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奈苦笑道:“那我该怎么办呢难道给她重新整容,恢复以前的样子”
苏韬想了想,跟张振道:“你听说过一种心理疾病吗整容依赖症。”
张振瞪大眼睛,颔首道:“我知道,有些女人多次整形之后容易上瘾。”
张振之前接触过一个刑事案件,一个女人杀害整容医生。
这个女人多次整形,以至于得了精神疾病。后来女人找到整容医生,想要继续整容,医生不愿意再给她整容,因此女人情绪失控之下,失手杀害了整容医生。
后来女人的家人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得了一种叫做整容依赖症的精神疾病,因此没有被追究责任,而是被送入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苏韬苦笑道:“不仅女人,男人也是如此。著名的歌手迈克杰克逊对自己的鼻子不满意,多次动刀,以至于成瘾。首次整形之前难免比较害怕,如果手术效果较好,不仅不再害怕,心理上也将感觉十分过瘾,欲罢不能,希望通过多次整形将自己变得更漂亮。”
张振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柴晓静现在患上了整容依赖症”
苏韬摇头道:“她的情况恰恰相反,患上的是躯体变形障碍症。很多人对整形美容术存有过分依赖的心理,希望借手术刀来让自己完美,而有的更造成了心理失衡,对整形后的部位无论怎样都不满意,反反复复地要求医生为其整形。但柴晓静对容貌存在拒绝,她发现自己现在的容貌,不是以前的样子,所以拒绝自己的驱壳。连自己都拒绝的人,如何能接受别人呢”
躯体变形障碍症简称bdd,还有其他称呼,比如丑陋恐惧症、体像障碍、身体变形障碍、身体畸形性疾患、幻丑症等。
大多数人每天只会用少数时间来估计到自己的外表,但是bdd患者则会花费大量时间为自己看起来如何而焦虑不已。有些人说他们带有对自己外表的强迫特征,并难以自制的反复思虑并焦虑不已。
bdd患者感到别人在凝视自己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到自己的缺陷,取笑它,或在背后讥笑自己,为此而痛苦不堪,实际上,或许别人根本就没在意过。许多患者感到羞耻,并认为自己收到了别人的排斥。
张振觉得苏韬的分析有点匪夷所思,他仔细想象和柴晓静生活的一些细节,的确如同苏韬所说,柴晓静经常会对着镜子默默发呆,甚至自己还曾经看她偷偷抹泪。
张振叹气道:“现在该怎么办呢”
苏韬洒然一笑,安慰道:“有病就得治疗。既然能找到病因,那就有治疗的办法。”
张振眼睛一亮,道:“唉,我之前压力挺大的。我其实都怀疑自己有什么变形障碍症,觉得很自卑,没想到竟然不是我。”
张振长得五大三粗,一副凶狠的模样,据说眼睛瞪一下,能吓得警队的猎犬夹着尾巴逃窜,所以张振在面对柴晓静的时候,始终是很自卑的,即使柴晓静受过重伤,面容做过修复,但她依然是个美人。
苏韬暗自好笑,张振和柴晓静这对夫妻还真够有意思的,虽说发生了这么多波折,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很真挚。
柴晓静补完了妆,重新回到餐桌,苏韬注意到细节,她将化妆镜放在手边,不时地会选择看一下自己的样貌,这是典型的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症状。
苏韬对治疗柴晓静已经有了考虑,用“移情易性疗法”比较合适
第2133章 人设崩就崩吧
移情易性疗法属于中医治疗心理疾病的“情志疗法”一种
方法出自于黄帝内经,基于脏象气血理论,是古代中医学中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学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从而演化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
至于其中的移情易性疗法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之思想焦点离开病所转移到别处。
排遣情思、易改心志,通过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周围的环境,使他减少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
比如看书、听音乐、写毛笔字、绘画、种花、垂钓等方式,陶冶其情操、精心、调神;或者外出旅行欣赏山水风景,都是移情易性疗法的手段。
让柴晓静接受治疗,必须要让她知道自己的状况,然后找到巧妙的方法,将她的关注点进行转移。
苏韬叹了口气,表情严肃地对柴晓静道:“我现在能收掉你的镜子吗”
柴晓静意外地望着苏韬,鼻尖开始冒汗,感觉苏韬是不是发现自己脸上有个部位有疤痕,特别丑
她目光再度落在镜子上,努力寻找,究竟哪里出现了问题。
苏韬暗叹了口气,道:“晓静,你知道吗其实你生病了。”
柴晓静放下镜子,意外地望着苏韬,努力辩解道:“我真的挺好,不仅吃得下,而且睡得很好。”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张振,只见丈夫无奈苦笑摇头,暗忖张振莫非将夫妻间的私密告诉了苏韬
苏韬对柴晓静的心态掌握得很到位,她的反应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你先别着急,张振找到我,也是出于对你的担心。你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很严重,我有办法可以治好。”
如果换做其他的大夫,柴晓静或者会迟疑,但面前的是苏韬,他曾经将自己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柴晓静轻轻地叹了口气,“我知道自己出现问题,因此一直很迷茫。我咨询过心理医生,也做过全身性检查,但没有人给我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不敢告诉张振,因为害怕给他增加压力,更担心他会离开我。”
张振鼻子发酸,声音沙哑地说道:“傻瓜,我怎么会呢我跟你说过无数次,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该共同分担。”
柴晓静摇头苦笑道:“你对我越好,我越是有负罪感。”
苏韬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在给你具体的治疗方案之前,能不能听我讲几个故事”
柴晓静用纸巾擦干泪水,“请说”
苏韬缓缓道:“张坤,男,十九岁,高而且瘦,一直以来受到同学无情的嘲讽,因为自14岁以来,他生长迅速,远比其他同学要高得多。他一直以来都很瘦,他过高的体重让他看起来有些瘦骨伶仃。16岁的时候,他患上了抑郁症,和父母与弟弟在家,没有几个朋友,每周只有一个晚上可以外出打篮球。训练时他的教练一直为他不肯脱下马甲而与他争吵。当他在网上看到一则健身广告,并且购买了家庭健身器材,并且为增强肌肉而制定了一系列的高蛋白食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足不出户,努力锻炼,进行食物补充并变得食量大增。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肌肉增强的效果,在镜子中反而看起来有些瘦弱不堪。这种感觉让他对身体产生了持续的强迫性思维,在镜子前耗费着大量的时间以检查自己的肌肉变化。”
“李玲,女,二十三岁,对面部持续存有焦虑,每天都要盯着自己的鼻子和脸几个小时并认为上面有小点点。她花大量的时间费心巴力的化妆以掩盖其实微不足道的痤疮,不断地在镜子中审视自己的皮肤和鼻子,并在上面又挖又抠以去除所有的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