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小赵同志,江南省、浙东省和我们松江市可是合称江浙松的,基本就是一家人。以后你跑松江,可要勤快一些。不光是机工委这边,市政府这边一些涉及到工业项目的会议,你有可能的话,也尽量来一下”
看着黄市长期待的眼神,赵国阳只能点头道:“黄市长你放心,只要松江市这边有需要,我一定赶过来。”
听到这儿,黄志刚总算暂时满意了。
旁边坐着的方主任和李老,见松江市这边总算没能挖走赵国阳,就是暗暗松了口气。
李克俭咳嗽一声,煞有介事的对方学森说道:“方主任,既然小赵经常要来松江市这边,往来坐车什么的挺不方便吧。”
“我看不如给他挂一个国家机工委特别研究员的职务,这样他无论是赶火车,还是赶汽车,都能少耽搁一会儿不是”
说完之后,李克俭又面向赵国阳,和他解释道:“小赵,你先别急着推辞。这个特别研究员,对你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要求,就是给你的一个身份认证。”
“当国务院、机工委召开一些重要会议的时候,咱们会通知你,让你列席。其余时间,你都是自由的,这样你总不会拒绝了吧”
方学森点头颔首道:“李老说的是。小赵你挂上这个特别研究员之后,可就相当于处级干部喽,坐火车、飞机会方便许多。”
“何况你还精通这么多种外语,以后机工委有团队出国考察的话,你这个特别研究员可是咱们的秘密武器呢。”
“呃”赵国阳被二位中央部委领导的这番话说的有些愣神,一时不知道怎么答复才好。
事实上,当年的赵国阳作为自己学科的带头人、中科院院士,享受的就是副部级待遇。
对于中央部委的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这些职称级别,赵国阳也算是知之甚详。
一般硕士刚刚毕业的时候,最初申请的职称级别,才是助理研究员。
在国内职称等级之中,副研究员已经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更是学术最顶尖的一群人。
研究员的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了大学教授的四个等级,其中中科院院士,在研究员的四个层级之中,就是第一级别的。
特别研究员,如果没有具体备注的话,至少是可以享受研究员待遇的。
也就是说,自己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字辈,竟然可以得到媲美大学教授的待遇,这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荣誉。
赵国阳在这边有些发愣的时候,他身边的赵思妍眼中的崇拜,已经如满溢的春水,不可抑制了。
这可是特别研究员的头衔啊,稀有程度甚至还在大熊猫之上,怎么这个赵国阳,却还是那么的淡定,一点没有狂喜如癫的征兆呢
赵思妍对赵国阳的崇拜也不难理解,事实上她的师兄莫晓天,苦苦求学了七年,都没能混到个副研究员的职称,这职称评定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对面坐着的汪自清,看到赵国阳沉默不语的样子,心里就有些暗暗着急。
在他看来,这个机会简直是太好了,这小子要是不珍惜的话,肯定要后悔一辈子。
汪自清刚准备出声提醒一下赵国阳,那边松江市黄市长又发话了:“方主任、李老这个主意好啊对咱们松江市也能适用呢”
“晓峰,你看如果政策允许的话,咱们松江机工委是不是也给小赵同志按个特别研究员的身份这样他往返江南、松江两地,就是师出有名了”
梁晓峰连连点头道:“黄市长,这个没问题国务院早就出台过文件了,地方上聘任特别研究员,是可以不受地域影响的。”
“小赵虽然是江南省的人,但是挂一个松江市特别研究员的名头,是完全可以的”
梁晓峰说完之后,还不忘挤兑一下汪自清:“汪主任,这一次,咱们松江市可是走在你们江南省前面喽,小赵在你们江南省,还没有这个待遇吧”
汪自清怕黄市长,可不会怕自己这个老“对手”,他白眼一翻道:“谁说的,我们江南省也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正准备付诸实施呢”
汪自清挽回颜面的话,让几个大佬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姬重轩就转头对赵国阳发问道:“小赵,你也别晾着我们了,给个痛快话啊你要是不同意,那咱们可就去你们厂,直接征召你了啊”
“不至于,不至于啊”
李克俭闻言,脸上就笑开了花,“老姬,你可别把人家小赵同志给吓着了。感情我们机工委成了土匪窝,就知道抢人”
两个老同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个中含义赵国阳怎么可能不知道。
说起来,被聘为特别研究员这事儿,对他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刚刚之所以迟疑,更多只是因为惊讶而已。
于是赵国阳抬起头,无比陈恳的看向几位大佬道:“几位领导如此抬举,国阳实在有些愧不敢当,只能以后尽力做事一途了希望能为国内工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
说这番话,赵国阳完全是发自肺腑。
前世国家工业的落后,让他和同辈的工业人吃够了亏,受够了苦,现在好不容易重活了一把,他当然不会让这段历史重演
赵国阳的这个旗帜鲜明的表态,让李克俭十分欣慰,尤其是他最后一句话,更是说在了李老的心坎上。
李老压下内心激动道:“好,太好了小赵啊,一周,一周之内,我就让人把特别研究员的聘书送到你们宏达机械厂去”
“那个,下面的时间,咱们还是先来探讨一下国内这几个汽车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小赵,你能不能在刚刚那些建议,再细化一下,比如说一汽该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听着李克俭迫不及待的话语,方学森和黄志刚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124章 大方向只有一个
从松江市机工委回到宾馆的时候,已经是临近晚上十点了。
在这一晚上的交流中,赵国阳才真正认识到了李克俭,这位国内机械工业的大牛有多厉害。
其知识面之广,丝毫不在自己之下,只不过,在对未来工业发展的畅想,李老缺少了自己的先知先觉和丰富经验而已。
但即使是这样,李老随口说出了一个知识点,都能将别人愣半天。
不要说赵思妍了,就是汪自清、梁晓峰这两位正厅级的机工委主任,也很难跟上李老思维的节奏。
场中唯一能和李老聊得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