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皇商
胤禟这几天心情一直都很愉悦,总算能够光明正大的经商了。他对着黄白之物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之感,不知道为何,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康熙看到胤礽呈上的奏章,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在思考胤礽所说的话是否真的可行。看着雄心勃勃的胤禟,还有呈上奏章之后胤礽的闲适,他找个别的有些怀疑这份奏章是不是胤禟所说,胤礽代笔。
关榕祺稍微不解胤礽为何一回来就跟康熙提经商的改革之事,自古到清朝,士农工商的地位一直都不曾改变过。胤礽这一份奏章无疑是在挑衅皇权势力,若是士农工商的地位慢慢地改变,那么这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就在关榕祺以为,胤礽见康熙无动于衷便对此事不管,只是他想错了。胤礽隔了几日便再次呈上了奏章,这一次仍旧是大力度的讲述着经商会为大清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身在养蜂夹道的胤褆知道了胤礽的奏章,只是哈哈大笑,康熙是不会同意胤礽的改革。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中隐隐有些幸灾乐祸。他已经留在养蜂夹道了,要是胤礽也来到这里与他作伴,相信肯定是一件喜事。
胤禟来来回回的在自己的寝室走动着,他十分支持并且赞同胤礽的奏章,只是经商要真的壮大起来,谈何容易呢?胤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暗中在京城开了一家专门卖字画的店铺,他心里很清楚经商所带来的利润,他心里满满都是一股满足感。
“还不知道二哥这次想做什么呢?”胤祉喃喃自语的说道。他一直都以为胤礽不会再这些紧要关头之际,上奏如此震惊朝堂的奏章。
康熙一直都没有说支持,也没有说反对,他反而开始观察起朝中大臣的反应,还有他那几个一直不吭声的阿哥。说起来,胤礽一点都没有惊讶康熙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那代表答应的机会很高。
说起来,康熙一直都是如此,先什么都不表态,让底下的大臣猜度他的心思,更想看看他们这一群阿哥到底打算怎么样做。胤礽只觉得,康熙考虑的时间越长,对他则越有利。打造大清第一皇商,这个任务绝对会交由胤禟处理,胤禟一直对黄白之物有着强烈的执着感。
而且现在整顿八旗,胤礽猜测到康熙是想让胤祥代为管管。胤祥虽然还未曾加封,但是康熙对他确实很不一样。胤祥生性豪爽,而且为人很正直,况且他是康熙最小的儿子,康熙对他的要求几乎是没有多大的要求。
胤祥最爱的事情就是上骑射,他十分享受快马奔驰的那种感觉。他年纪小没有上过战场,但是偶尔听到胤礽说着前几次出征的事,他的心里满满都是向往。他朝有一日,他总会跟着那些将士一起上战场保家卫国。
胤祥对胤礽的提议,其实他是十分支持的,反正胤禟十分钟爱经商。这次能够让胤禟得偿所愿也并非一件坏事,他不知道康熙会不会答应胤礽的提议,只是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再这个时候踩上一脚。
而在整治黄河沿岸这些贪官污吏的胤禛和胤禩知道胤礽向康熙呈了一封奏章,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在此他们一丁点风声都听不到。不过,想想康熙这么久都没有想好是否应承胤礽的提议,他们就知道这肯定有下文。
尤其是胤禩听到胤礽的这个奏章,这简直是为胤禟量身打造。如果不知道胤禟跟胤礽两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接触,他都会以为胤禟是在扮猪吃老虎,一边不屑胤礽,一边却极力讨好胤礽。
满朝文武众说纷纭,在胤礽看来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康熙最后是同意与否。他依稀可以感受到康熙是支持他的提议,只是康熙比他考虑的事情还要多,所以一时之间没有答复也是正常。
胤礽在这个时候提出打造大清第一皇商,还是想要缓解大清国库空虚的问题。大清国库空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年年国库空虚,却没有办法再加大赋税。毕竟天灾不断,朝廷是在没有办法总是向百姓征收赋税。
若是根据他所说的那样,打造第一皇商,不但大力的减轻了空库的压力,还可以将收入投入到各个方面的建设之中。而且他所说的皇商,是将盐纳入整个朝廷管制的范围。还可以管理进出贸易,将丝绸锦缎还有名家画作拿到国外去交易。
乍听这个提议,真的有几分怒火,只是康熙又细细的回味一番,却发现胤礽的话不无道理。一来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二来长远来看,怎么都是对大清有利。所以,他没有同意胤礽的奏章,但是也没有反对。他就想要看看胤礽会如何,果不其然第二份奏章更加详细的说明了皇商的运作以及管理,还有利处。同时胤礽举荐胤禟全权负责这个皇商,这是康熙没有预料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