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1 / 2)

不发军饷,开支就减了一大半。

而这次洗劫青丘国边境,搜刮到大量的灵草以及妖兽,完全可以满足封地军队一年所需。

如此,军费开支的压力就更小了。

虽然西南兵团日渐强大,但乾元也不得不考虑后备部队的问题,不能每次打完仗,再急急忙忙地补充新兵。

新兵营就是最好的过渡。

往后各部缺员就从新兵营补充,而新兵营的招募完全可以按月定期进行,如此,就能在军中很好地形成一个梯队。

原本这梯队的角色是由各地屯军扮演的,乾元裁撤了屯军,那就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替代了。

以前不搞,不是乾元没想到这点,而是封地根本没有从容挑选兵员的条件。现在条件有了,新兵营的组建也就顺理成章。

“下官明白了。”

郭嘉点头应下,很是振奋。

议完兵员补充之事,接下来在乾元的提议下,由此战最大功臣薛仁贵,通过复盘战役的形势,给在座将领好好上一课。

用的道具,正是摆在屋子最中间的沙盘。

乾元将现代测绘技术传下去之后,最先应用的就是军中侦查部队,按照乾元的指点,建起了可供战役推演用的沙盘。

这玩意儿可是连薛仁贵他们都没见过。

但确实好用。

薛仁贵显然也是做足了功课的,整场战役讲解的是深入浅出,不仅讲述各项战术具体是怎么实施的,还解释了为何要这么实施。

乾元也没想到,薛仁贵还有当老师的潜质。

历史上很多有天赋的将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战后问他是怎么打赢的,却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的,最后蹦出一句:“就那么赢了呗。”

像薛仁贵这种不仅能复盘,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着实少有。

非得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不可。

在场将领,不仅是周青、唐四方、高鹏宇等土著将领听得如痴如醉,犹如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就连岳云、华雄以及秦琼等将领,也是频频点头,显然受益匪浅。

乾元更是注意到,原本有些不服气的紫月,听得最是认真。

等到薛仁贵讲完,乾元第一个鼓掌,议事堂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为封地第一次战役总结做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注解。

而这样的战役总结往后成了封地军中的一项传统,一直坚持了下来。

按乾元的说法,这哪是什么战役总结啊,根本就是一个松散的,但又极为高效的“高级将领培训班”。

周青等大将的崛起,正是源于此。

第一百六十八章 革新军制

薛仁贵讲完,乾元做最后的总结。

“春季战役结束之后,我军在西线防御工事上已经取得全面优势。如何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窝在关隘里是办不到的。

“从现在起,第一、第二师团要将出关侦查常态化,常年保持对即谷大营的压制,既是练兵,也是掩护半妖密探深入青丘国境内。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前我们是没那个条件,现在天时地利皆备,是时候揭开青丘国的神秘面纱了。

“别总是等敌人打上门来,被动应战可不是咱们的风格。”

不管青丘国背后还有着什么阴谋算计,在乾元看来,既然占据优势,那就该强硬到底,继续扩大优势,而不是唯唯诺诺,止步不前。

那不是乾元的风格。

事实已经证明,妖族并非不可战胜,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犯错,封地有着最精锐的战士,最厉害的武将,怕他个鸟

“遵命”

薛仁贵、第五紫月领命。

尤其是薛仁贵,神情兴奋,出关杀敌正是他最擅长的。

在薛仁贵眼中,人妖两族之间上千年的鏖战,开战时间基本固定在春季,每次都是以关隘争夺为胜负手,有些像小孩过家家。

实在太低级了。

真正的战役该是纵横驰骋千万里,以城池为枢纽,以旷野为战场,以攻城略地为目的,以天地为棋盘,以万物众生为棋子。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年打过就算,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人妖两族之间打了上千年,还是各自的地盘,一点都没变。

这不是拿战争当儿戏嘛

其中固然有祖龙山脉这个客观因素的存在,但绝不能成为借口,在薛仁贵看来,只要条件允许,人族为何就不能攻占妖族国土

殿下率先打破春季交战的定律,使备战常态化,就是再好不过的信号。

难怪薛仁贵兴奋了。

要知道,好的战机往往稍纵即逝,岂能囿于固定的时间只要有机会,随时都可以挑起战争。

墨守成规,着实迂腐。

跟薛仁贵的兴奋不同,第五紫月明显有心事,她已经意识到,封地跟她当初在第一军团带兵时很不一样。

整个战争形态都在改变,甚至是颠覆,第五紫月不适应的同时,又隐隐有点兴奋,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骑兵旅。”乾元看向狄青。

狄青长发披肩,带着青色獠牙面具,遮住了一半的脸,露出的另一半脸很是俊朗,只是眼睛幽深,眼角还有一道狰狞的疤痕。

整个人沉默寡言。

乾元倒是听说,狄青的性格很合半妖战士的胃口,短短时间,就在骑兵旅树立了不可动摇的个人威信。

或许也是同病相怜吧。

狄青挑选的坐骑也很独特,是一头青面碧玉狮子,跟他倒是相得益彰,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

“骑兵旅组建也有小一年了,常规训练可以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不断深入青丘国,去跟妖军展开正面较量,你可有信心”乾元问。

“必饮血而回。”狄青坚定行了一礼。

乾元点头,继续道:“诸位可能都意识到了,要塞攻守战只是战争的其中一种形式,运动战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流。很明显,我军编制并不适合运动战。”

在没有组建骑兵之前,军中只有一个兵种步兵,最多再细分为弓箭手,然后就没了。

简直就是个大杂烩。

这种兵种形态,在要塞战时倒也勉强能适应,毕竟人族长期处于防守方,守城的本就是以步兵跟弓箭手为主。

也算是事出有因了。

但是运动战,包括开阔地带的阵地战,这种简单粗暴的兵种组合,不能说是错的,但最起码不是最优的。

一个真正的兵团,至少该具备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弓箭手、轻装骑兵、重装骑兵以及工程兵。

要求再高一点的话,步兵中又可细分为大剑士、刀盾兵、长枪兵等等。

诸兵种各司其职,互相组合在一起,将会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且也能增加战争指挥的灵活性。

不是一股脑地往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