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佛塔上看地图,找到所谓路线,自佛塔下来后,却又是陷入迷茫。
城市边缘,不是紧挨洞壁,就是房屋连在一起,不见缝隙,从中间穿行的方案是行不通。
所以,只能靠自己去找了吗?
我说道:“我们可以以鹰嘴为上,则鹰尾为下,面上背下,可以确认路线。”
老王苦笑:“说着轻巧,其实是很困难的。”
我:“不管怎样,走走看吧……”
我们走到鹰脖这里,而后左拐,却发现眼前是相同的街道——其房屋样式、结构等等都是完全相同。
老王:“之前我也是没有多走,否则恐怕就被深陷其中了。”
我问老王:“你记得是哪一条路吗?”
老王摇头:“记不得了。本来地图上路线就密集,还都一样,哪有那么容易记住?”
我点头:“我还略微记得些。是第三条路右拐,而后……而后……”
老王却打断我:“你有没有看出什么?”
我看着眼前的街道,不明白老王什么意思:“看出什么?”
老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豁然开朗。
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完全有机会走出这迷宫。
而后,又道:“雨漳,你怎么看?”
我:“我觉得你的看法很好,值得一试。而且,即便是一试,我们也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看法来,我们就需要走到最边上寻找,而如果确实是我们错了,我们也还可以原路返回,不至于迷路。
打定主意后,我们便向着最边缘走去。
我叹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找到出路……”
老王安慰我:“可以的。”
但我知道,他心中也没底。
不多久,来到最边缘处,忍着饥饿认真地在周围搜寻,可是一无所获。
老王拍拍我的肩膀:“吃点东西吧。虽然二界的时间不同步,但你也至少有几个小时没吃饭了。”
我没有告诉他我曾经回去过格尔,所以他并不知道……好吧,他说对了,我确实好几个小时没吃饭了。
我们各自吃了几个压缩饼干充饥,而后,喝了些水,继续寻找。
但是,却并没有如愿找到离开这里的路径。
是我们猜错了吗?还是我们的搜寻不够细致?
我不知道。
老王皱着眉头,仿佛这世间就没有一件事能让他把额头舒展:“我想,我们的猜测是没有错的,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他回顾我们来时的路,我也回顾。
忽然发现一点问题:“老王,你看。”
我指着不远处街道边上的一座类佛塔建筑:“那样建筑一般都是在街道旁边,可是,这里并没有街道,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筑呢?恐怕……”
恐怕什么已经不需要说出来,我们把目光投向这远远看来并不显得突兀的佛塔。
老王:“我们进去看看!”
我点头,跟在他身后,而后,又上前和他一起推开佛塔的大门。
果然不出所料,这座佛塔的第一层是通的,并且在对面还有一扇门。
我和老王对视一眼,看出了他眼中的欣喜。
而后,我们通过那扇门来到另一边。
这一边和另一边是一样的结构,一样的建筑,一样的街道。
只是,那边洞壁上有几个发光的点。
老王脱口而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我笑了:“这样简单的谜题,又能难住何人呢?”
老王脸色却依然严肃:“简单吗?那么,你能告诉我这到底能给我们什么提示吗?”
我愣怔,忽然发现虽然可能猜对了诗句,却并不解其意思。
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难道要像是“或云:冠者五六,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六七四十二人也。四十二就三十,合为七十二人也,孔门升堂者七十二人也。”这样解释吗?
恐怕不是的。
否则,七八五十六,二三得六,合为六十二,可是,眼前根本没有六十二条街道!
老王:“我想,这次答案可能是落在‘外’和‘前’这两个字上面……”
我问:“那该怎么解释?”
老王向前走去:“走走看吧,应该会有结果……”
我跟上他,向着七八个和两三点走去。
老王抬头看着,似乎在数那些光点的数量。
看他模样,我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一定要指街道呢?指天上的光点不是更好吗?
我们只要行走一段距离,不知为何,天上就会消失一个光点,直到消失了五十六个光点后,老王停住了。
眼前还有六个光点。
老王:“这就是‘外’和‘前’的含义。”
转身,正在一条街道前方。
我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奇思妙想。
而后,我们来到了这条街道。
果然,在这条街道上,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一条下坡路,而且不断有建筑突出来挡路,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大致看上去这些建筑和通向旁边的街道都是一样的。
我看向老王,老王却皱着眉,显然是没弄明白到底这里面有什么玄奥。
如果这里面依然隐藏着诗句的话,会是什么呢?
老王舔舔嘴唇:“
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作:过)一山拦。”
然而,这次我却有些怀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