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他当时的状态,苏皓然也不知道到底能说对还是错。
是的,即便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苏皓然也不能,给他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人无论是在完成他计划的日子里,还是在他妥协、放纵的日子里的状态,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或者说,他只知道,他放纵的那个状态,是错误的。
不,就是他放纵的状态,他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他能够发现,他现在的那些厌倦,那些驱使着他再次开始的,那些堆砌在他心中,对于现在的境况也好,对于未来的情况也好,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的厌倦也好,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他经历了那一段放纵的岁月。
他如果没有经历那段岁月,他现在心头的厌倦,也不会那么的强烈,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存在,必然有它自己的意义。
苏皓然现在很相信这句话,但是他也不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候,他到底能不能完成,不,应该说能是必然能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够提前的。
他的下一个计划,也是能够提前完成的。
苏皓然这一点儿,心中是十分确信的。只是最后会有多少的差距罢了。
在过往的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苏皓然现在想来,无疑有很多的,与他以往的岁月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相同,却又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就是他最后都是以失败结尾,看起来,好像都是三分钟的热度,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像是他前半生二十多年的浓缩一样。
他的失败,他的堕落,他的尝试,他的努力,他的放纵,他的欣喜与苦闷,都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浓缩在了一起。
他的每一天,都感觉是那么的短暂而又漫长,这就像是他对于他前半生二十多年的感觉一样。
而他每天心中承受的痛苦,都是那样的浓郁,也真的就仿佛是,把前二十年的痛苦,都凝聚在了一起一样。
所以,这样看来,一切好像真去苏皓然说的那样,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
但是,苏皓然现在这个时候想来,真的就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么?
不是的,他现在可以清楚的这样告诉他自己,先不说他现在整个人的思维,相比以前,都是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他自己自夸,而是事实,人的思维,本来就是随时在改变的。
就像是那句哲学名言说的一样,人永远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之中,苏皓然也知道,他不会永远的一成不变。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因为那些真的不是最关键的,让苏皓然觉得有所变化的证据。
他觉得有所变化的是,他过往二十多年的岁月之中,有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没有计划,或者说有了计划,也没有真心的,迫切的想要改变的心思。
前二十年的岁月之中,他更多的只是觉得,突然在一瞬间,一刹那之间的,想要改变点什么的心思。
那时候,陪伴在他的身边的人太多了,他很快就会将那样的心思,都直接抛到脑后,而现在这个时候不一样,他已经只身一人了,身处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可以说与世隔绝的地方,他已经没有人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