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2 / 2)

这就可疑了。

坏话听多了,难免就会产生疑虑。

但见贾诩如此谋事,楚王将那丝猜忌之心彻底收了起来,笑道:“先生说的极是,只是这么一来,会稽郡的驻防军队就有些不足。这样,我准备把刚招募的新兵也调去会稽郡战场历练一番,先生以为如何”

楚王虽然在笑,说出的话却极为冷酷。

把一群连最基本的训练都没完成的新兵蛋子派上前线,想也知道会造成多大的伤亡,但从楚王嘴里说出来,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难怪说楚王此人,外表谦和,内心冷酷,就连他的母妃萧淑妃被新帝安排去给先帝守陵,楚王都忍了下来。

“殿下英明”

贾诩却没什么,他本就是毒士,心肠只会比楚王更冷酷。

朝廷的大棒没有吓到楚王。

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三军团,第四军团果断迎战,在边境交上了手。

如此,一场原本是王朝军队攻克宗门的局部战争,逐渐演变成新朝跟南境之间的势力大战。

加上虽未直接参战,但也被牵扯进去的第一军团跟西南兵团。

这一场鏖战,席卷了帝国第一、第三以及第四军团,城卫军,西南兵团,等于将帝国半数军队都卷了进去。

不可谓不浩大。

第两百三十章 兵发南禺当黄雀

招摇城,秦王府。

诺大的书房中,只有乾元、郭嘉以及薛仁贵三人。

南方烽火连天,怕是谁也想不到,在这一幕幕大戏的背后有一双无形之手,在左右着形势的发展。

这双无形之手的源头,正是源于这间书房。

因为实力不济,乾元想在群狼环视的情况下,咬下南禺郡这块肥肉,就不得不别出心裁,借力打力。

果然,局势的发展正一步步契合郭嘉之前的设计。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现在,该到了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乾元看向薛仁贵:“驻扎在南禺郡的第四军团第三师团,就是最后一块绊脚石。怎么样,有把握吗”

毫无疑问,薛仁贵正是乾元圈定的出征主将。

有新帝旨意背书,又有会稽郡之战吸引眼球,乾元此话出征南禺郡,将不会遭遇任何舆论上的压力。

出征军队也无需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薛仁贵也是最近才知道此项作战计划,兴奋道:“还请殿下放心。儿郎们早就渴望一战了,必定能攻克南禺城,不坠西南兵团雄威。”

距离攻灭太虚宗已经过去半年时间,西南兵团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在充足后勤保障下,全军将士无可渴望战争再次来临。

以便建功立业。

那些在招摇郡之战因功晋升的寒门将领,就是最好的激励。

“那就拜托将军了。”棋盘已经摆下,具体如何下棋,还得看前线将领的发挥,乾元所能做的,就是给予带兵将领充分的信任。

此番出征,乾元派出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除了薛仁贵所部,还有狄青部以及许褚率领的亲卫旅。

都是能征善战之军。

九月上旬,昆吾郡之战进入最后阶段。

被上下夹击的昆仑派,顾此失彼,之前制定的战略完全失效,成了别人口中的肥肉。

败亡,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昆吾军大都被调往前线,昆吾府驻军稀少,给了第四军团趁火打劫的机会,大军一路往前推进,很快就打到昆吾城下。

而此时的朝廷两路大军,还在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拔除,进展缓慢。

照此下去,第四军团将先朝廷大军一步,率先拔得此战头筹。

可怜的昆仑派,好歹是宗门之首,原本还想苟延残喘一阵,不成想,转眼就沦落成这一场大战的配角。

何等凄惨。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能在最短时间内攻克昆吾城,楚王乾恪甚至亲临前线,以鼓舞士气。

确如贾诩所言,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楚王乾恪在此役表现出来的果决跟坚毅,确实胜新帝一筹,让人叹服。

而在会稽郡战场,战魂率领的第三军团虽然勇猛无比,但第四军团到底也不是吃素的,兼且占有地利人和之便。

虽然场面有些难看,但战魂并未真的占到太大便宜。

相反,按照楚王乾恪的策略,第四军团大胆启动“实战练兵”计划,将招募的大量新兵拉到前线历练。

越打,第四军团反而变得越强大。

这让战魂在会稽郡的推进速度变得非常缓慢,既看不到占领会稽郡的希望,又无法呼应昆吾郡主战场,很是狼狈。

完全没有达到兵部预期的目标。

究其失败原因,除了第四军团占据地利人和,战魂没有楚王乾恪豁的出去,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跟第五家族一样,战家也是帝国武将世家,世代为帝国镇守东镜,奋战在跟海妖作战的第一线。

因此,战家极看中军人的荣誉。

此番出兵会稽郡,完全是一场帝国内战,实在说不清,谁能比谁正义到哪里去。兼且战魂年轻,行事就越发束手束脚,浑身不得劲。

另一方面,正如贾诩料算的那般,楚王乾恪敢堵上第四军团的家底,战魂却不敢压上第三军团的全部。

心有顾虑,如何能赢

看上去,胜利的天平正在慢慢向楚王一方倾斜,让关注此战的大陆各方势力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让帝国百姓忧心如焚。

新帝乾慎更是大失颜面。

据悉,兵部尚书第五骄阳被陛下叫到皇宫,足足骂了一个时辰。

从皇宫出来之后,狼狈的第五骄阳连家也没回,一头扎进兵部衙门,跟手下官吏彻夜寻摸,看还能从哪腾转出一支部队,投入前线。

战争发展到现在这种局面,新帝已是骑虎难下。

“就算再苦,再难,就算把朝廷的底子都给掏空了,这一仗也必须打下去,而且一定要赢。”这是新帝的原话。

因为战争形势的恶化,新帝不得不借重乾元的力量。

给乾元的旨意,措施是一次比一次强硬;而随旨意一同送达的新帝密函,语气却是一次比一次恳切。

新帝的焦虑,跃然纸上。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早就蓄势待发的西南兵团,悍然出征。

九月初十,晴。

由西南兵团第一师团、西南兵团独立骑兵旅以及亲卫旅组成的东征军,在箕尾府边境悄悄集合完毕。

跟着,浩浩大军在主将薛仁贵率领下,打着“遵新帝旨意,讨伐乱军,拨乱反正”的旗号,悍然越境,直接杀向南禺城。

南疆烽火,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