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 2)

重生六零小甜丫 幺宝 8976 字 2019-09-24

可他连着喝了五碗牛奶,那感受就不太一样了。

这肚皮撑啊

困难地喝完这一碗,看着红果儿还要来端他的空碗,生怕她又要去舀奶,他赶紧把碗倒扣在桌上:“不喝了再好喝我也不喝了,撑死人了”

顺便,他又悄眯眯问她:“你奶又在哄猪孙啦”院子里黑,他没瞧出来他娘抱的是头牛。

红果儿也偷眯眯凑他耳朵边答道:“是牛孙。李副队没跟你汇报吗我捡到的那只牛犊子被老牛踢了,奶奶在安慰它呢。”

说着,就把来龙去脉讲了一番。

李向阳听了就着急起来:“那怎么办”

红果儿眨巴眼睛:“没事儿啊,奶奶把牛犊子哄得好得很呢。它现在好多了,连牛奶都肯喝了。喝了咱家差不多四斤奶呢。”

“咱家这奶是你奶奶买的,还是你买的”

“我买的啊。你不是给了我零用钱的吗”

父女俩又一起唠嗑了一阵儿。

红果儿颇为骄傲地把古董的事,买奶买鸡娃儿的事,全告诉了她爹。

李向阳越听越惊讶,只觉得这遭遇还真是够曲折离奇:“那个帛书在哪儿爹看看。”

红果儿小心地背对院子里的侯秋云,隔断后者的视线,然后再把包着帛书的土布掏了出来,给她爹看。

毕竟她拿着家里的肉到集市去卖的事,她和她爹都瞒着她奶的。

她爹文化程度不如她,那些文字更是看不懂了。但他还是连连点头:“这东西看起来就不简单。万一是真货,确实该还给人家。”

他从来就不是愿意占人便宜的那种人,听到自家闺女今天专门请假去找物主,颇觉欣慰。

但他还是劝了她一句:“要实在找不到,就算了。咱们可以上交给国家的。”

红果儿:我的爹,你也太大公无私了一点吧

不过,她想了想,要上交也成。只是,这上交的时间要掐准了才行。她好歹也是二十多块钱买回来的呢,干点儿为国家贡献之余,又能利益到自己家的事,也不为过吧

于是,她点了点头,又得瑟起另一件事来:“你刚刚在院子里,看到我买的那五只小鸡娃儿没有”

李向阳笑呵呵地道:“也亏得你脑子好用这样也能给你买到鸡娃儿倒是帮你奶奶解决了一个心结。唉哟,咱家不仅是全社头一户养上猪的,现在还是头一户养上鸡的。”

红果儿得意地道:“我还帮人家居委会解决了纠纷呢。还帮养鸡娃儿的那个阿姨挽回了损失。爹,你闺女厉不厉害”

“厉害厉害,你最厉害。”李向阳宠溺地道。

“那你还不赶快去瞅一眼咱家的鸡”光夸是不行的哦,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好好好。”李向阳站起来,忽然脸色一变,又坐了下来,“还是明天看吧。刚刚惹到你奶了,我还是别跑到她眼前瞎晃悠了。”

也是,把自己亲娘认成鬼,不挨打都算好的红果儿默默地想着。

不过,这也怪不得李向阳。他都八百年都没听过他娘唱曲儿了。上回,他娘哄猪孙时唱的曲儿,他也没在现场啊。这大晚上的,听到有人咿咿呀呀,心里不发毛才奇怪了。

把小事儿都谈过了,红果儿也打算跟她爹开门见山地谈黎燕燕的事了。

“爹,我今天去找了黎阿姨了。”

李向阳脸上的表情原本自自然然地,这会儿却突然凝结了一瞬。

很快,他的脸就黑了起来:“你去找她干嘛”语气里少有地弥漫了硝烟味儿。

红果儿顿时觉得不太妙,她赶紧示弱地,可怜巴巴地道:“爹你咋这么凶好吓人哦你把红果儿吓到了”

那泫然欲泣的小模样,可叫人心疼了。

李向阳顿时就把生气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手足无措地哄她:“爹哪儿凶你了爹没有啊。红果儿不哭,爹怎么舍得凶你呢对不对”

看着他脸不黑了,红果儿马上眼泪一抹:“哦,没在凶啊。”

变脸之快,完全看不出上一秒还在伤心。

她认认真真地对她爹道:“黎阿姨家里出事了。她不想连累你,所以才跟你断绝往来的。”

“出事了”

刚刚红果儿只是提一下黎燕燕的名字,李向阳都要黑脸。可现在知道她遇到麻烦了,脸色却骤然紧张起来。

“我帮你约了她谈心,你们俩好好敞开来谈一谈吧。这世上有啥事儿是解决不了的呢”

“她家到底出了啥事你倒是快说啊”

第111章 京市的文物商店

说起来,少年对她也是很信任的。她这么说了之后, 他也笑了, 对她说, 既然你说有很大用处, 那我就好好学。

说这话时, 他的眼神那么清澈,笑容那么干净,像透着屡光。

让她恍惚了那么一瞬。

不得不说, 这份信任感比他之前为她所做的那些事,更令她感动。

有的人平时可以为你做很多事, 甚至是一些你自己都没留心到的细节,他们也会为你一一周全。

但, 他们这么好, 却并不一定信任你。当你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后,他们可能是头一个站出来反对你的。

而有的人却会选择完全信任你,不管你下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会支持你。

和前者相比, 难道不是后者更可贵吗

两个集市交易日一过,又到了上京受表彰的日子。

乡亲们在他们头一回去县城时, 就来表过心意了。这回俩父女倒是安安静静地就上了路。

李向阳头一次上京时,那会儿农民除了自己这个人以及自己当年的口粮, 家中其余物什全都是公家的。他就只有使用权而已。

当然, 这点不能说不合理。毕竟土改时, 好些身家清白的农户拜新政府所赐, 从自己的破房里出来,住进了地主院子或是乡绅宅子。地主乡绅家的值钱东西,乃至农具、炊具也都分给农民在用。

因为这些历史原因,还有计划经济的存在,国家对私人交易管制很严。不管是以物易物,还是卖东西换钱,全部都算投机倒把。

李向阳头一次上京时,火车站沿途是冷冷清清的。根本看不到一个卖东西的人。

但现在政策一开放,农民们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不止在城里的自由市场以及公社内的露天集市买卖东西,连各个火车站的站点上,也有农民跑来做点小本营生。

这大冷天的,有些甚至提着开水壶沿着车窗叫卖。不过大多数人卖的是些窝窝头、高梁面饼子之类的吃食。

听他们叫卖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