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2 / 2)

做出拆分西南兵团的决定,对乾元而言到不是什么难事,倒是在兵团命名上,他这次是真的犯了难。

按乾元的设想,他希望预先设立一个系列命名,为将来的扩军留下充足余量,不至于每次都得改名。

一个兵团,就代表着一种传统。

还是不要随意更换的好。

以乾元的知识,他能想到的,也就是历史上的龙骧、虎贲、豹韬之类的军队名称,这放在地球并无什么不妥,甚至很霸气。

但这是禹余天啊。

什么龙啊、虎啊的都是妖族,人族军队以妖族命名,岂不让人笑话

好在郭嘉给出了一个好主意:

“日、月、五星形成的诸天,合计二十八星宿,又可划分为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殿下何不以九野之名,来命名各大兵团,上合二十八星宿,下合中央八方之位。”

“这个主意不错。”

乾元眼前就是一亮,二十八星宿,听起来就跟禹余天的气质非常契合,未来是不是也可称为天兵天将

就这样,乾元决定将西南兵团一分为二,正式组建钧天兵团跟炎天兵团。

钧天兵团拱卫中枢,防区包括招摇郡跟南禺郡;炎天兵团立于南方,防区包括横断山脉以南的空桑郡、流沙郡以及司幽郡。

具体师团的调整,则采取就近原则。

钧天兵团下辖原西南兵团第一、第六、第七以及即将组建的第八师团,整编之后,按照顺序依次更名。

薛仁贵擢升为钧天兵团统领,同时兼任钧天兵团第一师团师团长一职。

徐荣调任钧天兵团第四师团。

至于徐荣之前任职的警备师团,则在此轮整编中被撤销编制,改为在每个郡设立一个警备旅。

原警备师团的五个旅,刚好驻防封地现有的五郡之地。

炎天兵团下辖原西南兵团第三、第四、第五以及即将组建的第九师团,狄青擢升为炎天兵团统领,同样兼任炎天兵团第一师团师团长一职。

青年旅帅罗士信,擢升为炎天兵团第四师团师团长。

至此,薛仁贵跟狄青日渐成为军中两大巨擘,皆是一代名将,战功赫赫。

据悉,得知此番调整,薛仁贵很是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不用去烦心郁水郡之事了。

相反,狄青却是苦了脸。

在此轮调整中,紫月率领的西南兵团第二师团并未并入两大兵团,而是更名为禁卫师团,负责拱卫招摇城的安全。

这么做,一是出于现实需要。

在封地扩张至五郡之地之后,已然隐隐有了一个王国的雏形,作为封地中枢的招摇城,地位自然越发重要。

有必要常驻一支正规军。

至于说禁卫师团的命名是否逾越了朝廷之制,有侵犯禁卫军称号之嫌疑,乾元却是不管的。

爱咋咋地。

二则,也是乾元为紫月特意做的安排。

在将家族迁到招摇城之后,第五骄阳就多次找过紫月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希望紫月离开军队,安心呆在王府。

“诞下子嗣才是最关键的。”第五骄阳苦口婆心劝道。

紫月自然不听。

父女两人很是闹的不愉快,都传到乾元耳朵里了。

鉴于此,乾元才想着让紫月来统领禁卫师团,如此,既尊重了紫月继续从军的意愿,又可长期呆在招摇城。

一般而言,禁卫师团是很少出征的。

此番整编,除了军队编制的调整,还有新装备的列装计划。

首先就是勇毅套装。

按照战备曹的规划,在西山兵工厂开足马力之后,再借助从流沙、司幽两郡新进招募的铁匠,可在两年之内为封地所有军队完成换装。

彻底淘换制式装备,统一更换为勇毅套装。

亲卫旅跟禁卫师团在年前就能完成换装,跟着就是钧天兵团、炎天兵团,最后才是各警备旅。

一旦完成此轮装备更换,军队战力至少可以提升两成。

再就是已经研发成功的灵能盾牌的列装,为了测试灵能盾牌的实战效果以及研究出相关的战法战术,需要分步骤进行。

第一步,

就是在禁卫师团筹建一个铁壁营。

在该营运作成熟之后,再在钧天兵团跟炎天兵团的师团一级,一一筹建类似的铁壁营。

最后才是探索组建铁壁旅的可能。

在此过程中,战争机器研究所将全程跟踪,对灵能盾牌进行实时改进,以最大限度地贴合实战需求。

新式武器的研发与列阵,大都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此番整编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块,则是关于新兵种筹建的。如果说前两大块是立足现在,那这最后一块则是面向未来。

计划中的新兵种包括两类。

一是以从青丘国引起的孰湖兽,以及战争机器研究所正在研发的灵能火枪为基础,组建封地第一个飞行骑兵营。

当然,受限于孰湖兽的数量,最开始可能只有百人规模。

第二个新兵种,就是乾元计划在流沙郡组建的水师。

这比筹建空军还要复杂。

第两百八十八章 灵能战舰

八月初五,招摇城。

秦王府议政堂西边一处僻静的会议室内,围坐着一群人。

坐在上首的自然就是乾元。

长桌两侧分别坐着五兵司大夫郭嘉,田曹司大夫孙宝善,田曹司郎中长孙冲,以及战争机器研究所所长岩炙大师。

除此之外,还有两名陌生将领。

一位面容严肃,鼻大而高的中年将领,正是历史上的施琅。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部将,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父亲与兄弟被杀。

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积极进行攻台的部署,大胜。

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另一位将领较为年轻,一副游侠打扮,正是三国时期的甘宁。

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

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

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后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

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