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说啥,是对是错,我心里有数。不会因为这些影响了心情的。”杨树平摇摇头,“你是啥样的人,我不比他们清楚”
“那你刚刚咋愁眉苦脸的”孙辰琢磨不透了,他推断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就是师傅心里有事不想说出来或者他觉得说出来也没用。可憋着心里也不是个办法,不由跟他插科打诨道,“那是你欠人家钱,人家找来了”
“臭小子,你师傅我虽然不是腰缠万贯,可这么些年下来,也攒了点银子的,哪能做那欠钱不还的人”
“那你说说呗,刚才你拿着木盒子在想什么呢不会是在想我那没见过面的师娘吧”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孙辰跟杨树平混得也越来越熟捻,说话也变得无所顾忌起来。
“你师娘”杨树平的眼神变得恍惚起来,“是啊,就是有些想她了呢”
孙辰语塞,关于师娘,杨树平可从来没有跟他提起过什么,孙辰对她的印象,也只是知道她在生产时大出血,最后孩子也没能保住,一尸两命香消玉殒了。
“她是很勤快的人,在家里就没有闲下来过,打扫庭院,洗衣服,做饭,收拾菜园,村子里找不出一个比她爽利的。她做的针线活很好,就算是衣服破了要打补丁,她也会缝补得特别仔细认真,整天出门在外,我就从来没有衣衫不整过。”
杨树平的目光看向窗外,幽幽的语调像是在自言自语,眼中聚积起来的柔情让他的脸庞看上去煜煜生辉。
“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关心过我出门之后,她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会不会出事。”杨树平的脸上浮现出压抑不住的痛苦,“她怀了孩子都八个多月了,那天早起她说肚子有些不舒服,我煮了粥给她吃。要去喊郎中时她又说没事了,肚子不疼了,正好那天我跟别人约好了要去一块进货,就匆匆地离开了。”
杨树平的手越攥越紧,显然是极力压制着情绪,“等我进货回来,就看到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我以为她睡着了,还骂了她一句懒婆娘,等给她盖被子时才发现,她浑身都是虚汗,不是睡着了,而是已经昏厥过去。”
“等我喊了郎中过来,说她这是操劳过度,以致于动了胎气,郎中当时掐了她人中好久,她才醒了过来。”
“喝了几副保胎药,本来以为没事了,可到了生产的时候,却又大出血。”
随着杨树平的讲述,他的情绪越来越悲伤,“其实我不该在她动了胎气之后还再出门的,从她怀孕到生产,我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留在家里过,不是外出卖货就是跟那些所谓的朋友聚会玩乐,从来没有想过我不在家,家里所有的活计都会落了她的头上”
杨树平说到这里就忍不住情绪崩溃了,他痛哭流涕地抓住孙辰的手,“阿辰,你说,你师娘和孩子最后都离我而去,是不是我自找的是不是老天爷在惩罚我那时候不够关心她,所以才让我过了这么多年孤苦伶仃的日子”
孙辰没想到,平日里温和的师傅,他的心中竟然会藏着一个这么沉重的心结。可是他搜肠刮肚,却找不到一句可以开解他的话,让他可以不那么自责。
杨树平显然也没准备让他安慰,他兀自从炕头拿出刚才一直抚摸着的木盒,打开之后里面都是漂亮的绢花,头饰,木簪,孙辰甚至还看到了一支金簪。
“在她活着时,我从来没有想过给她买这些东西打扮打扮。也一直忽略了她也只不过是青葱年华,枉我还卖着这些东西,她却从来没有开口跟我要过。”
“今天是”孙辰试探着开口问道。
“今天是她和孩子的忌日。”杨树平幽幽开口,眼光透过窗户朝外看去,语调之中,是无尽的惆怅和怀念。
孙辰默然,他想此刻最该做的,就是留给师傅足够的空间,让他慢慢回忆从前的点滴,以期得到慰籍吧
他动作轻柔地穿鞋下炕,关上门之前,看到师傅杨树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望向窗外。
第六十章收工
晚饭吃得特别安静。
孙辰已经把事情大体跟二妞说过了,所以她在饭桌上什么都没问,只是不住地夹菜到低头扒饭的杨树平碗里。
第二天早上起来,睡了一觉的杨树平却像是忘了昨天那回事一样,变得有说有笑起来。
孙辰看着难受,私下里告诉他,不用为了让他们兄妹放心而强颜欢笑,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担心。
杨树平却告诉孙辰,这些年来,他每年都只许自己难过那么一天而已,“如果我整天愁眉不展,你师娘知道了会生气的。而且我还想要长命百岁,连同她和孩子的那份,也一并给好好的活出来呢”
好吧,算是白担心一场。
孙辰看出他并没有勉强,索性不再管他,如往常一样,挑起扁担忙碌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倒是没有再遇到韩新昌,像是在故意躲着自己一样,两人不仅没有在各个村子里见过面,到了约定好的日子,连孙辰跟着去发手工活的商家那里交货时都没有露面。孙辰一打听,原来他提前找好了人,让别人帮他把货给捎过来的。
孙辰本身也并没有打算不留余地,所以他那天在刘集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告诉别人。
韩新昌后来从别人那里旁敲侧击的打听了好几次,都没有打听出什么来。发现这些同行对待自己还是跟以前一样,知道孙辰应该是什么都没有说,提着的一颗心才算是慢慢放下来。
可是对于孙辰,他仍旧没有多大的好感,毕竟还没有谁会那么不给自己面子,虽然自己做出的那事儿确实有些不妥当。
孙辰当然也很是厌恶他。
那天韩新昌在刘集故意压低价钱的事,到底传了出去,不断有人跑来孙辰面前讨价还价,说那天韩新昌可以低价销售,孙辰也应该要给大家优惠才行。
孙辰虽然被烦的不行,可也咬住了一个铜板都没有降。不过当大家最后结账时,剩下的三五个铜板的零头他大都没有要,也算是变相地优惠了些。
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还是有人因为孙辰没有降价,放弃了从他这里购买鱼干在内的年货,让孙辰本应赚到的钱缩水了至少两成。
对此孙辰并不后悔,不是他不近人情,不懂变通,而是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