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2 / 2)

“的确,若是军政分离,那么朝廷作为表率,自然也要贯彻。所以,我辞去司空之位,推荐伏完来担任,如何”曹操说道。

这一刻,朝臣们的脸色的确有点古怪,曹操居然会做出那么不利于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全国军事,太尉是最高长官。这意味着,她要从卢植的平级,变成卢植的下属。

“其实以孟德之才,我早该退位让贤”卢植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哪里,太尉春秋鼎盛,还能为国出力。”曹操并不在意,权力无意义,兵权重要。

也就是现在不放心,以后军团制度完善,朝廷稳定,关键是自己没有危险和后顾之忧,曹操也愿意担任这个太尉,现在不行,她还没办法放心下来。就算她放心,下面跟着她的那些将领,属下们也不会放心。

“既然如此,那么可以试运行看看至于经费问题,最近朝廷的各项税收都有提升,问题不大只是,最初先在哪里组建”卢植看向王允和曹操。

“兖州,如何”曹操没有考虑,兖州是她起家的地方,当优先照顾,这也是她最后的底蕴。实在有问题,至少还有一块地盘。

信任下属,以及王庸的提议,同时也感觉到朝廷一切越来越好,陛下愿意放权,而王允也开始站在她这边,所以她开始选择相信。同时不能否认的是,她也是汉臣

大家都说她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别人越那么说,她越要表现出忠诚,这样经过报纸渲染,那些在背后污蔑她,诋毁她的人,自然而然都会被狠狠地打脸

只是,必要的后路,她也会留,乱世之中,谁也不会傻傻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别人的信任上面。这个说法虽然矛盾,但能在乱世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天真的。

“可以”卢植和王允没有在这方面纠结。

“虽然是试点,也没有说全国推广,但消息传出去,怕还是会有人有意见吧”王允想了想,毕竟各地的情况都这样。

“所以需要报纸宣传,免得大家误会,试点主要是在兖州,豫州和扬州,其他地方暂时不动。后续关中稳定下来,再组建关中军团。各地派出使者,告知具体情况,免得他们有所误会。”曹操早已想好。

“要扩大发行量了”卢植点头,关中既然已经回归朝廷,那么大汉周报也要朝着那边销售才行,也要让关中之人,了解朝廷的动态。

既然大汉周报都要扩大发行,那么她的士林周报自然也要扩大发行。说真的,这段时间她也算是吸收了教训,减少了文言文和诗歌的比例,扣除一些地方奇闻异事之外,也加入了白话文的版块,把晦涩难懂的部分,从全版压缩到四版,因此稍微得罪了一些人。

不过效果也很明显,这样的报纸很适合中层阶级的人看,一般人多少也能看到一些内容,销量提升,再加上一些经义方面,卢植和几个大儒都专门在士林周报上独家传授,于是也有不少平民书生,为了学习知识而购买。

士林周报自然也获得不少广告费用,顺带一提的是,各地的报纸不断出现,使得商家们也开始越来越独立登报,结果就是虽然大家依然是万事屋旗下。不过隐约之间,已经出现在了一定的竞争和独立趋势。

“也就是说,各位大人,没有意见,对吧”曹操更关心的是她的提议。

“当然没问题,经费方面总能想办法。比如说直接以地方税收进行补助,或者按比例补助什么的,这样可以减少运输的损耗,直接就能用于地方军团上面。”卢植回道。

“不过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好,免得让有心人瞎起哄”王允也点头。

刘协没什么意见,这件事情对她有好处,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才不会去反对

第443章 媒体时代无隐私

有些人注定走运,伏完在朝廷上完全是打酱油,不过谁让他姑且也算是一个外戚,于是顺理成章当了三公之一的司空。杨彪履历还可,只是一步到位成为刺史,也算高升。

刘繇解任扬州刺史,刘勋迁河内太守,原本的豫章太守朱皓,调任庐江太守。再加上九江太守陈瑀,扬州这块若非军政分离,其实已经算是被旧势力把持。

散官制度提前出现,按照大汉各级官员等级任命,不过俸禄减半,毕竟不干活都领一份薪水,还指望能多

这个政策,对于因为实行军政分离,而导致少一份俸禄的官员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补偿,也能降低这些官员的怨言。只是权力到底是减少了一半,这是事实

“听说了吗”坊间,少不得有人开始传言,“曹司空要放下司空一职,专心担任车骑将军了据说是朝廷要,实行一个新政策,叫做军政分离的”

“你没看报纸吗”旁边的人举起最新一期的大汉周报,“不仅是军政分离,似乎还要在兖州组建军团,以于禁作为军团长,似乎豫州和扬州也会露出组建起来”

“军团是什么”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的,少不得好奇的凑过来。

“上面写了不是直接去买一份看看不就知道了”只是别人懒得说,指了指报纸。周围的人顿时恍然,然后立刻前往万事屋,购买一份新一期的报纸。

“原来如此,朝廷主要是觉得疆域太广阔,中央到地方的指挥越来越不方便,所以允许组建军团,面对战争可以有临机应变之权那军团长们,不是割据一方了”读了报纸,反而有人担心起来,军团长的自主权那么大,甚至不需要虎符就能调动兵马,若是割据一方,当土皇帝,那岂非又要倒退回去

“看完,看完再说”旁边的伙伴指了指,“正因为这样,朝廷才要实行军政分离。军人不能涉政,官府不能涉军。这样地方的刺史和太守,从此只能乖乖治理地方。同时军团的构建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一则必须要财务公开,也就是每花一分钱都要说明去处。二则就是需要有监军”

“诶,十常侍乱政才多少年,怎么又要重用宦官啊”顿时有人不爽,很多人都是被十常侍逼得家破人亡,最后不少人还因此加入了太平教造反。听说又要启用监军,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宦官,然后想到宦官乱政。

“你看看,看清楚了”旁边的人指了指报纸,“没看明白别乱说,上面写了,监军主要是书生来担任,不负责指挥作战,也不需要上阵杀敌,不能对军务指手画脚,否则的话将军可以直接逮捕,核实之后押回许都斩首。不过有建议权,武将可以听可以不听”

“若武将不听,结果出了问题,谁的责任”有人好奇问了句。

“别人都建议,结果武将不听,那出了问题,那当然算武将头上”旁边的人回道。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