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情反应在雪腮上,一会是轻轻浅笑;一会是萧瑟寂落,一会是浅嗔薄怒。珠帘外,郑王妃悄悄地看着,小儿女的心思她也是明白的,她心中思忖:“盈儿自从从那小子处回来清减了许多,这么下去怎么行!哎,我去找王爷去……”
越靠近中秋,节日的气氛越浓,或许是怕贾环在这种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感到悲凉,三春、黛玉来的就勤快了些,留驻的时间也长,和贾环谈论些家常。
但闺中女儿,所见所闻稀少,主要说的还是荣国府的事情,鸡皮蒜毛,比如宝玉自感考的不错,贾母欢喜,令王熙凤大置节货,准备热热闹闹的过个节之类的。而惜春怕贾环听着难过,不免又说了通那是宝玉自以为之类的牙尖嘴利的话。
考试的事情,实在是雾里看花的事情,贾环虽然心焦,但却不会盲目做出推论,听了宝玉的话,却感觉这人实在是屎不出来屁出来,没点沉稳气,只怕难成大器。
而晴雯、如意、韩山、焦大等也感觉出了三春的用意,他们几个都张扬着大办节货,一时间花灯、五牲、香烛都置办了进来,没到十五,报社已经张灯结彩、红灯濛濛,一团节日的喜气。
而在十三日,郑行也从泉州赶了过来,同时给贾环拉了一车南方的土特产,这下让节日的物品更加丰盛起来,可是这一切哪里能够减轻贾环心里隐藏的身处异世的独孤!
……
八月十四,放榜日。
贾环一大早便起来了,简单的洗刷一下,吃了些早点,贾环便和焦大一起乘了马车,去了贡院。富家子弟或许派个识字的仆人盯榜,但贾环身边却没有这样的人。
而在贾环去后,晴雯便开始准备炮竹、打赏钱。打上钱主要是一些碎银子和铜钱,按习俗这放榜后,如果榜上有名,学监的衙役们会来敲锣打鼓的来报喜,并讨些喜钱。
对于这种鱼跃成龙的喜事,高中着自然不会吝啬几个小钱,实际上即使是最为贫困的学子此时也会大掏腰包,即使没有也会有锦上添花着代掏。同时名次越高,掏的太多越多,所以这掏喜钱已经成为学监衙役老区外快的一条门路。
当然既然是来钱的门路,学监的衙役们也就有了分配,官职大的跑名次高的,几个人去,跑几个,其实暗地里都有安排。
而对于一朝中榜天下知这种喜事,乡里邻里的儿也会跑里贺喜,这也是要撒两个喜钱的,所以晴雯和如意将这些散碎银子放在了一个小木箱里,并抬到了门口。
当然荣国府内也是这样准备的,不过是贾母吩咐赖大为宝玉准备的,那箱子也是两人抬的大箱子,里面满满的收拾铜钱,而且上面还系了花红。
而铭烟更是一大早就被打发去了贡院,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邢夫人,李纨、贾兰等在贾母的三间小厅里候着。
即使宁国府的尤氏、秦可卿也来了,毕竟如果高中乃是光耀门庭之事,这时是要在第一时间道喜的。
即使是贾政一项勤于政事,也在昨天向公里请了假,毕竟今年这秋闺之试,荣国府去了三人,而且非子即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