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骨骼再次老化,唯有头发因为靠近生死玄关的缘故,依旧保持乌黑亮丽。
气血的消耗,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每次气血和玉枕穴交锋时,孙禄堂的脑袋,会像是被巨锤砸了一下,脑海中嗡嗡作响。
如此剧痛,一般人根本人忍受不住,孙禄堂却仿若未觉。心中没有丝毫的杂念,所有的心神,全部被集中在了玉枕穴这一块。
因为他知道,一旦冲击失败,自己只有身死道消一个下场。
如能侥幸成功,那必是苦尽甘来,哪怕受再大的苦都值得。
“呼吸呼吸”
孙禄堂不断调整着呼吸,放松身体,一次次控制着气血,撞击玄关。
连翻冲击下,他仿佛置身于地狱中一样,全身不断的痉挛着,细密的血珠不断从毛孔中渗出,一会儿的工夫,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
“还差一点,只差一点了”终于,孙禄堂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成功距离他只剩下了一步。
然而,这一步,对于他却如同天堑,根本无法越过,因为他通过秘法激发的一身气血,已然消耗殆尽。
“终究还是失败了啊”
孙禄堂没有抱怨,更没说如果年轻二十年,他必然会成功这种无意义的话。
强打起精神,支撑着瘦弱的身体,老爷子一步步来到了静室门前,推开了们。
“吱呀”
大门打开的一瞬间,有微弱的阳光从天而降,落在老先生的身上。
老先生艰难的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阳光映照在他的额头上,不论是武秋生还是其他弟子,都有一种,老人额头上凝结了一颗金刚珠的错觉。
看着佝偻着背,连站立都无法做到的老人家,众人心中悲痛,他们知道,老人家这是突破失败了。
“伯父父亲、师傅”
“别哭,没什么好哭的,生死对我来说,就如同儿戏。在做出突破的决定之前,我就做好了身死道消的准备。
再说,我今年已经七十有三,比这个世界上九成九的人,活的都要长,即便是死了,也是喜丧,没什么好伤悲的。
我走了之后,你们要好好练武,不能因为我离开了,就懈怠了。
我孙氏太极,今后还要靠你们发扬光大。
还有存周你,要好好照顾你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真如秋生所说,会发生战乱,你们就听他的话,搬去香江生活。
我走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母亲了,你们要好好孝顺她。
最后
就是秋生你了。
秋生你气血之充盈,乃是我平生仅见。
不,或许在茫茫历史长河中,都不曾出现你这样的人。
所以,你才是这几百年来,最有希望突破到抱丹层次的。
如果你能够像现在这样,每日勤练不辍,再加上本身的气运,不算太差的话。
三十岁的时候,你的拳术,差不多会达到巅峰。
三十而立,武道也就是开宗立派的年龄。
记住,这个年纪,就是你突破到抱丹最好的时间段。
晚了,突破的成功率就会变小,身体的机能也会下降,就算能够到达化劲,锁住一身气血。
就算你凭借化劲巅峰的实力,能够保持原先的战力,长达几十年。
但,气血下降了,就是下降了。
再怎么保养,老年人终究都比不上年轻人。
你今年十六岁,距离三十岁,还有十四年。
十四年后,如果你能够成功突破,别忘了,来我坟头告诉我”
说着说着,孙禄堂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低的再也听不见。
1936年12月初,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逝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周岁。
整个华夏武术界为之震动,无数武术大家前来吊唁,后有诗赞曰:“
人称赛活猴,天下第一手。
形意八卦精,更兼太极功。
一生无败绩,谁人可匹敌
艺高德亦高,处处遍桃李。
轻取东瀛寇,拒日显骨气。
神功并大作,华夏负盛名。
一代宗师去,无人逾此峰。”
第42章041章,掌舵
孙禄堂最后提到的人是武秋生,而不是自己的妻儿。这并非是因为他和武秋生之间的感情,超过了妻儿。
武秋生可以称得上是孙禄堂的嫡传。古代武师,对于自己的嫡传弟子,确实很好,特别是那些很有名气的武师,对嫡传弟子的态度,甚至不比对亲儿子差。
那是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大多数武师能够成名,都是靠踢馆,打败其他成名武师,踩着他们的名声上位。
武师比斗,除非相差悬殊,绝大多数都做不到点到为止,打死打伤打残只是寻常之事。
故而这些人在成名之路上,不知结下多少仇家,惹上了多少恩恩怨怨。
等他们老了,战斗力下降了,就会成为新人的垫脚石,一些不敢上门的仇家,也会趁着这个机会上门挑战。
这时候,嫡传弟子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你要挑战我,可以,先打败我的弟子。连我的弟子都打不过,有什么资格和我比试
对成名武师来说,嫡传弟子既是他们传承自己技艺的重要手段,也是老了之后的另一条命。
对嫡传弟子好,就是对自己的性命负责,试问师徒间的关系能差吗
然而,孙禄堂和武秋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一来,孙老爷子的传人,可不止武秋生一个。
老爷子一生收徒无数,让他满意的不多,可比现在的武秋生强的,也有不少,比如他的次子,就已经得了老爷子八九分真传。
其次,孙禄堂自身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没多少时间可以活,挡灾救命之事自然无从说起。
那么为何他临死前最关心的,是武秋生而不是自己的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