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 / 2)

d的东西,有时候是吃的,有时候是女孩子用的头绳头花之类,这次他买了一大包糖,学校的女同学特别喜欢吃的那种,还有一大包豆奶粉。

他知道姜恬上班,要三班导,怕她夜里肚子饿,豆奶粉能泡着喝,好歹能填填肚子。

“姐,我会好好学习的,等我考上了好学校,以后找个好工作,赚了大钱,就能给你们买更好的东西了。”

姜恬莞尔一笑,“好啊,那我就等着了。”

姜家这样的家庭,还能有姜维这样的孩子,也算是祖坟冒了青烟。在姜老太的势力跟溺爱下,姜维还能如此“出淤泥而不染”,姜恬真心喜欢上这个弟弟了。

第8章

姐弟两说说笑笑的进了屋,正在厨房做饭的姜老太太听到动静,没有像往常一样热情的迎接她的宝贝孙子,只站在厨房门口皮笑肉不笑的招呼了姜维几句,眼风全程没有往姜恬那个方向扫。

姜恬轻笑了一声,笑声传到姜老太耳里,让她整个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可是这次,她没有像以往一样张嘴就骂,而是生生忍住了。

“奶奶,饭什么时候好啊,我肚子有点饿了。”

对着孙子,姜老太的脸色好转了不少,柔着声说,“快了,还有十来分钟,你房间的柜子里有饼干,你先吃着挡挡饿。”

姜恬听了一耳朵,无趣的回了自己屋。买个饼干还要特意放姜维房间,这是防着她呢吧

姜维回屋后,找出了姜老太说的饼干,还有他给姜恬买的吃的,直接去了姜恬房间。

“姐,给你。”

他把东西放在姜恬床边的小桌上,坐在椅子上拆了饼干,跟姜恬两人一起分着吃。

一直以来,虽然家里重男轻女,却没有影响到他们姐弟的感情,在这个家里,姜维感激父母的辛苦工作,感激姜老太的照料和关爱,心里最喜欢最有感情的却是姐姐姜恬。

小的时候,每当看到姐姐被骂,甚至有时候姜老太还会对姐姐动手,姜维从来不会干看着,总要站出来维护姜恬才行。

等他大些了发现,他的维护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会惹来姜老太的变本加厉,即使在他面前控制住了,自己不在的时候,姐姐受到的刁难会更多,懂得这些道理后,他也就不再当着姜老太的面维护姜恬了。

姜恬比他大两岁,当初姜母第一胎生了姜恬,一心想要孙子的姜老太看都没看刚出生的孙女一眼,直接从医院回了家,也不去照顾儿媳妇月子,还是姜父打电话给姜母娘家,请丈母娘从老家过来。

姜母姓袁,名彩霞,名字起得好,日子却不想彩霞般美好。

袁母是个老实巴交的女人,或者说,袁家所有人都老实,否则女人过这种日子,娘家早该有人来管了才对。

她在医院照顾女儿月子,出院后,跟着女人回了姜家。

姜老太不仅不做饭,还总在家摔摔打打,说什么家里就这么大一块地方,转个身都困难,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些人,怪不得我气怎么这么不顺呢。

这指桑骂槐的,说的是谁大家心里头清楚。

两天后,袁母哭着跟女儿说,“闺女,妈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你命苦,摊上了这么个人家,都怪爸妈,当初信了媒人的鬼话,让你嫁了过来。”

“我这里有三千块钱留给你,你这坐着月子,也不见你婆婆给你做什么好吃的,我这个当妈的也心疼,可实在是没办法啊,这日子总得过不是”

“这钱你先放着,没钱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应急,千万别让你婆婆知道,还有学民,他听他妈的,你也别什么话都跟他说。”

袁母纵然一百个不放心也还是离开了,甭说在亲家家里过得不自在,就是自在,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

至此,才过来几天好日子,袁彩霞再一次回到了解放前。有人说,一个女人日子过的好不好,生个孩子就知道了。这话不假,可放在她身上是没用的,她知道自己这辈子,不管生不生孩子,日子都不会好过,除非姜老太死了。她现在只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的眼睛是瞎的

姜老太自然不会死,“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袁母走后,姜老太也就是一天三顿的做饭,孩子是从来不伸手的,即便是做饭,也是寻常的米粥、炒两个蔬菜,别说鸡鸭鱼肉,就是难得蒸个鸡蛋,也只舍得挖一勺子给袁彩霞。

这个月子坐的袁彩霞心塞又难熬,怀里是嗷嗷待哺的女儿,屋外是骂骂咧咧的婆婆,还有永远指靠不上的丈夫。

有那么几天,她脑壳疼的难受,就想一走了之,可看着怀里熟睡的女儿,她知道,自己这一去,女儿就再也不会有人好好疼好好爱了。

都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她要是走了,姜老太能立刻给儿子找个新媳妇,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这个道理,袁彩霞还是懂的。

她咬着牙,靠着心里那口气把那段日子撑了过去,给孩子上户口时,她想让女儿以后过上好日子,别像她这样,一辈子苦,就给女儿取了个“甜”的谐音,叫姜恬。

姜恬从小就乖巧懂事,从不哭闹,吃了就睡,醒了就吃,没得吃也不会哭,就那么咿咿呀呀的叫着,惹人心疼的紧。

产后三个月,姜老太就催着袁彩霞去上班了。

“别以为自己生了个孩子就能在家里吃白饭,不过就生了个小丫头片子,真当自己有多金贵了,还要我没日没夜的伺候怎么着”

“想我当年生学民,头天生了,第二天就下地干活,哪像你,整整歇了三个月,还赖着不去工作。不工作哪有饭吃,不工作哪有钱花,一家人都等着喝西北风了是不是”

所以说,跟三观有问题的人,是计较不起来的,除了那些歪理邪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明明她什么也没做,可她就是能说出这写话,仿佛自己真的帮着儿媳带了孙女,仿佛自己真的受了多大的委屈。

还有,这个家怎么也不用等着袁彩霞一个产妇去养,她可是有产假津贴的,是带薪休假。要说吃白饭,整个姜家最算得上吃白饭的,不是别人,正是姜老太自己,至于姜恬,她那时候还是个吃奶的娃,吃的还是袁彩霞的奶。

姜老太握着儿子儿媳的工资,在家里作威作福,用孝道压迫着所有人。姜学民从小在姜老太的教育下,已经成了一个没有思想的木偶,而袁彩霞呢,则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着。

她想逃离,却发现无处可逃,或者有路可走,却狠不下那个心,最后只能沉沦在苦海里。

袁彩霞虽然心疼女儿,可她也知道家里的情况,经济并不宽裕。再有,即便她能带到产假结束,那她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工作,以后孩子还是要丢给姜老太带,想通了之后,袁彩霞就狠下了心,提前去厂里头上班了。

姜老太对姜恬说不上好还是不好的,虽然不怎么抱不怎么疼,好歹也给她弄两口吃的,没有奶粉,就多煮些米粥,每天喂几顿米汤,等姜恬五六个月大,就开始喂米粥了。

整天米粥米汤的,没什么营养,姜恬养的特瘦,偏她眼睛大,脸又瘦小,真像个洋娃娃般,每次出门反倒挺受邻居们的喜爱,总是抢着抱她。

那些知道内情的,私下里不免感慨两句可怜,除了感慨外,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偶尔从家里给姜恬拿点吃的,水果、面包、饼干、糖果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