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苦笑道:“我的姑奶奶,你至于这么大的仇么那菩提树虽然珍贵,但是终究是人家的东西,人家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呗。你跟着叫什么劲啊”
“我这可不是较劲,你知道一株百年老树长起来有多难么这么珍贵的树,应该好好保护起来,而不是放在这冻死”邵敏道。
赵刚道:“我当然知道难,可是我知道,一般移栽这种树都要砍掉树枝、树叶,降低它们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流失等等如果这是今年运过来的,能长这么大的华盖么若是完整运输,那价格可就贵了。这么偏僻的寺院,谁会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大劲,运来这么完整的一株菩提树”
赵刚这一说,邵敏愣住了,刚刚只顾着心疼老树了,现在一想,似乎道理真是这个道理。
薛宗道:“院子里的菩提树,根系似乎很发达,不像是临时载种的。土壤也不像是最近翻过的”
此话一出,邵敏愣住了,刚刚她太激动了,现在仔细想想,那菩提树怎么看都不像是新移栽过来的,完全和这寺院融为一体,仿佛自然长成的再想想方正说过的话,邵敏仰头看着偌大的菩提树华盖,有点迷茫了。难道这世界上真有不怕冷的菩提树可是这可能么
“邵敏,我觉得吧,你的性子太急了。遇到事,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慢慢聊么,弄明白了再说。再说了,你发火有啥用,毕竟那是人家的东西。该说的,该做的做了,人家喜欢听,咱们帮衬着。人家不听,还能咋还能抢么在外面不比家里,人家不见得听咱们的。”赵刚大大咧咧的靠在墙边上,道。他是那种看起来很粗枝大叶,但是心很细的人。
听到赵刚的话,薛宗也跟着点头道:“的确,之前是我们欠考虑了。”
邵敏的脾气则有些炸,眼看着两人都转移火力说自己,心中委屈,倔脾气上来了,道:“说那么多,还不是你们猜的别的我不知道,如果这寺院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有土豪给他们送来菩提树,那至少也应该有点人气吧今天可是中秋节,别的寺院都是人满为患,这寺院却连只老鼠都没有这又怎么解释要我看,还是这寺院本身有问题,否则不可能一点香火都没有。我记得,去年去大明寺过中秋,当时好多香客给寺院送月饼,那才是大寺院的风采。你们再看看这一指寺,那光头连月饼都吃不上还要自己做这从侧面,难道不能看出点什么吗”
此话一出,薛宗和赵刚都有点无言以对,他们其实也在纳闷,这大过节的,这寺院咋就没人呢
带着一肚子疑惑,三人下山去了,不过越走越觉得邵敏说的有道理。刚刚上山的时候时间还早,没人,还能理解。可是下山的时候都快中午了,也没见到有人上山,这就说明问题了。难道这寺院真的有问题,没人去么
就在几个人疑惑的时候,看到山下路口坐着一个人,他面前还站着一个人。
“村长,你在这干啥呢”宋二狗不解的看着坐在台阶上的王佑贵问道。
王佑贵笑道:“没事,过节了,给方正住持送点月饼去。刚刚谭老爷子给我打电话,他也要去,我等会他,做个伴。你这是干啥去啊”
宋二狗顿时乐了:“这可巧了,我也是送月饼去。村长,你送的啥月饼,给我瞧瞧呗。”说完,宋二狗就凑了过来。
王佑贵道:“瞧啥瞧,就是普通月饼,我那点工资,还能送出花样来咋的”
宋二狗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盒精装月饼,看那外观就不差宋二狗嘿嘿笑道:“村长,你这月饼不便宜吧。”
第630章 再上山
“还行一百多块一盒。”王佑贵说到这,连上挂着得意。一百多块一盒四个月饼,这绝对是奢侈月饼了,至少他自己是舍不得吃的。然后问宋二狗道:“你这啥月饼”
宋二狗嘿嘿一笑道:“我这可是花了大价钱,买的最好的月饼,家鸡蛋,进口原材料,请的师父,手工做的月饼就这一盒三百多块呢”
听到这话,邵敏、赵刚、薛宗三人愕然,竟然有人去给山上那个和尚送月饼真的假的
邵敏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没这么巧吧,不会是听到我们的抱怨,找人来演戏给我们看的吧这和尚,太要面子了吧”
薛宗也皱起了眉头,邵敏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年轻人,还是很重面子的。
赵刚没急着下结论,而是道:“再看看”
邵敏和薛宗也不急,干脆再看看好了。邵敏冷笑道:“我倒要看看,这戏他们怎么演人家大明寺几十上百的信徒送月饼,他这弄两个人,算凑数么哼哼”
赵刚和薛宗没吭声。
“嘿,你小子行啊,一出手就这么阔气,看来最近没少赚钱吧。”王佑贵笑道。
宋二狗苦笑道:“别逗我了,这也就是送方正住持,要是我自己,可舍不得吃这么贵的。”
王佑贵点点头道:“咱们村子去年啥样,大家心里有数。十里八村的,没几个像咱们这么穷的。但是今年呢借了方正的光,咱们村算是彻底的脱贫,甚至发家致富了。寒竹带来旅游和农家乐,竹雕带来了大批的订单,一家家忙的直转转,大钱小钱没少搂。现在可以这么说,十里八村之内,咱们村第一谢谢也是应该的。”
宋二狗点头道:“是啊,我原来还是臭流氓呢,现在不也模范先进了么。这恩啊,还不完。”
“演的还挺想那么一回事的。”邵敏心中嘀咕着。
就在这时,又有人来了,是孙前程带着萌萌来了,萌萌手里捧着一个月饼,吃的小脸和衣襟上都是月饼碎屑,婴儿肥的小脸红扑扑的,两个小辫子落下去,显得格外可爱。孙前程手里也拎了一大包月饼。重点是孙前程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
宋二狗见此眉毛一挑,惊喜的道:“哎呀这不是大嫂么这是过节回来看孩子来了”
女子点头道:“是啊,回来看看萌萌。听前程说家里变化大,如何如何好,生意如何如何好的,我也回来看看。”
“哈哈,看完了,感觉咋样”宋二狗笑道。
“还能咋样好呗”女子说到这,笑的格外开心,继续道:“说实话,没回来之前,我一直以为前程在吹牛呢,真没想到,咱们村子现在这么好,这竹雕,这农家乐,生意这么火。真好”
女子没上过什么学,说话嗓门也不小,一个劲的说好。
宋二狗哈哈大笑道:“早就跟你说了,咱们村子不一样了对了,嫂子,过完节还回南边上班么”
“上啥呀工厂里跟个陀螺似的,累死累活才赚两三千块,在家随便就赚了。”女子白了宋二狗一眼。
宋二狗激动的道:“这意思是,留下了”
“留下了不走了以后在家陪孩子,陪老孙”女子爽朗的应道。
王佑贵、宋二狗、孙前程都笑了。向孙前程家这样夫妻分两地的家庭非常多,很多人家都是农忙的时候一家人在家,农闲了,一个人去外面工厂里打工,赚钱养家。有的甚至是一家子出去打工再加上,孩子出去之后,宁愿在外面天天加班,日日夜班熬着,也不愿意回农村受苦种地。一时间,村子里的人是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壮年,更是少之又少。弄得村子都荒凉了
但是随着寒竹和竹雕带来的效益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男人、女人、孩子纷纷返乡,再加上其他村子过来的学徒,一时间,一指村再次热闹了起来。
而这种感触最深的,自然是村长王佑贵他一辈子的冤枉就是带着村子走向小康,结果越带人越少,他都快绝望的时候,峰回路转,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