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把阿宁那丫头娶了。”
突然,乾元脑中闪过这么一个想法,算算时间,那丫头也已长大了。
果子熟了。
甩了甩脑袋,乾元将此事撇过,对朱理捷的奏请自然是采取冷处理,甚至还在公函后面斥责了几句。
不管用意如何,乾元都不能让紫月受到伤害。
那是他认定的女人,
封地的主母,
必须受到封地所有人的尊重。
如果不是不想节外生枝,乾元甚至都想革了朱理捷的职,也好敲打一下新兴利益集团,革命尚未成功,现在可还不到他们为自个儿争取利益的时候。
封地这一亩三分地,还得是乾元一人说了算,他眼下还不允许出现其他的杂音,来干扰霸业进程。
至于纳妃之事,还是随缘吧。
随着昆吾郡之战彻底结束,帝国迎来新的格局。
也迎来一个短暂的和平。
在西南,魏王、秦王以及楚王三人,各自据有两郡之地,拥雄兵自重,虽然都觊觎皇位,却又互相忌惮。
谁也不敢擅动。
一个不好,就可能迎来其余两方的联合打击。
比如乾元。
如果再敢率部攻打会稽郡或者昆吾郡,那么魏王一定不会像上次那般,安心躲在一边看戏,一定会强势介入。
一个过于强大的秦王府,并不符合魏王的利益。
魏王、楚王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不同者,他们两人还要面临新朝的威胁,要跟新朝在黑夜中不断博弈。
倒是秦王府,似乎偏安一隅,远离漩涡中心。
同样,乾元的存在,对魏王跟楚王都是一种强力威慑,让两人不敢对新朝动手,以免后院失火。
正是如此,新帝才要拉拢乾元。
而在北境。
紫霄剑派已然打定主意,游走在新朝跟魏王府之间,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唯求自保而已,已无力掀起什么巨浪来。
北狄国的入侵,同样困难重重。
在少阳郡,倒向新帝的晋王乾吉,率领的帝国第二军团已经达到满编的五个师团,在朝廷全力支持下,一直奋战在跟北狄国交锋的最前线。
就藩北岳郡的燕王乾佑,日前也已组建起一支封地驻军,除了用以自保,也同时肩负着抗击北狄国,拱卫帝国北部边境线的重任。
如此,帝国在北境的兵力骤增。
这让北狄国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机会,只能维持现状。
帝国目前正处在一个脆弱而又相对稳定的平衡之中,包括新帝在内,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都在默默积蓄力量,期待下一次的大爆发。
但这种平衡不可能一直维系下去。
一则无论是世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不能长期容忍一个分崩离析的帝国。
最危险的是,一旦乾氏无法掌控局面,时间一久,很可能滋长一些古老世家的野心,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
届时,帝国将变得越发混乱。
二则魏王、楚王等人,麾下军队规模明显超过辖区财税荷载,重税政策绝不可持久,否则就会引发内乱。
谈何进击中州
打破平衡是必然的,所需要的,或许只是一根导火索。
鉴于此,乾元才会对万化门的消息如此感兴趣,在内部无法施展的时候,他自然想到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外部。
平衡是会被打破,
可打破平衡时,各方手中的筹码可以是不一样的。
以封地目前的情况,对内,乾元除了一边肃清楚王残余,一边推行新政之外,并无什么立马就能大幅增强实力的办法。
无论是新政也好,还是乾元已经部署下去的聚灵草种植计划也好,都属于打地基阶段,夯实的是封地底蕴。
这需要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培育。
无法立竿见影。
而最快的增强实力的办法,无疑还是扩张。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十月初十,晴。
在乾元的焦急等待中,陆炳终于赶来汇报。
“殿下,查清楚了”陆炳道。
第两百三十八章 火中取栗
流沙国此番停止进军,不是心慈手软,而是有更大的野心。
雄才大略的流沙王,准备效仿楚王乾恪,招降万化门,以最小的代价,最低限度的牺牲,完成国土光复这一重任。
据黑衣卫设在空桑郡的密探打探,流沙国的使者已经抵达空桑城,开始跟澹台雄等人接洽了。
正是使者露出马脚,才让黑衣卫捕捉到这一关键情报。
听完陆炳汇报,乾元面色凝重。
想也知道,一旦让流沙国招降成功,不仅空桑军会归入流沙国,就连以澹台雄为首的万化门门人,也将一并归入流沙王麾下。
届时,只要稍加整顿,流沙国整体实力就将恢复如初。
甚至更上一层楼。
在门派之乱爆发之前,流沙国本就是觊觎大乾的诸强之一,一旦让流沙国回复元气,他们没理由放弃之前的野望。
首当其冲的,正是秦王府。
虽然三年之前,乾元就藩青丘府时,还跟流沙国搞过边境贸易,双方甚至有过一段合作蜜月期。
世易时移。
眼下之乾元,据有两郡之地,岂是当初的小小藩王所能比拟的
封地跟流沙国,已经形成天然竞争,成了挡在流沙国北上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发生冲突是必然的。
这对正处在上升期的封地而言,绝非什么好消息。
更恐怖的是,乾元还担心,流沙国的再次崛起,是否会影响到帝国目前的均衡格局,成为那根搅动大混战的导火索。
那后果,
简直不敢想象。
这绝非什么危言耸听,而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
眼下的万化门已经没有太大的谈判资本,只要流沙王多一点耐心,适当做出一些让步跟安抚,万化门的投降是很自然的事情。
乾元现在到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强行驾住澹台梦歌,给空桑军硬塞一员良将过去,也不至于让空桑军败得这般惨。
起码让万化门支撑得更久一些,让流沙国伤亡更大一些。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鉴于形势的严峻,乾元当即召见郭嘉,一同商议对策。
郭嘉听完陆炳的转述,也是心惊肉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头说道:“殿下,事到如今,只有行离间之计,破坏他们的谈判了。”
“如何离间”乾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