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1 / 2)

崛起,楚王熊审本来就有些烦躁,眼见一个使者都如此嚣张,早已没了耐性。

很是强势了不少。

齐国使者走后,澹台雄道:“王上,这是准备跟大乾结盟了吗”

楚王熊审却是一笑,道:“结盟是要结盟,但也不能便宜了大乾。去,把齐国使者来到郢都,并且试图阻止我们结盟的消息,悄悄透露给苏秦。”

“诺”

澹台雄眼神就是一凝。

楚王熊审这一招,不仅高明,而且歹毒。

经此一下,大乾跟齐国怕是要成了死仇,再也没有回旋余地了。那样一来,大乾也只能越发倚重楚国。

“这盘算”

澹台雄自此收起对楚王的轻视之心。

三天之后,楚王熊审才再次在王宫接见苏秦。

相比上一次见面,苏秦脸上明显凝重了不少,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都要接近达成目的了,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齐国竟会下作至此。

这还是东胜神洲人族式微呢。

如果人族占据上风,那齐国不知道还会干出什么出格之事。

楚王熊审内心愉悦,表面却摆出一副为难神情,道:“齐国是楚国的传统盟友,他们的意见,楚国是不能不考虑一二的。楚乾两国之间的结盟谈判,怕是进行不下去了,孤很遗憾。”

苏秦深深看了楚王一眼,他知道,对方很可能是装的。

在获知齐国介入的第一时间,苏秦就通过通讯法螺联系上了乾元,更是第一时间获得了乾元新的授权。

为了结盟,大乾是可以做出适当让步的。

“王上说齐国是楚国盟友,但是据我所知,齐国既未派兵支援过楚国,也没给予什么战略物资支援。这样的盟友,好像没什么说服力吧。”苏秦道。

他这是激将。

果然,楚王熊审脸色就是一沉,“楚国自身就有着强大战力,何须齐国援助贵使难道是看不起楚国吗既如此,那还谈什么。”

苏秦这话,可是戳中了楚王的痛点。

“我绝无此意。”苏秦拱手行了一礼,“只是我觉得,齐楚赵三国既为同盟,又同出一源,共为东胜神洲人族之支柱。那么,在抵御东胜神洲妖族一事上,三国就该承担共同责任,而不应该以地理疆域来进行简单的区分。”

“这对楚国而言,是极不公平的。”苏秦补充道。

这话,

却是说进了楚王熊审的心坎里。

就连澹台雄都不觉侧目,为苏秦的三寸不烂之舌所赞叹。

苏秦又道:“大乾同为人族,虽然国小力微,但是也愿为抵御妖族,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实在想不通,齐国有什么理由阻止”

为了结盟,苏秦都不惜自黑了。

不待楚王回到,苏秦悠悠道:“难道只是因为,昆仑派长老青灵子陨落于神都抑或一元祖师在神都丢了面子”

“”

楚王熊审很无语,这话要让齐国使者听了,怕是立即就要暴跳如雷。

打人不打脸啊。

虽如此,楚王却是心中暗喜,至少,大乾跟齐国的梁子是彻彻底底地结下了,想了下,道:“齐国怎么想,孤不好评论。但是,如果楚国要跟大乾结盟,势必要承受额外的压力,这一点,却是无可置疑的。”

好楚王,

竟一下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给苏秦“胡搅蛮缠”的机会。

苏秦听了,心中却也是一松,他之前说了那么多,并不是真要楚王承诺什么,只是要楚王态度软化罢了。

代价,终归是要付出的。

想了下,苏秦突然道:“听说,青牛国的阴神尊者此时不在禹余天”

“嗯,嗯”

楚王熊审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转折也太大了

苏秦道:“如果贵国愿做策应,那么,大乾愿意在一年之后,主动对青牛国发起攻击。”

这也是乾元做出的最新授权。

乾元很清楚,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谈其他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急对方之所急,才能真正打动楚国。

这已经乾元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此话当真”

果然,方才还镇定自若的楚王,一下变得激动起来。

如果大乾能攻打青牛国,为楚国分散来自青牛国的压力,那么别说是得罪一个齐国,就是再得罪赵国,楚王都乐意。

“自然。”

苏秦点头,“王上不信,可以将此条明确写进盟约之中。只是希望,在一年之期到来之前,还请楚国能代为保密,不给青牛国知道。”

“这是自然。”楚王点头。

苏秦又道:“可以的话,还希望贵国能提供一些关于青牛国的情报。”

“这也没问题。”苏秦越是这么说,越让楚王熊审感受到大乾的诚意,心情也就自然更好了。

接下来的谈判,可就有点宾主尽欢的意思了。

这次见面之后,终于定下了楚乾两国结盟的总基调。

接下来,苏秦又在郢都呆了半月之久,除了顺道了解楚国的风土人情,他更是肩负着跟楚国谈出一份详实盟约的职责。

除了结盟,双方还将在情报共享、技术交换、武器装备贸易、人才交流、海洋贸易、打击海妖等领域,展开合作。

为此,乾元甚至派出了一支由宰相萧何领衔的高规格代表团,再次前往郢都,洽商具体事宜。

乾元这是要趁热打铁。

楚国,势必将成为大乾融入禹余天的一个引子。

第三百五十四章 偷师学艺,大乾银行

直到七月十五日,萧何、苏秦一行才返回神都,结束了大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也是最繁琐的一次谈判。

这还是第一轮呢。

当天晚上,乾元在王宫麟德殿设宴,款待萧何一行。

翌日,

乾元在紫宸殿召见萧何、郭嘉、裴矩、苏秦等重臣,商议结盟之后,王朝接下来的动作与应对。

过去的小一个月,农部已经火速筹建到位,朝廷中枢正式由六部扩充至七部。长孙冲、窦青云两位尚书,也都已经赴任。

轻装上阵的农部将在王朝五郡,尤其是北岳、昆吾、流沙三郡,全力推进屯田、灵田改造以及配套的水利建设,助力灵农产业的发展。

灵农研究所日前也已在农部挂牌。

新成立的研究所将以跟蓝星大学合作的形式,通过消化储存在帝国图书馆的技术资料,研究适合灵农产业的化肥以及农药。

至少在这一块,大乾是有赶超禹余天其他国家的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