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找了。
“我朋友没有给孩子取名字,她用蓝布把孩子简单地一包就搁门口了,里面什么东西都没夹带。婴儿连身衣服都没穿。”
李院长想了想,仔细地回忆着。经常有人来找孩子,而且好些孩子事实上并没有送到这里,这给她的记忆添加了很多的负担,为她的工作增添了很多的麻烦。
但没有办法呀,这就是她要做的,这就是她自愿承担的责任。
田小麦说:“这个孩子的智力有点问题。”
“刚出生的孩子,怎么看出智力有问题的”李院长不解地问道。
“我朋友后来偷偷地来看过孩子,她看见她儿子跟别的小孩不一样,看起来呆呆的,一坐一整天。孩子的亲生父亲脑子就有点问题,可能是遗传了什么精神上的疾病。”
第399章 呆瓜,他们不要你
李院长摇摇头,叹气道:“我跟你们说,这里有智力障碍的,有先天疾病的,还有残疾的孩子,很多很多。别看我们这里破,但来来往往的孩子绝对超出了你们的想象。”
李院长打开抽屉翻出一个厚厚的本子,说:早些年,只有我和我闺女两个人看管这里,那时候太忙,很多孩子的资料记得都不全。五六年前这房子还着过一次火,烧没了不少的东西。早些年的我这里现在只有一个简单的记录表,你们看看,七八年到八零年的,登记了两百多个孩子,有名字的只有二十个。”
田小麦指了指本子,问道:“我可以看一下吗”
李院长把本子递给田小麦,田小麦双手接过来,闷头看了好半天。
这些记录的都太粗糙了,信息也并不是很准确,估计从这里面是找不到什么可用的线索了。
田小麦:“院长,请问一下,这里现在有多少个孩子啊”
李院长未经思考,就准确地回答道:“有两百六十六个,这周末会再送出去二十八个。”
夏明苏插嘴问道:“什么样的孩子,会被送出去”
“有人领养的,还有年龄过了十六周岁的。”李院长说完,又进一步解释道:“现在想领养孩子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到了十六岁之后,推荐去工厂干活了。以后至少得自食其力啊”
李院长摇摇头,叹气道:“唉,我们能力有限,一言难尽啊”
田小麦从她的脸上看到了诸多的无奈和疲惫,坚持这么多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没钱送孩子们上公立学校,又有那么多的残疾儿童,教育上的缺失是很重要的问题。
他们长大了之后,除了出卖苦力,基本上没有别的出路。
老院长清楚问题在哪里,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最令人痛苦的。
田小麦把本子轻轻地合上,推到老院长面前,问她:“我们能去看看孩子们吗如果我们要找的孩子还在这里,我一定能认出来。我朋友说,这个孩子跟他爹长得很像,我们跟他爹很熟的。”
李院长苦笑了一下,望向田小麦,“如果找到了这个孩子,你们打算领回去吗还是”
田小麦没跟何翠翠商量过这个问题,但要领回去估计可能性比较小。
何翠翠和她爹的身体都不大好,能活多久都是一个问题,根本没法养个脑子不好的孩子。
何二狐是个没主见没能力的人,以后多半是要入赘到女方家的,身边怎么能带个傻外甥呢
何大虎是唯一有可能的,但何翠翠一直最心疼这个弟弟,她肯定不希望儿子成为弟弟的负担。
这件事,田小麦做不了主,她看向夏明苏,夏明苏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了几步,“先去看看孩子们吧,如果他在这里,我们就先领回去。孩子要不要再送回来,得听听他们家里人的意见。”
“行吧,我先带你们去看看吧。”李院长站起身,打开门率先走了出去,她一边快步向前走去,一边叮嘱道:“有些孩子比较敏感,你们不要乱碰他们的东西,也不要表现得太亲近,不要跟他们主动说话。”
“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田小麦不懂。
夏明苏却立马猜到了理由,“因为他们会有期待。”
李院长对夏明苏笑了笑,她喜欢这个聪明的年轻人。
田小麦看向夏明苏,她还是不懂,“期待什么”
“期待我们会从他们里面挑一个带走领养。”夏明苏每向上迈一个台阶,心思都会更沉重一分。
田小麦的脚步一顿,整个人僵住了。
夏明苏向田小麦伸出手,淡淡道:“走吧,去看看吧”
田小麦的身子晃了晃,被夏明苏牵着走上了楼。
二楼有八个房间,三楼有四个房间,房间的大小不同,每间房的人数也都不一样。
最多有二十多个人一间的,最少的一间却只有六个孩子。
孩子的分配其实很有讲究,基本原则就是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岁数小的孩子,智力正常的孩子照顾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健康的孩子照顾残疾的孩子。
有点一对一帮扶的意味,在这里,十四五岁的孩子,基本上都当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来用了。
李院长会给他们发工钱,但是以储蓄的方式暂时帮他们存着,等他们离院的那一天,再统一发给他们。
这样的孩子现在其实只有六个,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洗菜、煮饭、洗碗、洗衣服、晾衣服、哄小娃娃睡觉等等。
大院里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要出现在哪里。
为了离开孤儿院的时候能有一笔存款,他们干得很卖力,也毫无怨言。
当然也会有一些脾气暴躁,喜欢惹事,不太好管的,但李院长大多都能通过聊天疏导好他们的情绪。
在二楼的八个房间里,都没有看见何翠翠儿子的身影。
上到三楼,楼梯口的那个房间里,有九个孩子。
五个一两岁的小娃娃在地上或爬或躺着,照顾他们的是一个看起来蛮大的女孩子。
女孩子见到夏明苏和田小麦,立马跑过来,眨着大眼睛,语速极快地介绍着自己:“我叫林蜜,树林的林,蜜糖的蜜。今年十五岁了,我会识字,会照顾小孩子,会补衣服,会做饭,能背下来一百首唐诗。我体力很好,能干农活,一天睡四个小时就够了。你们把我带走吧,我什么都能干,你们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学东西很快的,我很老实,绝对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田小麦听到李院长在她的身后,微微地叹了口气。
想来,这段话她已经跟无数个前来找孩子,或者来领养孩子的人都说过了。
“乖女,他们是来找孩子的,一个八岁的男孩。”李院长的话一落,这个脸上长满了雀斑的女孩儿就退到了一边。
她的脸上连失望的痕迹都没有,大概是因为期望落空过太多次了吧,所以现在已经麻木到不会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