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近乡情更怯(1 / 2)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我们且不说宋之问人品如何——朱熹尚因“私故人财”“纳其尼女”而“深省昨非,细寻今是”,人非完人,也要分开来看,毕竟,此时宋之问并无害人之心,唯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记得雨塞晚对他说过:“少时带你居无定所,自有记忆始,方始定居,一旦及冠,终于无家,故而说来唯有你出生之地才算得上是你的家乡。”

家乡吗?

雨漳忽然有了怯懦——这怯懦来得毫无理由,凭空自内心发出,不受控制,仿佛与各方分离。

只是,进入不祥之地难道不会影响时间吗?

傅欲雪解释道:“这你有所不知,其实只要是不祥被封印,不祥之地的时间流速与外界几乎一致,具体相差多少我们是不知道,也有人探查过,不过,那是国家的人,好像是国安部第十九局,也就是你爷爷曾经领导过的那个部门。”

听了这样解释,雨漳终于压下心中怯懦,问道:“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一并说了吧。”

傅欲雪道:“你要知道,我们对那边了解并不对,一次也只能送进去一部分人,而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大了,花费一百年时间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论。于是,我们想到了你。一会儿我们会给你一份注意事项,一定要认真看一下。当然,这一次不是你一个人进去,还有许多人和你一起进入,至于他们是什么身份,你没必要了解。好了,废话说了这么多,有用的话也说了不少,也该是你们离开的时候了。”

雨漳问道:“怎么,他们不和我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