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冷颤。
买
乾元不想第一仗就以狼狈收场,那不就助长了张怀仁的嚣张气焰了吗他不仅要完成河堤修筑,还要漂漂亮亮地完成。
至于如何煅烧水泥,有忠叔这位出窍期修士保驾护航,不管是用炼器手段来炼制高温炉,还是干脆以火球术代替炉子,总能把水泥给烧出来。
相比其他现代工艺设备,水泥煅烧技术及设备算是简单的了。
有了水泥,其他就不成问题。
白光一闪,乾元手中就多了一本普普通通的泛黄书籍,递给忠叔。
系统还是很贴心的,兑换的书籍都会做一些微调,确保不显得突兀,比如用繁体字代替简体字,改掉阿拉伯数字等。
不然,且不说看不看的懂,乾元也没法解释不是。
“这是”
忠叔接过书,当场翻看起来。
出窍期修士灵魂强大,就算是个学渣,到了该境界,记忆力、理解力都已经提升到地球学霸水准,不到一小时,就把全书看完。
至于悟性,那是修士的基础条件。
没有一定的悟性,连修真门槛都迈不进来。
乾元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等着,见忠叔看完,方才说道:“怎么样,书里提到的设备,能做出来吗”
忠叔合上水泥煅烧技术及设备周慧群版,脸上表情非常精彩,“应该没问题,只是,殿下,这个叫水泥的东西,真有那么神奇吗”
乾元就是一笑,悬着的心总算彻底放心,笑道:“放心吧,只要能烧出水泥,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忠叔点头,看殿下如此自信,当不是无的放矢,想到能顺利筑堤,沉稳如他,也难掩激动之意,这可是了不得的大政绩啊。
说不定,上天还有功德降下呢。
“如果水泥真有这么神奇,那这治水的功劳,可不能平白让张怀仁跟胡金生揽去。”忠叔想的很远。
“那你的意思是”
忠叔道:“我建议,殿下可以治水工程浩大为由,亲自担任工程总指挥,如果能把张怀仁跟胡金生一脚踢开,就再好不过。”
乾元点头,他当然也不愿意将好处留给敌人,“我任总指挥可以,具体事情就由忠叔你负责吧,衙门里的人,任你差遣。”
“多谢殿下”
忠叔知道,殿下这是送他一场功德呢。
主仆两人相视一笑。
“总之,尽快把水泥烧出来吧,我记得李家在城外就有一座陶瓷作坊,稍加改造就能派上用场,有什么需要,我会让阿宁全力配合。”
“定不负殿下所托。”
这点自信,忠叔还是有的。
下午,针对工房呈上来的治水奏疏,藩王府有了批复。
藩王府先是肯定了张怀仁跟胡金生两名官吏做的前期工作,跟着话风一转,以治水工程浩大为由,拿下胡金生的治水之权,交由师爷李忠全权负责。
青丘王更是亲自挂帅,以示治水决心。
消息一出,让那些准备看藩王府好戏的一众官吏大跌眼镜,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会等来这么一个结果。
王爷疯了吗
这是大家下意识的反应,偏又不敢放肆议论,藩王府的权威对他们这些官吏,还是有一定震慑力的。
倒是那些新晋擢升的王府一系官吏,显得忧心忡忡。
大家都在等着看,藩王府到底要怎样完成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说,王爷还是太年轻,好大喜功
一切,都留待时间检验。
第二十五章 神明不可欺
张府,偏厅会客室。
收到王府批复,胡金生既庆幸,又恐惧。
庆幸的是,接下来不管治水成功与否,都跟他没关系了,不用担心背黑锅。恐惧的,自然是王爷接下来的雷霆之怒。
如果有谁以为,杀李燮,抄李家,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青丘王是良善可欺之辈,那么这人离死也不远了。
可偏偏,胡金生被迫作了一回死。
一周之前,师爷李忠找他谈话时,胡金生是真的心动了,愿意投入展示了力量的王爷麾下,一展胸中抱负。
可上了贼船,岂是那么好下的。
张怀仁手里握着胡金生的把柄,一旦抖搂出来
胡金生只能作死。
现在好了,在张怀仁运作下,王爷被架在半空,被迫高调督导治水,而一旦治水失败,王爷丢了颜面,那他还有活路吗
心如死灰
坐在上首的张怀仁却是另一幅表情,脸上堆着标志性笑容,看上去似乎心情很好,“怎么,你那治水策略放了三年,都积灰了,现在有机会实施下去,难道不高兴”被笑容挤到一起的一对小眼睛,却是冰冷无情。
对想背叛他的人,张怀仁从不手软。
“学生高兴。”
胡金生也在笑,却比哭还难看。
“这就对了嘛,咱们啊,就等着王爷治水成功吧,哈哈”
张怀仁笑的很魔性。
哈哈。
胡金生在想,是不是回家上吊算了。
十一月初八,晴,宜祭祀。
藩王府。
天刚蒙蒙亮,乾元就在阿宁、青罂服侍下沐浴更衣,焚香祷告。
这样的仪式已经进行了三天。
“殿下,时辰到了”
乾元刚穿好专门用以祭祀的冕服,忠叔就在门外提醒。
“走吧”
主仆二人穿过正堂,来到前院。
迎着朝露,许褚率领亲卫队早早在校场集合完毕,全员肃静无声,如雕塑一般站着一动不动,黑色铠甲上甚至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乾元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许褚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
“恭迎殿下”
在许褚带领下,亲卫队全体成员刷的一下,单膝跪地,行礼。
乾元面无表情地回了一礼。
看似无聊的礼仪,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之下,亲卫队成员就会形成对乾元的忠诚。
刷
亲卫队齐齐起身,整齐划一地跨坐上身边的妖兽坐骑,簇拥着乾元走出府门,而在门口,王架已经准备就绪。
看到乾元,两匹拉车的龙马打了个响鼻。
在车架后方,还站着二十余名王府仆役,有家丁,也有丫鬟,皆神情肃穆,或抬,或捧着各色祭祀物品,都用红绸布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