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还担心三妹和王卫,可如果考的是这么简单的内容,那三妹和王卫轻而易举就能取得好成绩啊
肖晓将试卷看了一遍,然后提起笔刷刷刷就开始写,完全不假思索,写完一个答案马上就答下一个。
毕竟是恢复的第一届高考,大多数人之前根本就没想到高考还有恢复的一天,都没有怎么准备,匆匆复习了几天就上了考场。
虽然第一届的考题并不难,可对这么久不看书的考生来说,却是在攀高峰。
考场里其他人,有的皱眉思索,有的紧张的脸上都出了薄汗,还有些人无从下笔,抓耳挠腮。
可想而知肖晓这副埋头刷刷答题的模样在其他考生的比照下有多么醒目,引得监考老师频频向她看来。
肖晓恨快就答完了题,她以为答完了题就可以交卷出考场了,谁知被监考老师回复不能出去,一定要在教室呆到交卷的时间才可以。
肖晓只好坐到座位上,早上没睡饱,她把试卷一压,便枕着胳膊开始睡觉。
其他考生一看,有些人更紧张了,有的则面带鄙视的看了看肖晓,知道考上无望,这会儿就自暴自弃了
好不容易等到交卷,肖晓走出考场伸了个懒腰。
王卫也出来了,从后面揽住她的腰。肖晓闻到王卫的气息,直接往后靠到他身上。三妹这时候也出来了,一到肖晓面前就兴奋道:“二姐,我以为高考很难,没想到这么简单,所有的题我都会答唉。”
肖晓笑眯眯的点头:“是啊,比我预计的简单了很多。”
她又问王卫:“哥哥,觉得简单吗”
王卫嗯一声:“挺简单的。”
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人,闻言脸色都一言难尽。有的人自我怀疑,题真的很简单吗,为什么他觉得很难其他大多人则一脸看智障的表情看着他们:吹,再吹,牛都要被你们吹到天上去了。
蒋文雯从他们身边经过,也听到了这三人大言不惭的话,轻蔑的嗤笑一声:莫不是连题目都没看懂,所以才觉得简单
高考一连考了三天,考完后没过多久就开始报志愿。
这时候不像后来是成绩出了才开始选学校,而是凭着自己对成绩的估算,先报志愿,如果高估了自己的成绩造成落榜,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县里给参加高考的考生发了一本填报志愿的指南书。
肖晓打听了一下,最好的学校在京城,一所华大,一所清大,于是三人都报了京大,肖晓报的物理系,王卫则报了经济系,他似乎对挣钱很有兴趣。三妹报了外语翻译。
然后就是等成绩和通知书。
过了一个多月,成绩和通知书都下来了。
肖晓除了语文扣了一分,其他的全部都是满分。
总分七百分,王卫考了六百五十五,三妹考了六百二十三,而蒋文雯考了六百一十四,几人都如愿拿到了京大的通知书。
这样的成绩一出来,城口县都轰动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蓝色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一直在学习、可爱的宝宝 10瓶;时瑾的迷妹 5瓶;小鱼 2瓶;冰菓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六十二章 文雯姐,好巧
既然考了大学,自然不能在厂里工作了,三人辞了职,三妹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四妹,还把肖晓教她念书的教材给了她,让她一边工作一边念书。
本来三妹是让几个妹妹专心读书,可这丫头舍不得工钱,硬是要边打工边看书。肖晓经历了一次高考,对高考的内容更加了解,便特意重新给四妹编了一套教材和相应的习题,相信她深入浅出的编撰,就算四妹只是自学,只要不偷懒的话,好好复习两年,应该也能考上大学。
厂里的领导对王卫和三妹辞不辞职无所谓,反正有的人想进厂,可他们舍不得肖晓,肖晓在的这几年,机器无论出什么故障,她都能准确的找到原因,并且每一次修理好那机器效率都能往上升一截。
就凭这一手,便让厂里产量提高了不少。
厂里还专门给三人办了个欢送会,不过领导们的中心是肖晓,王卫和三妹都是顺带的。厂长眼眶微红,抹了一把眼泪真心实意道:“肖同志,厂里离了你不行啊,你要是大学读完了还愿意回来,我们厂里立刻给你一个主任当。”
不过他知道这样的期望八成是没什么希望的,肖晓他们三人都考到了华大,那可是京城。听说肖晓的成绩还上报了,好像是什么全国状元。
这样的人才走到哪儿大家不宝贝着呢,肖晓一毕业,京城那些机关单位肯定抢着要。
他们一个县城的自行车厂抢不过啊。
想到这里,厂长眼眶更红,心里酸楚不已。
肖晓在厂里呆了两年,领导们都对她非常好,包括李小茹的爸爸李主任,见肖晓这么有价值,后来对她也非常客气。
肖晓真诚的和这些人道了别,便同王卫三妹离开了厂,回去收拾收拾,就要去京城上学了。
肖晓王卫还有三妹考上了大学,又是这么高的成绩,这事儿还上了报,一回到村里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村里也有人去参加高考,可除了知青里考上了几个,村里的年轻人都全军覆没。知青不是小前村的人,村里人就算为他们高兴,也没有肖晓这几个来得这么让人骄傲。
“二妹,听说你是啥全国状元呐,意思是不是全国考的最高分数的那一个”,回家的路上,村里有人好奇的问。
肖晓笑着点头。
簇拥着的人便发出惊呼声,全国第一名呢,这得多厉害。
有肖晓这个全国第一名衬着,其他人都把三妹和王卫忽略了。
王卫不但不在意,听这些人叽叽喳喳夸肖晓,反而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回到家里一连好几天,村里不断有人上门来,或惊叹或恭贺,一直等到他们准备去京城的时候,家里才算是清静了下来。
这天清晨,王卫拿好行李,让肖晓走在前面,他自己缓缓关上了大门。
肖晓知道他舍不得这个完完全全属于两个人的家:“没关系,等我们放假了就回来了看看。”以后回小前村的机会应该不多了。
她看得出来,王卫并不是那种甘于平凡的人,就算为了让她过上好日子,王卫也会抓住机会努力。
王卫点头,摸了摸肖晓的头:“走吧。”
两人牵着手到了村口,他们还要等三妹。
等了好一会儿,才见三妹背着一个包迎面走来,她后面跟着来送她的几个妹妹,没有肖父肖母的踪影。
“走吧,二姐。”三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无限的希望。
“你都解决好了”,肖晓问三妹。三妹考上了大学,在别人家里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儿,可在肖家,肖父肖母却只在乎她去了念大学,就有四年的时间不能挣钱。还想让她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