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的疑问向实验室主任提出了之后,得到的答复是,这不是他们操心的事,这些3d打印出来发动机不久就将送去进行实地测试。实验室的任务,就是证明零部件的材料性能、加工和安装精度,都高于历史原型机上的对应零部件,既然发动机本身的设计已经被证明是没有问题,那实验室所关心的就只是3d打印的制造工艺对打印出来的各个零部件性能的影响。反正实验室就相当一高精度的加工作坊,又不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种高素质技术人员加高技设备和高纯度原料,精益求精做出来的东西,只要设计没问题,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除非在安装过程中有人犯低级错误——这种可能性极小,每个零件装配过程都是有3d实时记录的。至于发动机的具体性能测试,在这条潜艇上当然是没办法做的,公司会另有部门负责。
刘德也没有再多问,估计问了也不会告诉自己,这些发动机拿去哪里测试了。甚至连潜艇现在所在的位置,也是对船员们保密的。一开始大家还担心在潜艇上呆久会产生幽闭恐怖症之类的心理问题,但这条船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光学设计,让舱室和过道壁上的反光能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造成其颜色甚至形状都在改变的视觉和空间效应,让船员的大脑每天都有新鲜感,心理上不会产生抑郁。
出乎刘德的预料,几台发动机被送走才没几天,就有数据反馈回来了。反馈内容里包括了非常详细的问题和建议处理措施。这简直是匪夷所思,航空发动机性能测试,可是有一套严格程序的,这么短的时间里,都不够把程序走完。但是,实验室居然没人提出质疑,而是迅速按反馈的建议对控制软件和3d打印系统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刘德眉头都快拧成了麻花,辛娅就告诉他,他担心的所有问题,以前大家都怀疑过,但每次到最后都证明了,反馈回来的意见简直就和神谕一样准确无误。甚至有一次,他们打印了一门钛合金火炮,反馈的意见居然让他们更改了炮管打印工艺以延长射击寿命,大家都表示了严重怀疑,结果公司就真组装了一门炮,一口气打到爆管,把录像播放给所有人看——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置疑这些“神谕”了。在刘德上船之前,她和俄国同伴们已经参加加工过数千种各式各样的材料和零件,目睹了公司有太多超时代的技术奇迹,现在习以为常了。
“亲爱的,如果有一天,实验室要打印一枚核弹出来,我也不会感到惊奇。”
辛娅的话,再次动摇了刘德的三观,让他更加怀疑自己现在的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幻觉。他甚至怀疑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骇客帝国那样的控制系统里,周围的一切,都是邪恶的计算机制造出来的幻觉世界。这条不可思议的潜水艇,超出时代的3d打印实验室,还有每天晚上睡在身边的俄国美女,全都是一场可怕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