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功勋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在这一刻,除了深深的不舍,除了对彼此的留恋,再无其他。
连经历丰富的先生们,眼睛都不由得有些湿润,这些学生有调皮的有听话的,但都是他们的学生啊,是他们手把手,一天天教导长大的学生啊。
徐家子也真是的,他们明明说了他们不适合这种分别的场面,偏偏要将他们拉来。
这时,徐长生抬手,将祝福的声音压了下来,大声道,大班的同学们,你们哭什么,学院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记得随时回学院看看。
说完,还开玩笑地道,记得收藏好你们的学生证,学院的门卫可是十分严格的,到时候进不来可就丢人了。
大班的学生一愣,对啊,他们是学院的学生,一辈子都是学院的学生,别人进不来学院,他们却是可以的,谁不让他们进,他们能跳起来抽死他们。
赶紧检查学生证,然后擦了擦眼泪,在同学们和先生们的祝福声中,向山下走去。
只是才起步,院长的声音又响起了,同学们,你们走错方向了。
学生们一愣,没错啊,他们怎么可能搞错学院大门的位置?
徐长生一笑,今天,你们可以乘坐学院的列车下山,去吧。
大班的学生一愣,然后就是尖叫声,啊啊啊,神龙,我们要坐神龙。
徐长生嘴角一抽,说了多少遍了,是校园列车,怎么就是纠正不过来,无奈的摇了摇头,今天就由着他们了吧。
原本压抑的气氛,突然就高亢了起来,还真是一群少年啊。
笛笛!
久违的声音在山巅响起,也预示着大班的同学,将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此时,长安城中异常的热闹,所有的酒家都住满了前来长安赶考的学子,盛况空前。
一群读书人齐聚一城,到处都在谈论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可以想象那种场面的热闹程度。
大唐的文学气氛是十分浓重的,大家都崇尚诗文,如此这般气氛,连吆喝的酒家小二都卖力了不少。
长安的生意人也开心,除了酒家住得满满的,其他人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
人们都在讨论着,哪个酒家住了哪里来的大才子,谁谁谁肯定能高中三甲等等。
读书人也三三两两的作伴交友,有惺惺相惜者,也有将所有人当成竞争者。
反正,长安的气氛被推高到了极点。
说是极点也不对,真正让气氛达到极点的是,一群穿着白衣,背着书箱,手里抱着半人高的试卷的学生走进了长安城。
外地的读书人就发现了十分奇怪的一幕,长安的百姓突然就变得热情了起来,还有上前嘘寒问暖的,但看样子,他们明明就不认识啊,这是怎么回事?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些白衣学生到底是什么人?
看着学生们手中抱着的试卷,这该不会是他们的书吧?没有钱的穷学生自己抄的书?
但看他们的长相和衣服也不像寒门学子啊。
学生们听着周围的议论,也只是一笑,然后就往家里赶,他们现在身上这么多东西,沉死了,先放下在说。
有不明就里的外地学生还在道,现在才赶来长安,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对科举也太不上心了吧。
是啊,我们都是提前至少半月赶到长安,听说有的人提前一个月就到了,他们对待科举的态度也太不端正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学院的学生。
有长安的百姓听不下去了,说了一句,他们就是本地的学生,哪还用得着去找什么住处,你们还是担心好你们自己吧。
外地学生一愣,不对啊,长安的几个学院的学生,哪怕国子监和弘文馆的我们都见过,没见过这样的。
说了你们还不信,他们就是我们大唐第一学院,徐家子的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
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在长安百姓心中,徐家子的大唐理工学院就是大唐第一学院,有哪个学院的读书人,像徐家子学院的学生,那么不辞辛苦的帮助过他们的?
大唐第一学院?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我白鹿书院都不敢称第一,它一个才建一年的学院就敢这么自大?更何况,如此称呼,将国子监和弘文馆置于何地?
走来的正是一群读书人,手拿纸扇,好不潇洒。
外地读书人一愣,然后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那些已经走远的白衣学生,他们就是如今名声鹊起的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听说河南道那边的人都称呼他们为仙宫弟子。
当真是好大的口气,明明都是一样的读书人而已。
众人议论了起来,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也要参加今年的科举?他们行吗?他们学院不过才建立一年。
怎么不行?人家不是都自称大唐第一学院了。
呵呵,科举放榜之日就是他们学院现形之时。
讨论声此起彼伏,并且向整个长安传播。
徐长生估计都没有想到,他的学院已经被人拿在火上烤了。
长安的百姓也是好意,只是没有想到这些读书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开始借题发挥了。
大班的学生们回到家,家里当然是一番迎接,是否鱼跃龙门,就看此举了。
只是,家长们发现,学生们好像不是特别的激动特别的紧张,这可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啊。
不由得问道,娃啊,你不紧张吗?
学生头都没有抬,院长说了,科举不就是一场考试而已。
指了指半人高的试卷,我们天天都像在经历科举一样,天天考天天考,还紧张个啥?
家长有点懵,不是,这啥情况?别人家紧张得跟啥是的,就像隔壁家,怕影响家里学生科举考试,凡是家里能出声的家禽都给宰了,说是要保持绝对安静的环境,他本来也准备这样做,但怎么感觉就他瞎忙活一样?
功勋家的情况也差不多,看着自家孩子回来后不紧不慢的样子,他们都急,儿这是咋了啊,马上就要科举考试了啊,怎么感觉还和平时一模一样的态度?
学生看着比他们还紧张的家长,也是无语,将半人高的试卷往家长面前一推,你们看看就知道了,这是我一个月做出来的。
功勋家的家长要有见识得多,他们本身就是科举出生,看着推过来的纸张不由得一愣,这是什么?
拿起来一看,然后就蒙圈了,这是学院独有的月考试卷?好多好多的试卷。
这半人高的试卷,看着都脑门痛,他们家孩子全做完了?是不是也太猛了。
而且试卷上的内容可都不简单,基本都达到了科举考试的程度,这得相当于进行了多少次科举考试了?
眼睛一动,儿啊,你这些试卷让你弟也抄一份,我看这些题很有用。
说完,不由得一愣,现在可不是关心这个的时候,说道,儿啊,你可别这么毫不在乎的样子,你怎么也复习复习啊,也让我放心放心,你这样,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学生实在被说得烦了,干脆拿出一个错题集看了起来,上面全是他抄录的他以前做错的题集,这是院长专门要求的。
家长看了一眼,这也是个好东西啊,都是可能要考,但容易出错的题,怎么整理得这么完整,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