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1 / 2)

这便是工业化的魅力了。

“除此之外,刚刚并入封地的空桑郡,正是有名的铁矿石高产区,只要对矿场进行现代化改造,铁矿石短缺就将不复存在。”长孙冲补充道。

看来,长孙冲真是没少下功夫。

“很好。”乾元很是欣慰,“既然玄铁的问题能够解决,那距离灵能盾牌的量产也就不远了。我更愿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军中将士能全部用上玄铁装备,淘汰落后的精铁装备。”

提高军队战斗力,升级装备是很重要的一环。

以前,因为各国军队都是以精铁装备为主,工艺也都相差无几,因此在装备领域并无太大区别。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入局,乾元有理由相信,一个全新的军备竞赛,即将登陆这个大舞台。

而封地,无疑走在了最前沿。

接下来,吏部司大夫李忠着重介绍了,接着年底考核的契机,对空桑郡三级衙门的改制以及相关官吏任免事宜。

这已经形成定制,并无太大新奇之处。

因此,乾元并未做过多干预,就连知府人选都由吏部司去拟定,他只负责最后的审查,只是交待了一点:“对空桑郡各级官吏的任免,要充分征询郡守澹台雄的意见,同时,适当照顾原万化门弟子。”

此番能顺利拿下空桑郡,万化门功不可没,乾元可不想卸磨杀驴,做出寒了人心的事情来,他更希望实现双赢。

“下官明白。”

李忠重重点头,乾元的指示便是吏部司的行动指南。

跟着,殿中司大夫介绍了一下定于明年正月初六举行的婚礼筹备一事。虽然乾元纳的是侧妃,但跟当初娶第五紫月不同,秦王府已是大变样。

殿中司自然是想把这场婚礼筹备的浩大热闹。

不想,乾元却皱眉道:“此法不妥。不论如何,紫月都是王妃。纳侧妃的排场永远不能盖过娶正妃的规格,这是规矩,绝不能破。”

自从乾元要娶澹台梦歌为侧妃的消息传出去之后,紫月一直留在军营,并未回到王府。

乾元实在不知道,这位清冷高傲的爱妃,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不管怎样,他都有切实维护紫月的地位,不容任何人挑衅。

乾元这话,已是变相的斥责了。

把殿中司大夫刘洪羞的是无地自容,后悔不该听下面的人撺掇,结果马屁拍打马蹄上,唯唯诺诺地应下。

整个殿中,空气都为之一冷。

乾元不知道,在场之人,可还有谁参与其中。

就算是当众敲打了。

刘洪泄了气,可议政还得继续,接下来该轮到重量级的度支司汇报了。

第两百四十六章 出窍后期

“殿下,接收空桑郡之后,汸水关跟淯水关还征收关税吗”一上来,度支司大夫曹叡就抛出一个棘手问题。

两关之关税,可是封地财政重要来源之一。

“空桑郡已是封地一部分,自然没有在内部征收关税的道理。”乾元的态度很明确,一点都不含糊。

事实上,取消关税,并不代表原来的市场就消失了。

相反,大量商品依旧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空桑郡,甚至是通过黑市进入流沙国,对各大商会而言,这不仅无害,反而是重大利好。

真正削弱的只是衙门财政。

当然,取消关税对商会的影响也不是一点都没有。乾元已经决定,对空桑郡开放相关产品技术,一些日化用品未来空桑郡自个儿就能生产。

这也是乾元笼络空桑郡当地世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尝到甜头之后,不愁这些世家不跟着南疆都护府的步调走,对流沙国只会越发疏远。

世家可是最功利的。

拉拢了世家,再用吏员选拔考试等手段,去笼络寒门跟平民中的人才,基本就等于收买了空桑郡的民心。

只要稳住经营两三年,任凭流沙国如何诱导,都将无用。

见曹叡脸上露出肉疼表情,乾元道:“度支司的眼界要开阔一点,拿下空桑郡之后,跟青丘国的贸易可以重启嘛,完全可以弥补损失。”

对青丘国,乾元可是一直没死心。

空桑郡跟青丘国之间,唯一的一座关隘,就是位于丙山府境内的丙山关,在乾元指示下,该关隘已经准备效仿腾蛇要塞,将其改造升格为要塞级别。

眼下的青丘国还处在休养生息阶段,是不敢,也不愿跟乾元这个死对头争夺关隘控制权的。

但这并不影响跟青丘国的贸易。

乾元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战争是战争,贸易是贸易,两者虽有关联,但不必完全捆绑在一起。

在商言商嘛。

拿下空桑郡之后,大本营招摇郡的安全形势再一次得到改善,除了北面魏王府的稍许威胁,周边已无可威胁到招摇郡安全的存在。

可预计的是,招摇郡将长期远离战争。

基于此,乾元已经批复启动招摇郡大开发计划,把主要的工厂、研究所等机构,悉数部署在招摇郡。

再有五六年,招摇郡未必就比不上东海郡一类的繁华之郡。

乾元继续道:“还有,南禺郡不是跟出云国接壤吗你们也可以去跟出云国谈嘛,那可是一个比流沙国更大的市场。”

“出云国”曹叡的语气有些异样,欲言又止。

在座的谁不知道,当初乾元正是因为背负“亵渎出云国公主”一事被贬谪出神都的,自然以为,乾元对出云国会有心结。

因此,曹叡虽然早就看到出云国的市场潜力,却从未提及此事。

不想,乾元却自个儿揭开伤疤。

乾元何等精明,一下就猜到曹叡所想,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不要把私人感情掺杂进政务中去,放开手脚去谈判吧,不要有什么顾忌。”

对封地而言,对外贸易可是支柱之一,只能不断拓展市场,没有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道理。

至于跟出云国的那笔帐,自有慢慢算的一天。

“下官明白。”

曹叡还能说什么呢,对殿下的胸襟只有叹服了,真要谈成了,那取消汸水关跟淯水关的关税,就不算什么了。

出云国市场是流沙国的两倍。

再有青丘国在前,那么封地对外贸易只会越做越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会在封地投资、建厂。

影响最大的就是临近的会稽郡。

作为沿海郡之一的会稽郡,是帝国有名的富庶之郡,大小商会千余家,随着帝国形势波云诡谲,会稽郡也不再是安稳之地。

将来必定会爆发战争。

基于此,已经有商会在着手,将资产往更安全的招摇郡转移了。

对此,度支司自然是乐见其成的,特意安排招商科对接此事,务必服务周到,尽可能将更多的商会笼络到招摇郡来。

哪怕是临近的南禺郡也行。

乾元问曹叡:“筹建道院的经费,可已筹措到位”

早前,乾元已经决定,将道院选址定在招摇城外的招摇山,那里原本就是太虚宗旧址,洞天福地之一,最是适合修行。

不将道院建在招摇城内,也是向外界表明,乾元并无意对道院施加过多的行政干预,尊重道院的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