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却是引起了墨云卿的几分关注,未等对方继续说下去,她已然接口道:“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字,昌!”
段修寒不禁挑高了眉头。
对方继续道:“很多人曾经都非常不解,当初年仅十五岁的柳逢笙,从遥远的家乡赶赴帝都考取功名时,为何能仅凭一张写有昌字的试卷,便能得到隆耀帝的赏识。这个昌字,包含了太多含义,凡夫俗子或许会觉得这是柳逢笙在故意搞噱头,但隆月帝却从柳逢笙所写的这个昌字里面,看出了很多学问。如今想来,隆月帝不愧是我天龙王朝的一代明君,如果六十年前,他没能抵制群臣反对,执意将柳逢笙钦点为当朝状元郎,今时今日,我天龙王朝便不会有如此宏大的地域版图。”
墨云卿所说的这番话的确是极有道理的。
正因为隆月皇帝将名不见经传的柳逢笙带上了朝堂,他才有机会亲自教导未来的两任皇帝。
其中一位是太祖明顺帝,另外一位,便是已经过世十余年的耀德皇帝。
这两任皇帝在柳逢笙的亲自教导下,从很小的时候便被培养出极大的野心。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可估量的野心,才在政治领域上创造了后人无法比拟的功绩。
耀德帝还在位的时候,曾经想过要将当时的太子顾承珞交给柳逢笙教导。
无奈年纪越来越大的柳逢笙已经淡薄了名利是非,在太子还年幼时便隐居乡野,退居朝廷,从此消失无踪,再无音讯。
也正是因为如此,柳逢笙的大名,才能一直在文人雅士之中流传。
很小的时候,墨云卿就喜欢柳逢笙的字。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张狂漂亮,还因为她可以从他的字迹中感受到一种神奇的力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