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琴剑逸弦(2 / 2)

玄黄方真劫 无色定 6286 字 2019-10-18

甚至说一句不夸张的话,当今天下方真法术的传承与体系,超过一半都是受罗霄宗影响而成,如果没有罗霄宗,许多法术都还只是停留于粗糙应用的层次,仅凭正朔朝太玄宫聚集方真修士,绝无如今方真法术遍传气象。

当然,罗霄宗本身在这个过程也大受裨益,门人弟子修习法术时少了许多弯路歧途,等同是许多疑难困阻让天下方真同道一起解决了。

澈闻真人说这话时带着几分谨慎小心,因为他听说了,近来公主殿下通过沥锋会,找到了几位据称是罗霄宗的门人,修为甚高,让公主殿下邀为供奉。但眼下拙空寺就出现这种事,行凶者布置之稳妥、法术之精妙、运用之圆融,如果没有高深传承绝对做不来这种事。

而且行住大师败亡前的斗法根本没超过一炷香的功夫,行凶者的修为法力必定是彻底压过行住大师。如此种种再加上有心算计,行住大师就算不轻敌松懈,恐怕也难逃魔爪。

“真人是想说,让本宫提防罗霄宗之人?”玉鸿公主说道。

澈闻真人连忙躬身拜道:“贫道不敢!只是眼下时局,以罗霄宗门人身份出现在殿下身边,难免让人猜疑。如果真是罗霄宗门人,又何须贫道多嘴?”

“我总算明白为何逸弦前辈不肯随我一同离开金舫飞舟了,原来是担心旁人得见,多嘴疑心。”玉鸿公主说道。

“逸、逸弦?‘清雅正音’逸弦君?”澈闻真人吓得嘴都说不利索话了。

作为太玄宫中负责整理方真道各派掌故旧闻之人,澈闻真人对罗霄宗有数的高人都整编过具体记录。其中这位人称“清雅正音”的逸弦君,乃是与崇明君同辈的女修高人。

远在崇明君那一辈还未接掌宗门事务前,逸弦君便已琴剑双绝闻名方真道。昔年北境有一魔头,修成出关,试图拔峰悬空,让巨峰殒落之威震动大地山川,彰显魔威。恰逢逸弦君参悟北境风光以入琴谱剑术,被魔头施法惊扰,于是鸣琴御剑力战魔头。

据事后赶来支援的方真同道所述,当时战圈之中,琴声似惊涛怒潮、浩浪不止,剑光如暴雨倾盆、飞霜万千。魔头拔峰过半,就被逸弦君琴剑之威死死压制,最后峰头崩毁百丈,山石顺势掩埋力竭气绝的魔头。

逸弦君当年修为已远超同侪,但平生只好琴剑,无心俗务、清隐为先,除了收过几名弟子外,也未担任宗门职司,只领了个护法虚衔,平日里或是赏玩山水风光、抚琴自乐,或是闭关悟道、完善剑术。所以除了少数同辈高人知晓她,倒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罗霄宗有这么一位女修高人,修为法力甚至一度力压崇明君。

自中境妖祸后,罗霄宗门人弟子散落,尤其是玉皇顶一役之惨烈,让澈闻真人以为逸弦君也殒身于此,今日听公主殿下一说,澈闻真人自然惊疑不止。

“如果……如果真是逸弦君,那公主殿下安危自当无恙……”澈闻真人有点不敢相信,但转念一想,以逸弦君处世之风,断无可能行此祸乱之事,反倒有可能是来斩杀邪魔败类。

别看“清雅正音”好似褒奖琴艺之语,正音二字蕴含涤除邪祟之意,闲来四处游历玩赏的逸弦君,所过之处宵小噤声,可不是开玩笑的。

罗霄宗散落在外的门人弟子不少,不必听到沥锋会的消息才前来投奔,太玄宫中就有几位罗霄宗正传弟子,只是那副谄媚作态,估计也是一些修行不成气候之辈,断不会轻易引来逸弦君这等高人。

说不定逸弦君此来,藏身公主殿下身旁,就是为了防备这样的行凶之人。青丘山与拙空寺接连被破,玄天六合阵面临瓦解威胁,对方欲针对者必定是朝廷。当今皇后就是修行高人,保护皇上与自保应是无虞;太子乃国本,这些年围绕在太子身边的方真修士只多不少。

倒是玉鸿公主,虽然也有意风亭这样的高人辅佐指点,可在眼下时局还是略逊一筹,这点在杏坛会上已见端倪,除非有霍天成那般高手随身保护。

如此一来,也难怪逸弦君一出现,玉鸿公主便以重礼相待,从宫中传出的消息来看,玉鸿公主甚至将逸弦君视作师长,向其求教修行之道。

既然这样,在玉鸿公主面前说要提防罗霄宗,难免惹得公主殿下不快。

“青丘山、拙空寺接连被破,剩下两处城外阵枢,铁牢观与风波驿都已加派太玄宫修士驻守了吗?”玉鸿公主问道。

澈闻真人擦了擦汗,答道:“自从青丘山被破,便已加派人手,如今又增调一批。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来者针对朝廷,甚至可以说就针对帝室而来。”玉鸿公主端庄站立,说道:“本宫此番前来,便是特地以身为饵,看看有何妖邪试图作祟。”

澈闻真人摇头道:“行凶之人恐怕不会去而复返。他欲为之举乃是颠覆朝廷的谋逆大恶,以贫道看来,非一击必胜,其人绝不会动手。”

“真人,你觉得此番变乱,与青衡道杏坛会之变有关联吗?”玉鸿公主忽然问道。

“这……”澈闻真人一时不敢妄下定论。

“西境有变,朝廷派遣大军调往平定,现今东境除了驻守边关防备妖邪犯境的守备兵马,几乎已无精锐之师,万一出现什么大乱,朝廷岂非没了可用之兵?”玉鸿公主惊觉此间牵连,恐怕是一个巨大阴谋。

澈闻真人前思后想,说道:“霍道师先前回返路上已先行离开蹑云飞槎,前往边关驻守,留意妖邪动向。如今江都乱象难定,不如请霍道师回来坐镇?”

“难道没有他,本宫就干不成事了吗?”玉鸿公主忽然发怒斥道。

澈闻真人连忙劝道:“殿下,私怨事小,安定事大。还请即刻向陛下进言,让霍道师回江都坐镇。唯有如此方能阻遏妖邪作祟。”

玉鸿公主深感无力,如今自己身边都已经有逸弦君这样的高人扶持,怎么旁人一出事,总是先想到霍天成那人?他到底又怎样的力量,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承认?为何自己总是屈居于母后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