乱的影视改编权应该还在您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