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2 / 2)

如意小郎君 荣小荣 5809 字 2019-08-28

老乞丐曾经说过,江湖上有名的高手,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反倒是民间藏龙卧虎,常有不世出的高人。

不知道她比起老郑如何,看她也一把年纪了,估计经不起老郑几刀。

但不管怎么样,凭她刚才那一手,就是自己惹不起的。

吃完了面,走出店铺,李天澜看着他,说道:“你回去便让你们的使团开始准备吧,大军很快就要启程,应该就在这几日。”

唐宁道:“前些日子已经准备好了。”

李天澜点了点头,说道:“我回宫了。”

唐宁走在她身旁,说道:“我送你。”

面摊距离皇宫并不远,两人一路随便聊着,走到宫门口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疾速的马蹄声音。

京都之内,非紧急情况,禁止纵马,唐宁回过头,听到“吁”的一声。

那匹马停下之后,便瘫倒在地,口吐白沫,显然是累到了极致。

一名骑士从马上跌下来,看上去同样疲惫至极,艰难的在地上爬了两下,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嘶声道:“周王,周王密信”

李天澜快步走过去,从他手中拿过信封,吩咐赶来的侍卫道:“扶他进去休息。”

她拆开信封,唐宁站在她身旁瞥了一眼,只见那白纸上空空如也,一个字都没有。

“你先回去。”李天澜看着他说了一句,就匆匆回宫。

唐宁看着她进宫,才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周王密信,周王不是造反了吗,居然给京都送秘信,看来这造反一事,怕是还有什么别的隐情。

不过这应该属于楚国的机密了,他回锦绣宫等消息就行。

宫内,御书房中。

新任户部尚书缓缓走出来,抱拳道:“陛下,十万大军的粮草银饷,户部已经筹备完毕,明日即可上路。”

兵部尚书随之出列,躬身道:“所有的兵械,车驾,兵部也已准备完毕。”

周王造反的消息传到京都,已经有数日了,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朝廷便极度重视,紧急调动兵马粮草,欲前往沧州镇压。

这是新皇继位之后的第一仗,也是一个绝好的威慑之机,朝廷若是能以雷霆之势,剿灭叛贼,那么那些躲在暗处窥伺的蛇虫鼠蚁,也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一名将军单膝跪地,高声道:“陛下,臣愿领命,带领十万将士,讨伐逆贼”

信王目光望向他,点头道:“既然如此,朕便命你”

“父皇。”他的话还未说完,李天澜便快步走进殿内,走上前,将一封信放在桌上,说道:“有人从沧州带来的,说是周王密信。”

“周王”信王话语一顿,从信封中拿出一张纸,望向身后,说道:“取蜡烛来。”

很快便有宦官拿来了蜡烛,点燃。

信王将白纸放在蜡烛之上,与火焰保持一定的距离,轻轻的炙烤,纸上很快就有字迹显现出来。

信王看完了之后,将之放下,起身道:“又是草原上那些人”

他目光微凝,说道:“他们控制了周王,又以周王之名,召集五州将领,杀掉不愿意配合的人,为的只是给我们添麻烦”

李天澜看着他,说道:“他们是想让我楚国的将士自相残杀。”

信王目光再次望向那张纸,说道:“不过,这也只是一面之词,并不足与全信。”

李天澜想了想,说道:“如果这封信中说的为真,只要能解决那些人,便不用再兴师动众,大动刀兵,不如先令大军按兵不动,遣人前去探查消息”

信王挥了挥手,说道:“既然已经召集了兵马,必定是要走一遭的,只是也不能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我会派密谍先去沧州打探虚实”

李天澜想了想,看着他,说道:“我去吧。”

第三百九十九章 消息传回

唐宁和赵蔓等人站在锦绣宫门口,街上是绵延无尽的行人。

今日是楚皇出殡的日子,从皇宫到京都之外的皇陵,送葬的队伍长达数十里。

相比于历代皇帝葬礼的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根据遗诏,这一任楚皇的葬礼,皆是从简进行。

今日以后,信王就是楚国绝对的正统皇帝。

征讨叛军的大军,也将在两日后出发,使团已经准备完毕,到时候将会跟在他们的后面。

完颜嫣左右看了看,当送葬的队伍经过时,街道两旁,不时有人忍不住放声哭泣,开口道:“这些百姓都很喜欢楚国的皇帝。”

信王兄弟二人,皆是难得的雄主,使得楚国在劣势中崛起,单论政治才能,他们两人还要远超陈皇。

陈皇只能算作是“守成之君”,已故的楚皇,却当得上是“中兴之主”。

唐宁看着她,说道:“一会儿回去以后,把你的东西都收拾好,我们两天后就要出发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完颜嫣点了点头,脸上又露出一丝留恋,叹息道:“这里这么好,如果草原和他们能不打仗的话该有多好”

在汉人的地方待的久了,穿汉人的衣服,吃汉人的食物,说汉人的语言,完颜嫣身上的野性逐渐的消失,偶尔也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连唐宁都被她影响,纵使楚国有想见的人,想吃的面,但家的地位,却是永远不能代替的。

楚皇驾崩当日,他就已经派快马回京传信,那是加急命令,现在应该已经送到京师了,不知道小如小意她们有没有收到消息

陈国京师,早朝即将结束。

户部尚书钱硕抱着笏板,说道:“陛下,户部已经清算完所有的账目,今年风调雨顺,并无天灾,前半年的税收,比之往年,又多了一成。”

“很好。”陈皇点了点头,问道:“众卿还有何要奏”

兵部尚书陆鼎走上前,说道:“启禀陛下,前些日子,臣巡检库部,发现库中军械老旧磨损者不在少数,臣奏请陛下拨银五万两,为兵部置换一批新的军械。”

“军械之事,不可马虎。”陈皇想了想,说道:“准了。”

兵部尚书之后,又有两名御史就朝中某些官员的私生活进行了弹劾,但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片刻后,见已无人出列,陈皇才开口道:“既已无人再奏,今日便退朝吧”

他话音刚落,一名宦官匆匆的从外面跑进来,高声道:“陛下,楚国急奏”

“楚国急奏”陈皇本来已经坐了起来,准备退朝,闻言又坐了回去。

朝中百官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