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2)

天子的发怒

丹泰的办事能力很强,不到半天就已经将喜峰口里里外外都打探得清清楚楚了。胤礽是初次见到丹泰做事的干净利落,一直以来他对丹泰都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他的身手不错,而且做事不脱离带水,最重要是丹泰是他一手一脚带出来的人。他虽然不是全然信任丹泰,但是还是给予了丹泰放手放脚做事的权利。

“太子,丹泰做事的能力不错。不到半日就已将喜峰口里里外外打探得十分清楚,只是该如何让恭亲王以及其他将士明白呢?”纳兰恒泰自问自己身手不差,但是比起丹泰与那入喜峰口打探的人,他也自愧不如。他的身手跟他们比起来,真的不够看,而且他心里对他们十分佩服。

那进入喜峰口的几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而进取打探情况。就如同恭亲王常宁派的那几十名士兵那样,很有可能是有去无回。纳兰恒泰知道个中险要,他自然是对他们佩服有加。只是,消息是打探到了,可是该如何做呢?贸贸然告诉恭亲王跟其余的将领,那是下下策。照他看来,依照胤礽的性子,胤礽不可能让丹泰他们暴露。

胤礽笑了笑说:“谁说现在告诉皇叔他们?”

“那太子你的意思?”纳兰恒泰有些不解的看着胤礽,他不信胤礽不想攻下喜峰口,他也不信胤礽就打算空手而回,他总觉得这次的出征会让胤礽旗开得胜,并且大放异彩。

胤礽指了指不远处佟国纲的帐篷说:“你以为佟国纲会如何?”

“佟大人原本恒泰以为他为人正直,不会随意自我情绪将带入到战场之中,但是从昨日的一举一动看来,他急了!”纳兰恒泰虽然不知道胤礽想问的是什么,但是他还是将他心里所想的说出来。

确实,佟国纲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若说佟国维是靠着多方的推捧,那佟国纲是靠着战功以及康熙的信任而来到这次的征讨噶尔丹的战场之中。只不过,佟国纲这两日看上去,却远远不如纳兰恒泰以为的那样。他急进,而且对胤礽的说法不以为然,对恭亲王的态度也并不好。

尽管常宁一句话都没有表示他的不满,不过明眼人一看都知道他不满意佟国纲。整个队伍之中,除了常宁与胤礽看佟国纲不满意,还有一人也不满意佟国纲,那就是搭建帐篷在佟国纲身旁的阿密达。

每日阿密达几乎都能听到佟国纲碎碎念,不外乎都是他们不听他的意见总会吃亏之类的话。阿密达听得可是十分烦躁,来战场上不是在京城随意的玩乐,将在外必须听从军令。而这次的将军是恭亲王,胤礽为副,他们这些将领怎么都得听从这两人的吩咐。佟国纲如此的作为,让他十分厌恶。

“佟国纲刚愎自用,莫急!他一急,我们才有机会。”胤礽胸有成足,他想佟国纲只要一煽动,恐怕就会与常宁吵起来。不难看出佟国纲不满他与常宁,自认为他自己十分清楚周边的地形地貌。

纳兰恒泰虽然不懂胤礽为何如此胸有成足,在他看来佟国纲怎么也不可能做得太过。这里是战场,不是几岁的孩童戏耍的地方。将在外,就从将军。

“敌不动,我不动?”纳兰恒泰问道。

胤礽摇了摇头说:“丹泰知道他该怎么办,恒泰你无须管太多。你跟彭春、阿密达应当适时与他俩结交,这两人若为我所用,必然如虎添翼。”

“恒泰知道。”纳兰恒泰怎么会不知道与彭春和阿密达结交的好处,只是他们两人看似粗枝大叶,实则精明能干,而且心里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要是与他们交好并非易事。他谈不上是青年才俊,但是他认为若是真心与他们结交,还是很有把握与他们交好。

“这几日派人看好粮草,噶尔丹知道我军在此,定会想些法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重要性,不说都十分清楚,况且将近十万的大军,粮草一旦断了,怕是熬不到多久的时日。准噶尔没有太多的消息传过来,毕竟不是噶尔丹的亲信,要想知道噶尔丹的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纳兰恒泰点了点头说:“那粮草需要转移?还是多派人手?”

“你与皇叔商议,看看是否能够将一部分放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吸引噶尔丹的注意力。喜峰口的地形,到时候再命人找位当地人画好呈上来,这才不引人怀疑。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噶尔丹摸不清楚我们,但我们已大致上了解了他的想法。”

纳兰恒泰大致上清楚了胤礽的意思,他第一次出征,对战场之事了解甚少,否非胤礽想他跟随左右,恐怕他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看着将士们辛辛苦苦的来到了喜峰口附近,还看着那还未开始就已经腥风血雨的战场,他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

一直以来,纳兰恒泰都认为自己不是备受呵护的人,但是一到了这里才发现,其实他一直以来都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之中成长。做事虽然够细腻,但是始终有些不足以及自傲。他隐约明白胤礽舍弃一直跟在身旁的图哈尔,反而让他跟随的理由。

图哈尔做事虽不如他圆滑果断,但是也是一直朝着胤礽所定下来的方向而做事。而他却非如此,他有他做事的方式与方法,前不久关榕祺有对他做事的方法有点质疑,但是他依旧是我行我素,现在看来他来一趟战场还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

佟国纲果然如胤礽所料,与常宁因意见不合而吵了起来。

“王爷,以奴才所看,我军应当不退反进,挫挫噶尔丹的锐气。虽然喜峰口有未知的事,但是依照地形来看,喜峰口未必有太多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