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4(2 / 2)

重生之资本帝国 东人 5317 字 2019-08-15

张磊点了点头,“根据我们的调查,原因主要有五点。第一,价格较高,现在国内最畅销的金杯海狮,价格在6万左右,而同样车型的塔菲克却卖到15万。第二,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塔菲克也跟多数法国车一样,小毛病不断。一旦出问题,需要的配件都要从法国运来,耗时太长,而且维修价格太高。第三,技术壁垒。为了避免技术盗窃,塔菲克的75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输入,这不仅提高了整车的价格,也造成了供应商的短缺。”

“第四,最先进入华夏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是德国车和日本车,相比他们,法国车的很多设计并不讨喜,比如:不转动的方向盘装饰,档位位置,车灯等问题,这让习惯了中规中矩德国车的华夏人很不习惯。第五,宣传。比起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华夏车市的广告投入,很少看到法国的汽车广告。在这个酒香都怕巷子深的年代,这样的营销策略无疑是自寻死路。”

“解决办法呢”郭守云点头后继续道。

“从法国人手里把另外45的股份买下来,拿到独立经营权。放弃塔菲克品牌,重新设计一款轻型商务车,全部采用国内零部件。而且,湘火炬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这样也可以变相增加我们的市场和营收。”

“要不是汉华离不开你,我真想让你去当湘火炬的首席执行官。”

张磊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对于这位自己在华夏最倚重的帅才,他毫不隐瞒自己的欣赏之意。

张磊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湘火炬虽然不错,但比起汉华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当然,郭守云也就是一说而已,张磊的才华还是在金融。

“关于湘火炬的整改计划如下:第一,改组湘火炬为红星汽车集团,直辖三大子公司:红星汽车公司,湘火炬和红岩重型汽车公司。其中红星汽车公司主营轻型商务车、轿车和越野车;湘火炬主营汽配;红岩重型汽车主营815吨的中型货车,以及20吨以上重型货车。第二,结束与东风的合作,把铁甲军用越野车卖给它们”

就算红星汽车集团的幕后控股公司是云帆投资,并且在华夏注册。但只要扯上自己,就不易跟华夏的敏感行业接触,尤其是军用领域。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再加上对华夏政治的熟悉,没有人反对他的决定。

“第三,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

“恕我直言,罗孚汽车公司并不值得收购”薄睿拓开口道,在众人看过来的同时,“虽然罗孚曾经很辉煌,但自从94年被宝马集团收购到现在已经亏损了30亿美元,成了宝马最大的累赘。2000年,福特汽车支付了30亿欧元从宝马集团手中购买了陆虎越野车系,包括揽胜、发现者、自由人、卫士等品牌。至此,罗孚汽车公司只剩下罗孚和名爵两个品牌,并在2000年底被英国私人投资机构凤凰集团以10欧元象征性的价格带回了英国。不过作为一家英国汽车公司的罗孚依然没能改变它的颓势,到现在已经接近破产的边缘。”

“薄睿拓先生,没想到你对罗孚汽车公司还这么熟悉”郭守云笑道。

“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后,我进入雷曼投资工作过,曾经参与了附福特对路虎越野车系列的收购。”

郭守云点了点头,“我收购罗孚汽车公司,并不是在意它在欧洲的销量。只打算弥补红星汽车公司在轿车和越野车设计、制造和技术上的不足。产品主要针对华夏市场。另外,借助华夏低廉的人工费,把华夏制造的罗孚汽车返销欧洲的话,借助价格上的优惠,也许罗孚在欧洲能起死回生。”

“以郭先生的实力和能力,为什么不收购美国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太大了,我拿不出那么多资金。而且作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收购工作旷日持久。跟我对红星汽车集团的战略规划不符。反而是罗孚汽车更合适。”

郭守云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名爵gs,虽然这车有高速噪音大,减震太硬,加速时顿挫感明显等毛病,但人们总是对第一次记忆犹新,车也一样。最重要的是,现在华夏车市虽然发展很快,但他也没准备上来就把摊子铺的太大。罗孚虽然比克莱斯勒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却正适合现在的红星汽车公司。

“如果收购罗孚的话,我们在哪里建设加工厂”张磊问道。

“这个先不急,考察一番再说。”郭守云道,“至于ceo的人选,目前我还没有合适的,等到我考察好后再通知你们。”

第六百四十章 中燕控股

第六百四十章中燕控股

等到郭守云把湘火炬的事情安排妥当,不用他吩咐吴晓静已经接替王珏站起来继续介绍起来。

“京城中燕,前身是京城平谷燕山羽绒制品厂,是后来公司董事长肖军父亲于1986年一手创办的乡镇企业。1988年羽绒厂与中国土畜羽毛羽绒制品进出口公司、日本三利株式会社三家合资,成为当时京城市耀眼的中外合资企业,先后被评为京城市先进企业和明星企业。1990年这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1年被gw院纳入国家大中型企业,并被评为国家级明星企业。”

“京城市于1995年将上市指标派给了中燕,并启动了上市前的改制包装工作,原乡镇企业的资产一夜变成了国有法人股,划入为上市而成立的京城中燕实业集团公司,另外几家关联企业京城宏思达、中土畜羽毛羽绒制品进出口公司、京城市农工商开发贸易公司、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将资产评估入股。”

“1996年,京城中燕在南方证券入主的同时,隆重上市,发行社会公众股3360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1亿多元。1亿多元在京城中燕的帐上仅仅停留了几个月,几个大股东便提出了各自的投资项目,以不同的方式按比例分掉了募集资金。并未对京城中燕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1999年,京城中燕上市三年时,公司就陷入了困境,生产的羽绒服、羽绒被等产品大量积压,公司管理层对此一筹莫展。面对着数百人下岗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压力,平谷县政府召开过几次会议,针对不同的拯救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政府不想失去控股权,害怕新的股东进入后,会对外披露不利信息,影响政府的声誉,更担心可能牵涉到资金去向的问题。为了平稳过渡,平谷县放弃了引进外资的想法,选择了原股东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来进行重组,并同意第一大股东京城中燕实业集团转让3800万股国有法人股给京城国合。”

“1999年8月,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受让中燕集团3800万国有法人股,进而成为“京城中燕”第一大股东。但京城国合并没有认真经营京城中燕的打算,之所以入住,只是看好这个壳资源,打算赚一笔钱便走。但却触发了与京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