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曹操不介意下属强势,问题是通过婚姻,王庸已经隐约形成一个小型势力,关键一边是她最器重的武将,一方是她最看重的文臣,同时还有她麾下最优秀的主厨和医匠。

这样的势力,有点麻烦,于是见面的时候,不免抱怨了句。

结果荀彧更直接,看穿了她的想法之后,回了句:“梦若是要加入的话,也很欢迎哦”

意思很简单,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她也嫁给王庸,就迎刃而解。到时候她不仅没有后顾之忧,同时还能得到一批真正的死忠,看起来还真的很划算

不过就算她再怎么看重,也不可能真的拿自己的幸福开玩笑。痛过一次,已经足够

“医学院和附属病院的选址,解决了没有”曹操索性换个话题。

“已经选址完毕,并且开始进行前期投入建设”荀彧当即回道。

“或许我会继续投入资金,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将在军中选拔,没问题吧”曹操也是直接表态,同时也开出她的条件。

“治病救人,才是根本,谁来学习,无关紧要”华佗对这个看得很开,仅仅是外科的话,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那就先这样吧对了,两天后无忧就要新居乔迁了对吧”曹操看向王庸。

“属下的庄子,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已经完成,预定是打算两天后正式乔迁,若主公赏脸,属下希望能邀请您去庄子,参加乔迁之宴。”王庸上前,直接提出邀请。

“好久没有尝过你的手艺,也好另外既然我来了,那么后厨依然由你掌控,杨修继续在你手下,奉孝的职责回到文官这边,没问题吧”曹操看向王庸。

“属下遵命”王庸很清楚曹操的意思,无非是要好好管管杨修。

“陛下年纪还小,还不懂得政治的重要性,时不时会去后厨学习烹饪且先由着她一段时间好了另外身为主厨,无忧若有空,还请多劝劝她,当以国事为重”曹操叹了口气,然后饶有深意地看向王庸。

以前开始,刘协化名柳黎,在有间饭馆待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里,她和王庸的关系显然比较靠近,想来也更会听王庸的劝说。

当时王庸还没有成亲,所以她也担心过,两者会不会走到一起如今他就要成亲,而且一口气娶四个,想来陛下,也不会对一个已婚男士,再感兴趣。

要担心的,还是这个家伙,居然一口气娶了四个,谁知道他会不会娶更多回去

s

为了保证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g食yue

第224章 火锅的初次面世

也罢,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人,荀彧她们以后到底还是要嫁人的。

只希望王庸勤加努力,然后诞下几个,甚至十几个,三十几个都无所谓,培养起来,作为二代,甚至三代的人才储备,这都算是她这一脉的嫡系下属。

尤其是夏侯惇的后裔,那是最靠近她这一系的存在,也会以她的利益为重。

事情到这里告一段落,这两天这边基本上都是在进行搬迁。同时要招收新的宫女,新的侍者,后厨物资的采买,同时还有乱七八糟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

“主公”本来打算让他们离开,结果王庸却是站了出来,“早些时候属下建议推广高产作物,只是如此一来,会不会牵扯到那些粮商”

“你也会考虑这个问题”曹操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这个问题,我已经和公达讨论过,这些高产作物,短期内还是小规模种植。同时也会尝试在滩涂,沙地等一些不适合种植普通粮食的地方,种下这些作物,看看成果如何。

若真能成活,而且产量能维持一定的数量,那么也可以进行推广,作为主食的补充。不过最近万事屋可是有传闻,高产作物虽然高产,但单纯吃这些的话,也会有问题”

“主要是没什么油水,同时经常吃的话,胃会反酸。不过马铃薯和番薯的话,可以尝试加工成粉丝,也可以直接磨面,就如同木薯粉一样,这样就没问题了”王庸回道。

玉米面窝窝头,老北京人最熟悉,底层的人几乎就靠这个过日子。

说起来,现在的玉米品种,都还是甜玉米,而且完全可以当成水果玉米来吃,所以到底能不能磨面还是两说的,甚至拿来磨面的话,感觉有点浪费。

用来煮火锅的话倒是挺不错的熬出来的汤底很甜

“把详细技术写下来,我会入股,到时候有了成果,自然会有一你的一部分收益”曹操直接宣布,“至于你的担心,我可以立刻给你答复。其实没什么必要担心,且不说这些高产作物没办法常吃,作为主食,百姓还是习惯高粱或粟米,或米面之类的谷物。若将其加工,成本又会提升。

再说,土地都在世家和豪门之中,这些存在若要用来种植高产作物,依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最多是少赚一些而已。所以真要推广起来,其实阻力没有想象那么大。”

真正吃亏的,只是那些纯粹守着几十亩地,等着粮食收获赚钱的纯地主和富农而已。至于那些世家豪门,哪个没有点买卖补贴家用

“属下遵命,这就回去准备”王庸点头,曹操都那么说了,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而且用这种方法,加深与她的羁绊也挺好。当双方越来越纠缠不清,利益变得越来越一致的时候,或许某天,两人就会走向联姻这条路。是的,王庸还没有放弃攻略曹操,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就这样放弃掉,太亏了

关键是曹操若是再和别人结婚,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点不爽

这两天当然也不需要他负责饭食,曹操特意准他两天假期,把家里打理好。不过在离开衙门之后,王庸还是去了许县的厨师行会,毕竟杨赐也随着大部队来到这里下榻。

“弟子拜见恩师”王庸在通报之后吗,来到杨赐面前。拜入杨赐门下,他也的确教导自己不少的知识,尤其是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可以说若非他发现自己的情绪有问题,只怕后续很多的事情,都未必串联得起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既然知道他来了,那么总得过来拜会一番。

“有心了”杨赐有点疲惫,到底是上了年纪,舟车劳顿有点吃不消。不过有些话,却不得不说,“听说你又发现了不少作物,为何不向厨师行会报备”

“这些物种都在交州以南的蛮荒之地,也只有万事屋这样的存在,才能突破千难万险,找到这些作物。早些时候弟子也有一些,只是数量太少,要慢慢推广开来,怕不仅会很慢,甚至会导致品种的衰减。”王庸为难的回答道。

“嗯,我也就是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