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坦克战(2 / 2)

冷战破幕者 小菜一刀 4930 字 2019-09-16

陈生上尉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屏,根据团部无人机的标识,大红一师下辖的第二机步旅的主力距离自己已经不到10公里了,在外围巡逻队被扫荡干净之后,大红一师的第二机步旅还不能准确掌握外界的具体情况,哪怕仅仅在10公里之外。

陈生上尉稍作思考,决定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优势。

接着,陈生打开显示屏的一个选项,将其启动,耳边可以听到一阵轻微的电机声,那是炮塔外侧固定的一个无人机弹射轨道舱盖打开了,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启动,从一米长的轨道定向抛射出去,在灌木丛中升空,飞向敌军第二装甲旅的方向。

同时,除了陈生手中的小型车载侦察无人机,林广生的团一级无人机也在对敌人进行侦察。

只是第二机步旅的防空力量也很强大,战斗部装药量较大的霍克导弹以及灵活的复仇者导弹发射车数量众多,对无人机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截至目前为止,团部至少已经有三架侦察和炮兵侦测无人机已经被击落,而在如此的损失下,空中侦察也仅仅只能看清第二机步旅部署的一隅,无法对纵深的敌炮兵力量进行侦察。

“要是我手头上有几架长航程的高空隐形侦察无人机就好了,卫星侦察总是慢一拍,我们自己的无人机又太容易被击落。”林广生说道。

参谋长笑着说:“我的林大团长,那可是总前委才能有的配置,咱们师长想使用都得打借条的。”

无人机的光电摄像头正将拍到的画面送到99h的显示屏内。

陈生上尉共享了数据链,然后在车际电台中说:“敌军相当于一个机步连规模,无人机看到的就有11辆1坦克和相同数量的2战车,但都以侧面对着我们。”

“攻击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在3500米距离上一炮将其侧面打个对穿,无论是贫铀穿甲弹还是钨合金穿甲弹,或者我们也可以使用炮射导弹在5000米距离上使用金属射流进行杀伤,总之,我们优势很大。”

三个坦克排排长迅速回复,表示可以一战。

陈生说:“无人机还拍摄到了六门120毫米迫击炮,以及一些悍马高机动车,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大,但不要把脑袋露在炮塔外面,小心破片的杀伤。”

经验丰富的坦克车组们迅速表示明白,他们都是从59式坦克再到69式坦克,又从69式坦克开到96式坦克,最终在99a式坦克上表现最为出色的坦克兵,自然知道在一场坦克战中要注意什么。

10辆99h型主战坦克一路保持着最低噪声开过来,侧裙组件上的奇特新装置使得扬尘降低到最小,几公里内都无法察觉。

陈生命令道:“全体低速前进,免得产生巨量扬尘和热信号,换上一发激光驾束炮射导弹,我需要第一轮射击命中率在80以上,最好0伤亡消灭对手。”

自动装弹机在机械结构声中为炮膛装填了一发先进的激光雷达双制导模式炮射导弹,炮手们则开始按照目标分配的次序进行瞄准,为了不让对手提防,他们首先采用毫米波雷达锁定敌人,最后关头才进行激光测距,双重制导模式下,可以使得攻击更加精确和容易。

将距离逼近到4500米范围内,所有99h型主战坦克都发射了炮射导弹,这些导弹在轻微的呼啸中迅速向前延伸,一路旋转着飞行,沿着毫米波雷达的指引朝着目标狠狠砸去。

炮手则第一时刻进行激光测距,将激光落点照射在1a1坦克的炮塔上,那里是坦克最薄弱的区域,当然,如果旋转的导弹无法精准命中炮塔,也有很大概率一头贯穿薄弱的侧面装甲,将里面的人员和弹药烧个精光。

直到此时,远方的1a1坦克群才反应过来,连长第一时间要求还击,可惜敌人的位置处于4500米开外,未装备炮射导弹的北约坦克根本无法有效还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远方一个又一个小光点打着旋飞过来。

连长于是又赶紧下令释放热烟雾,这似乎收到了效果,1a1坦克引擎盖上喷发出滚滚废气,盖住了整个坦克群,这些废气产生着浓烈的红外信号,并同时阻挡激光的传递,以破坏敌人的激光测距或者热成像瞄准。

然而毫米波雷达却不受这一阻挡。

99h炮塔前端的毫米波雷达正引导着导弹飞向目标,导弹拖曳着修长的尾焰,穿透浓烈的烟雾,狠狠的砸在了1a1坦克的侧面,串联战斗部顿时间击穿了侧面装甲,数千摄氏度的金属射流在短时间内便烧光了车内的一切,自动抑制燃爆装置还没来得及工作,弹药便已经被引爆,第一时间便有四辆1a1坦克在瞬间化作爆发的火山。

其他的1a1坦克则及时将正面对准了敌人,这里是最强的贫铀装甲所在位置,但仍然有几辆1a1坦克被数千摄氏度的金属射流穿透,车舱内的成员们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