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去了,活着那时候,他们说了两句话:艺术上平庸,政治上反动很多人有那种从众心理,你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不能他们骂你,你就自我否定”
张俊生苦笑了一下:“我感觉过段时间,我的超体上映,肯定会有一堆人骂没意思”
“超体”
“是一部科幻片,纯粹的好莱坞格局,娱乐性特别强大”
“那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你就一点也不生气吗”
“生气有什么用”
张一谋叹了口气:“我们对自己的电影评判标准都是特别严苛的,但对人家的电影,又用的是另一套评判标准,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我特别明显的感觉。对外来的电影,我们全都理解,我们全在讲梦、讲童贞。对自己的东西,马上就亮出非常犀利的宝剑,让你体无完肤。说到底,我们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艺术家,不爱惜自己的创作。”
“对,如果长城的导演换成斯皮尔伯格,哪怕换成墨西哥或者英国的小导演,评分不可能只有六分”
张一谋天生就属于挨骂的,拍商业片会被人家骂不够文艺剧情不够好,拍文艺片会被人骂有政治立场,反正总有骂他的理由。
李鞍大导演搞砸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居然有人吹捧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你踏马告诉我这片子的李鞍东方哲学在哪里
能不能稍微要点脸
最让人无语的是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反传统,嬉皮士,嗑药,性开发
然后一帮人跪舔,说什么:人海波动,中心处的舞台发出万道光芒,整个世界都在漂浮,深深迷醉。
你换一个中国导演试试,肯定骂你三观不正
“观众需要引导,他们总会成熟的,这个需要时间,不急”
张俊生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会骂观众垃圾”
“观众怎么可能垃圾”
“我就是随便说一下”
“电影卖的不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千万不要埋怨观众”
随着长城大规模开画,短短的半天时间过去,电影的口碑完全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不像那种喜欢的观众喜欢、不喜欢的观众讨厌的要死的影片,而是专业口碑和观众口碑完全不同。
影评人动辄张一谋已死、长城先行影评:黔驴技穷的张一谋,也就到此为止了、世界级的特效也掩盖不了宇宙级的恶意、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敢看长城的才是真牛逼、绝妙的讽刺,可怜的电影评长城
短评都是:张一谋已经光荣进入晚节不保的黑名单
这部必须抵制一下
还没看,也可能不会看,预先打一星
总之,在他们口中,张一谋跟长城都是罪无可赦,应该集体为中国电影殉葬
跟预期的一模一样
就好像金陵十三钗上映,一帮完全没看过电影的,也打了一星
可以理解,不遗余力
当然,张俊生并没有微博点名,而是晒了瞄眼评分还有首日票房。
瞄眼评分94分,首日票房9400万,票房预测:1175亿t21902181t219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