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 2)

不用怀疑,只等良机一到,这些妖族就会毫不犹豫地挥师东进。

而且,跟以往的小打小闹不同,窥到良机之后,妖族并不介意将势力范围越过祖龙山脉,割裂人族领土。

“那里,本就是妖族的祖地。”当代烛龙战意盎然。

太虚宗在招摇郡的强势崛起,让乾元的封地面临巨大压力,这对青丘国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良机。

青狐王再不掩饰他的动机。

北路军五个万人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大本营,开赴即谷大营。

青狐王甚至都不用担心烛龙国的威胁,因为很明显,相比青丘国的这点地盘,更加辽阔、更加肥沃的大乾,才是烛龙国的目标。

只等粮草物资到位,青狐王就能发动他梦寐以求的复仇之战。

随着妖族在祖龙山脉附近不断集结大军,帝国西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帝国的威胁,还不止妖族。

在这一场门派之乱中,唯一没受影响的北狄国,得到消息,喜出望外,再不掩饰其对大乾领土的野心,同样陈兵边境。

这一次,北狄国再不是试探了,北狄骑兵已经对少阳郡发起攻击,割裂大乾少阳郡的野心昭然若揭。

如此虚弱而混乱的大乾,一下成了周围势力眼中的肥肉。

恨不得立即分而啖之。

最糟糕的是,因为鱼龙卫指挥使李锦棠的背叛,乾帝气得吐血,本就恶化的病情再次加重,直接昏迷不醒。

这简直让人抓狂。

此时的帝国,正是需要乾帝这位中流砥柱坐镇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的事,有大臣直接喊出“天亡帝国”的悲呛。

乾帝昏迷,神都无主。

在这种时候,如果有太子在,还能临时监国,稳定人心,毕竟四大军团还在,帝国并非真的病入膏肓,毫无反手之力。

问题是,帝国没有太子。

留在神都的诸位皇子又都各怀心思,谁也不服谁。

内忧外患之下,神都的气氛是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面受敌

当一个团队群龙无首时,做出的决策往往就会趋于保守。

正如此时的大乾。

乾帝昏迷期间,四位封王会同朝中大臣反复商议,互相妥协之后,最终做出“陈兵边境,静待时机”的决策。

除了镇守北境的第二军团主动出击,阻止北狄国骑兵南下之外,其余三大军团皆陈兵在动乱三郡的边缘,防止动乱往其他郡扩散。

所谓的时机,则取决于乾帝什么时候苏醒

这无疑是个糟糕的决定。

昆仑派、紫霄剑派以及太虚宗三大宗门,虽然各自顺利拿下一郡之地,但也需要时间消化、整合,哪里还有精力扩张。

帝国的被动防御策略,正中三大宗门下怀。

那些委身宗门的大小世家,这才有了脱罪的借口,心安理得地道:“看,是帝国不来救我们的,不是我们对帝国不忠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任谁都知道,趁宗门立足未稳之时出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谁也无法承担行动失败的后果。

稳妥起见,保守就成为必然选择。

七月初一,青丘城,镇南王府。

周边形势风云变幻,封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完成对太虚宗余孽的清洗之后,乾元顺势召开军政会议,共同商议对策。

军方出席人员包括郭嘉、薛仁贵以及第五紫月三人,文官则只有忠叔跟户曹郎中曹叡两人,黑衣卫指挥使陆炳列席。

可见,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会议。

乾元对陆炳道:“先介绍一下周边情况吧。”

鱼龙卫指挥使李锦棠的背叛,在封地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宋慈等人对黑衣卫越发忌惮,或明或暗地表示不满。

为了降低官吏对黑衣卫的疑虑,乾元做了一些让步。

最大的改变,就是让黑衣卫从暗中走上前台,监督文武官吏的同时,也接受文武官吏的监督。

互相制约。

陆炳起身,瞬间成为全场焦点,他却是面无表情,径直说道:“西面,青丘国北路军已经在即谷大营集结完毕。日前,已经有零散妖族战士在各处关隘前游荡。预计一个月之内,青丘国就会发起攻击。”

在场之人皆心中一沉。

换做宗门作乱之前,封地并不惧怕青丘国来袭,毕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就算妖族起五万大军,西南兵团未必就怕了。

问题是,相比春季,周边形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

封地东面,随着招摇郡易主,以太虚宗咄咄逼人的性格以及双方结下的仇怨,只等时机一成熟,太虚宗必定会主动来袭,以攻克招摇郡全境。

五大宗门之中,属太虚宗的地盘最小,必然是不甘心的。

而在封地南面,原本跟封地保持友好贸易往来的流沙国空桑郡,主人也换成同属门派联盟的万化门。

三面受敌之下,封地哪里还敢跟青丘国倾力一战

就算打赢了,届时,损兵折将的封地,如何面对太虚宗的进攻

偏偏帝国又不争气

乾元没急着表态,转而问:“太虚宗那边,可有什么新动作”

“有的。”

在太虚宗攻克招摇郡之后,黑衣卫再不顾及鱼龙卫的存在,加强了对招摇郡的渗透,以掌握最新情报。

据陆炳介绍,太虚宗还真有两把刷子。

中古时代,掌握大陆霸权的宗门视俗世王权如粪土,不把凡人当同类,高高在上,最终酿成苦果。

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了前车之鉴,重新崛起的宗门再不敢如此自大,一改之前的策略,极尽拉拢、控制之能事。

对仆从军如此,对世家亦如此。

就在无崖子坐镇招摇城时,太虚子也在招摇山重新立起了太虚宗的山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招收门人弟子。

这些新弟子可不是随便选的,全部来自招摇郡大小世家。

如此,通过弟子这一纽带,将宗门跟世家的利益连接到一起,那些世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所谓的修真家族。

太虚宗作为曾经东大陆的超级宗门,门派传承的修行功法自然是顶尖的,但不是所有家族都对此感兴趣。

可太虚宗不管。

不论是武道世家,还是修士世家,都必须派弟子进入太虚宗,根据资质,或是成为外门弟子,或是直接成为内门弟子。

如果是纯武道世家,那就收作记名弟子。

总而言之,太虚宗就是要将招摇郡所有世家一网打尽,让这些世家必须在帝国跟太虚宗之间做一个选择,不给他们左右逢源的机会。

这一招真够毒的。

苦了一干招摇郡世家。

他们原本还想两边下注呢,这下却是上了贼船,再也下不来了,但人在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