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华并不打算利用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后置起飞甲板模式,也不想利用基辅级航母的侧甲板起飞模式,他决定采用一种更加大胆的船舶航空设计方法——无人机作战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将具备空战性能的隐身无人机装在直径更大的vls垂直发射系统之中,战时能在极短时间内高速发射出几个联队的空中规模,在空中对抗时依靠防空圈的支援来跨区吊射一枚枚中程空空导弹,生生的耗死敌人的精锐空中联队,在反舰和攻陆作战时则在弹舱里塞上小直径航空炸弹或者小型反舰导弹,蚁多咬死象的说法可不是鬼扯。
回收也不想有人舰载机那么困难,杨天华也等不起如此漫长且艰巨的起降训练,他的方法很简单粗暴——直接在巨大而宽阔的舰体背后拉出一张巨型柔性回收网,就跟打高尔夫球一样让无人机分批减速,然后一头撞上去,这时候动能已经减小到了极致,对机体并不会有太大的破坏,而且回收效率极高,速度极快。
当然,这些大直径的vls垂直发射系统只弹射隐身无人机可就有些浪费了,于是乎,杨天华丧心病狂的把df15弹道导弹给整合了上去,全世界目前都没人往战舰上塞弹道导弹,但杨天华却做到了,这些能让某个目标一发入魂的大炮仗简直阎王爷手上的请柬,比攻陆巡航导弹要命的多。
最后,在电子系统方面也不能落后,没说的,杨天华直接将后世中华神盾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一样不少的拍了出来,虽然这套电子系统价格很贵,但性能极高。杨天华还觉得不够满足,然后又把陆基的ylv—8b反隐身米波雷达给搬了上去,这套天线比三室一厅面积还大的反隐身雷达在某些性能上虽然和中华神盾有重叠,但却在反隐身方面有着绝佳的效应。
大致估算下来,杨天华将在这艘超级战舰上足足配置四座三联装420毫米口径主舰炮、八座ak130双联装130毫米副炮、十座ak730近防炮、八座海红旗10近防导弹发射系统、1120具vls垂直发射管、64具大直径vils垂直发射管、十六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以及数不清的舰载机枪阵位和电子战系统,火力全开之时简直就是一座爆发的超级火焰山,威力猛的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得益于高自动化和高智能化,这艘航空战列舰上用不着像二战时需要配置个三四千名舰员才能发挥力量,因为所有的舰载武器都在自动化管制系统统一控制,所以只需要四五百名舰员就能让这艘超级战舰跑起来。
在短时间内无法建造一整支舰队和培训一整支舰队合格舰员的情况下,将所有功能整合到一艘超级战舰上并且快速发挥作用是最快也是最好的选择。
但如此惊人的武备,可就不是四五万吨排水量能解决的了。武器库系统的ai最终计算处理得出的结果是这艘战舰的排水量在如此恐怖的火力下必然将上升到十万吨,甚至还会超标,超标多少不好说,但大致应该在七千吨左右浮动。
十万吨排水量的舰体,甚至可能是十一万吨的排水量,民船规格还好说,但要是军用规格的可就难办了。
能找谁订购呢?
杨天华眼巴巴的望着武器库系统,但兔子超长的时空壁垒导致武器库系统给出的积分价格高的惊人,白头鹰则只能生产200kg以内的玩意儿,杨天华原本想要模仿生产gau8机炮那样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去搞,奈何一块舰体钢板就已经重达十几吨了,根本不给他找武器库系统bug的机会。
杨天华小声问:“拆除战列舰的装甲材料呢?反正现在的反舰导弹都是一水的聚能破甲弹头,没有几米厚的装甲根本拦不住。”
武器库系统回复:“这艘巨舰上装配足足1120具脆弱的vls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如果不注重防御,那么这艘战舰可能挨一炮就会变成海上爆发的火焰山了,一个马蹄铁毁灭了一个帝国的故事你应该读到过。”
杨天华心有戚戚焉的点点头,又问道:“那么不采用军舰规格,用民船规格呢?比如找一艘排水量二十万吨的超级油轮,然后在油轮外附加装甲材料,军舰舰体不好买,但超级油轮有钱还是能买到的。”
武器库系统回复:“同样不行,防御并不是指舰体装甲的厚度,而是指全舰的防御能力,速度也是其中一部分——一艘巡航速度只能在十几节左右浮动的民船,真上前线对抗的话会被机动速度达30节的敌军主力舰队瞬间抹杀的,机动性不仅仅在陆地上重要,在大洋中更加重要。”
这下可轮到杨天华发愁了,这可不好办呐,能造出十万吨舰体的爷们儿放眼全世界也就白头鹰一家独大,这货正在高速制造一艘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虽然产能可能还有一部分,但是这种大家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可属战略产品了。
杨天华两眼放光,恶狠狠的站了起来,一拳砸在桌上,说:“不管了,拼一把,要是买不到,老子就带人去抢一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