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 / 2)

穿入诸天 再梦里 9961 字 2019-03-22

面对如此攻击,李寻欢只能退

他的脚步一滑,瞬息已是退至一丈开外,身形之轻盈迅疾,竟是超乎想象。

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李寻欢不仅仅是飞刀绝技出神入化,一身轻功竟也如此高明,堪称当世顶尖。

但仅仅靠高明的轻功,是绝不可能战胜上官金虹的。

上官金虹一出手,立刻掀起了无边浪潮,重重杀机,将李寻欢笼罩在内。

在场的众多高手虽然武功远不如上官金虹与李寻欢,但经验见识却是不凡,很快就看出,李寻欢的轻功虽然精妙无双,但若论武功,却分明是上官金虹更高。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但想要出手,却必须要寻到对方的破绽才行。

越是高明的对手,露出的破绽也就越小,出手就越要慎重。

须知,小李飞刀的发射并不仅仅是用手,还要消耗全部的精、气、神,一旦不中,必会给敌人留下致命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金虹武功犹在李寻欢之上,出手之间凌厉而不失沉稳,李寻欢飞刀虽已在手,一时间竟是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退。

再退。

自始至终,小李飞刀都稳稳停在他的指尖,并未出手。

而小李飞刀未出手时,正是最可怕的时候。

但即便如此,李寻欢有守无攻,已是落入了明显的下风。

四周高手见此,脸色不禁微变。

虽然心中早已设想过这种可能,但当亲眼见到上官金虹力压李寻欢的时候,仍然无比心惊。

上官金虹既有如此可怕的实力,李寻欢弱败,武林中还有谁能制得住他

金钱帮发展至今,欺凌压迫无数,武林中早已人人自危,倘若势力再进一步,岂非是要真正称霸武林

在场的众多高手,多出身于名门大派或者武林世家,谁也不愿出现这样的结果。

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李寻欢,希望他能延续“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神话,杀死上官金虹。

上官金虹一死,底蕴尚浅的金钱帮必然分崩离析,再无威胁。

至于说在李寻欢失败后联手杀死上官金虹,这个想法虽然诱人,但也只能想想而已。

上官金虹身为当世枭雄,岂会将自己置身陷阱,他既敢来此决斗,便已做好了妥善安排,不仅安排了大量的金钱帮人手,就连官面上也打好了招呼,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敢轻举妄动。

远处的巨岩上。

古越悠然而立,也在注视着场中的决斗。

李寻欢落在下风,并未出乎他的意料。

事实上,若不是他突然插手,李寻欢以疲惫之身迎战上官金虹,在对方全力以赴的情况下,甚至连飞刀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李寻欢状态已恢复到最佳,且不用担心荆无命的威胁,但他的实力到底还是不如上官金虹。

以古越的眼力甚至可以清晰判断出,若是上官金虹愿意,完全可以在李寻欢的致命一刀出手前将其杀死。

但古越知道,实际的决斗结必然是李寻欢胜。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世间枭雄,都有一种莫名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能人之所不能。

有自信本是一件好事,但过于自信,乃至于自大,却会成为一件要人命的坏事。

上官金虹十分忌惮小李飞刀。

但在同时,他又不相信小李飞刀真的无人能挡。

他想要打破“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神话。

尤其是刚刚古越有意引起他的警觉,使得他心中的念头越发强烈起来。

只要能够接下小李飞刀,他的威势必将如日中天,再无人可动摇,同时亦将有绝对的信心面对任何高手的挑战。

上官金虹心思转动之间,手上攻势倏然一缓,露出了一丝破绽。

一丝小小的,原本绝不该致命的破绽。

然后,上官金虹的身形就突然凝住了。

但见刀光一闪

比闪电更快的一闪

小李飞刀已在上官金虹的咽喉。

谁也没有看清飞刀是如何出手的,上官金虹也没有。

上官金虹双眼怒凸,等着李寻欢,脸上的肌肉一根根抽动,充满了恐惧,怀疑与不信。

小李飞刀竟比他想象中要快了许多

他的嘴唇在动,喉咙“格格”作响,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但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上官金虹倒下了去。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长生诀

大唐双龙传世界。

隋朝,大业十二年。

自杨广即位,由于好大喜功,多次远征域外,又穷奢极欲,滥征苛税,劳民伤财,致使百姓苦不堪言,乃至贼盗四起,各地豪雄纷纷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天下大乱,杨广避祸江东。

因天下不靖,盗贼四起,人人自危,首先兴旺起来的就是各地的武馆和道场。

仅扬州一城,便有十多家颇具规模的武馆和道场。

这其中,若论规模威望,则首推由扬州第一高手“推山手”石龙亲手创办的石龙武场。

近十年来,石龙已很少场馆里处理事务,一切业务都交由弟子打理,但因场馆挂的是他的名字,所以远近慕名而来者,仍旧络绎不绝。

石龙的内外功都达到了当世一流的境界,所以才会享誉盛名数十年。此人一心向道,至今未娶,一个人定居在城外的一座小庄园里,足不出户,每日由弟子定时送来所需生活用品,终日研究长生宝典“长生诀”。

相传,此书来自上古轩辕黄帝之师广成子,以甲骨文写成,深奥难懂。有阅读过此书的先贤,虽然不乏智慧通天之辈,但从没有人能融会贯通,破译全书。

全书共有七千四百种字形,但只有三千多种字形被破译出来,书中还密密麻麻记满了曾经看过此书者的注释,但往往比原文还要晦涩难懂。

书内还有七副人形图,姿势各不相同,且有各种红点、箭头之类的符号做标注,似在述说某种修炼法门,但若是不通晓其中含义,贸然修行,随时都有可能走火入魔,危险至极。

石龙与此书朝夕相对三年,却始终一无所得,好似守一座惊世宝藏,却苦无启门的钥匙。

这一日,石龙在厅堂中打坐醒来,心中突现警兆,怎么也无法将精神集中到宝典中,正沉吟间,一声轻咳忽然自门外响起。

石龙心中一惊。

他身为当世一流高手,精神敏锐无比,却被人无声无息来至门前方才得知,足见来者手段之高明。

念头转动之际,忙把长生诀收入怀中,心里叹了口气,道:“贵客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进屋一叙。”

“吱呀”

门推开,一个锦衣青年悠然步入厅堂之之中,目光四顾,而后落到石龙身上,嘴角微翘,逸出一丝笑容。

“阁下可是推山手石龙古某见过了。”

石龙安坐椅上,目光微微一闪,淡淡道:“阁下与我素不相识,如今却突然驾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古越悠然道:“听闻石兄得了道家延生宝典长生诀,古某久闻其名,今特来取之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