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摇了摇头,开口道:“孤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
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墙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不题。
正好,纣王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来参谒纣王,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
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
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三四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旛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旛”。
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分付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
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
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其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娘娘分付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再说纣王回宫后,茶不思饭不想,天天就想着女娲了,费仲、尤浑二人见纣王如此,便进言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思不得?这有何难?陛下明日传一旨,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忧天下绝色不入王选乎?”
纣王瞬间就开心了,这才想起来自己还能这么玩儿:“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发旨,卿且暂回。”
一宵经过,次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纣王便问当驾官:“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克后宫役使。”
天子传旨未毕,只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水旱频仍,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
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朱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
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囿,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
况今北海兵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纣王有点儿不开心:就你商容逼事儿多。
但纣王也不得不听从商容的意见,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天子退朝至便殿,宣费仲、尤浑二人,问曰:“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美女,朕欲颁旨,文被商容谏止。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早召入,当面颁行,俟四人回国,以便拣选进献,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若何?”
费仲俯伏奏曰:“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旨,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知,天下景仰。
今一旦复行,是陛下不足取信于臣民矣,切为不可。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
纣王听言,不觉大悦:“卿言极善。”
于是纣王就找了苏护进殿,开始了一波如下对话。
纣王:孤想娶你女儿,你看怎么着?
苏护:不行。
纣王:真的,孤只要你女儿一个。
苏护:你都有后宫佳丽三千人,还要个啥?
纣王:你懂个屁。
苏护:当年夏桀怎么亡的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么?
纣王:不存在的,老子功盖三皇五帝,天下无敌。
苏护:呵呵。
苏护回去后,写了反诗一首,然后就赶紧跑回去了。
纣王一看,大怒,立马讨伐苏护。
于是苏护与纣王大战数场,最终打不过,只能妥协,嫁女苏妲己。
苏妲己在半路驿站被千年狐狸精瞧上了,便附身其上,成了苏妲己。
封神之战,就在此时。
s:有点儿羞愧,毕竟我就是把封神演义用自己的话翻译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