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回院子,老郑手里拎着刀,在院子里转了转,问道:“看见我的磨刀石了吗”
“没有。”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你去问问厨子吧,驿站里肯定也有。”
老郑的刀不常用,但却总爱磨,三天两头拿出来磨一磨,不知道这是什么癖好。
要说用刀,他只是喜欢用它切猪耳朵,晚上下酒。唐宁不得不承认,老郑切出来的猪耳朵,薄厚适中,真的比一般屠夫切得好吃。
郑屠夫走到厨房,问正在灶前忙碌的厨子道:“有磨刀石吗”
厨子正在忙着做饭,头也没回,说道:“有,就在隔壁柴房,你自己去找找。”
郑屠夫推开柴房的木门,四下里寻找起来。
柴房正中的柱子上,中年女子被绑在那里,郑屠夫的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
中年女子看着他,某一刻,忽然开口问道:“你在找什么”
郑屠夫四下里看了看,问道:“有没有看到磨刀石”
中年女子低下头看了看,抬起脚又踩下去,说道:“在我脚下,你过来取吧。”
郑屠夫目光望过去,果然在她的脚下发现了一块深色的石头。
他走到中年女子身边,弯下身子。
中年女子双目微凝,眉头挑了挑。
与此同时,她头上的一根发丝忽然飘落,在空中扭动了几下,仿若活物一般,直奔郑屠夫的面部而去。
仔细看去,才发现那物要比发丝粗上许多,转瞬就要钻进郑屠夫的鼻中。
中年女子面上带着一丝冷笑,那是她最珍贵的银线蛇王蛊,平日里潜藏在头发中,也是她最后的保命绝招。
银线蛇王速度极快,距离这么近,哪怕是绝顶高手也无法闪避,更何况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屠夫
郑屠夫抬起头,随手一捏,那物便被他捏住了首部,身体还在不停的扭动。
他用拇指和食指搓了搓,那物便停止了挣扎,一动不动。
他拍了拍手,像是掸去灰尘一样,抬头看着那中年女子,说道:“银线蛇王,藏得够深啊”
中年女子双目紧缩,颤声道:“你怎么知道”
眼前之人不仅知道银线蛇王,捏死她最厉害的蛊虫,就像是捏死一只蚂蚁,将中年女子最后的希望摧毁之余,也让她心中惊诧万分。
郑屠夫摇了摇头,说道:“万蛊教剩下的人不多了,不想着将教统传承下去,跑到草原上凑什么热闹”
听到“万蛊教”这三个字时,中年女子的面色首次大变,厉声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就一杀猪的,没别的意思,只是你踩着我的磨刀石了。”郑屠夫蹲在地上,说道:“乖,抬脚”
第三百一十四章 抵京
郑屠夫从她脚下拿过磨刀石,直起身,没有再看她一眼,转身离开。
中年女子面色苍白,颤声道:“你到底是谁,你为什么会知道万蛊教,你是大梁”
郑屠夫挥了挥手,说道:“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他走出去,关上柴房的门,来到院中时,就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了。
唐宁看了看他,问道:“那女人在叫什么呢”
郑屠夫道:“可能绳子绑的太紧了,让人给她松一松吧,让她留点高手的尊严。”
老郑开口求情,就如同铁树开花,难得一见,唐宁伸手招来了陈舟,说道:“去帮她松一松,换个绑法吧。”
他走去赵蔓所在的院子时,她和唐水站在院子里,跑过来说道:“表姐刚才教了我一招,你要不要看看”
自从完颜嫣将她的鞭子送给赵蔓之后,她就彻底的走上了一条歧路,唐宁不希望她能走回正道,只希望她能够脚踏实地,好好的练习鞭法,千万不要再走上一条更歧的路。
京都,时间已是十月。
人都是健忘的,京都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临近年尾,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年初时发生的事情。
平阳公主出嫁之时,可谓是满京轰动,然而半年多过去,若不是有人刻意提及,百姓早已不记得三月初公主离京之时的那场盛会。
礼部的官员自然不会忘记,因为今日便是公主回京的日子。
上一任楚皇驾崩的突然,又在临终前废了太子,两国联姻作废,使团于两个多月前从楚国京都出发,今日便到。
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三司郎中亲自出城迎接,站在城门口,三人的脸色却是同样的灰暗。
祠部郎中叹了口气,说道:“他还是回来了。”
膳部郎中面有忧虑,叹道:“这可怎么办才好”
“要不”主客郎中想了想,说道:“我们先告假一个月”
膳部郎中犹豫道:“我们三人同时告假,怕是会惹人非议,这不好吧”
“不惹人非议重要还是前程和小命重要”祠部郎中摇了摇头,说道:“半年前,他是怎么当上送婚使的,你们难道忘了吗上一任礼部郎中的下场你们也忘了吗”
一个临时的礼部主事,自然做不了送婚使,可他硬是踩着他们几人的身体,坐到了那个位置,临走之前,他就已经被陛下任命为礼部郎中,这次回来,他们三个岂不是会重蹈覆辙
祠部郎中挥了挥手,说道:“本官才不管什么非议不非议的,一会儿回去就告假,他什么时候离开礼部,我再什么时候回来”
膳部郎中想了想,咬牙道:“我也是”
主客郎中犹豫片刻,同样开口道:“我回去就找刘侍郎。”
三人又小声的交谈了一番,身后的人群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条黑线出现在视线的尽头。
城门口的人群之中,有人高声喊道:“公主回京了”
唐宁站在城门口,心算了一下,半年多以前,使团从京师出发,到楚国京都,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回来的时候,只用了两个月半月。
这是因为归程之时,他们遇城不歇,几乎是连日赶路,如果不是在楚国因为造反的事情耽搁了那几天,还会更快。
算起来,其实他们这一处出使,大部分的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
回到京师之后,城门口早已有礼部的官员迎接,之后便会直接进宫,向皇帝汇报。
他们抵京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早朝早已结束,陈皇接见他们的地方是御书房。
唐宁和陆腾何瑞走进来,同时躬身道:“臣参加陛下”
陈皇看着他们,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