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玉米和番薯,就算是土豆和南瓜都可以酿酒当然配方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扣除番薯酒是甜味酒之外,而南瓜酒偏柔和之外,玉米酒和土豆酒都偏烈。”王庸回道,记得北极毛熊的伏特加,就有用土豆酿造的。
“烈酒可以清洗伤口,或者说提取出来的高度酒精可以消毒,是否”贾诩继续问道。
“的确是这样。”王庸点了点头,贾诩的想法,他已经大概知道。
“那么,完全可以把土豆酒精,作为军用品进行采购。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属下建议,高产作物酿造出来的酒,可以降低税率。但相对的,其他粮食酿造的水酒,加大税率,尤其是小麦、高粱、粟米和稻米酿造的,要双倍税率”贾诩提议。
一反面是减税,一方面的增税,要酿造什么酒,酒商们心里都有一杆秤。关键不是酒的问题,而是从税收方面下手这点,给很多人不少思路。
“也就是说,也可以针对高产作物进行减税,提升传统粮食的税收”郭嘉嘀咕道。
“问题是这样,肯定会引起世家的反弹”司马懿出面抗议。
“没说针对世家那边”荀彧出面维护郭嘉,“针对粮商的交易税方面增收,我们针对的是粮商,而不是作物本身”
“只是商人会把提升起来的部分,转嫁到百姓身上”司马懿反驳道。
“别忘了”荀彧回道,“高产作物的收购价格降低,同时需求量的提升,导致利润会上升。出售传统作物,但利润下降,因为价格提升而导致销售量下降。而高产作物,不仅利润多,而且购买量大,粮商除非脑壳出了问题,否则必然会选择后者”
于是受害的,就是种植传统作物的世家,至少百姓不会大规模种植,他们也会种植蔬菜和黄豆什么的出手,所以问题不大。但世家大规模种植,偏偏粮商不收购,那么除非运输到其他地方出售,否则只能让这些粮食成为陈粮。
也可以酿酒,但别忘记,针对传统粮食的酒的税收也提升了结果无非是:要么改种高产作物,要么等着赔钱
更别说,军中如果全面改用高产作物作为军粮,少了军购这个部分,那么亏得更大。这是放在朝廷的层面上,用阳谋来逼那些世家改种高产作物
“啪啪啪不愧是贾文和,精彩。”司马懿拍了拍手,随即嘲讽道,“不过别忘记,到时候高产作物泛滥,普通作物降低,那么一样会出现问题。”
“税率这东西,本来就应该每年,或者两年改变一次,最迟三年。甚至根据临时需要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税率的调整,才能更好的推动一些政策和需求。”贾诩回道。
到时候高产作物多,那么就适当提升高产作物的税率,同时鼓励传统作物。最终双方的税收差不多一样,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来保证各种作物的保有率。
“引申出去的话,甚至可以引导社会消费风气,比如说奢侈品,和香料,调味料上面。”荀彧果然是举一反三,很快就想到了别的东西。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好好讨论一下吧”曹操此刻心里是真的舒服了。
第758章 王允答应会帮忙
第二天,王庸就找了个机会,找到了王允,约她出来喝个下午茶。
“最近朝廷一大堆的事情,结果我居然还要和你出来喝茶。”来到酒楼的包厢里面,王允看着似乎真打算请自己喝茶的王庸,叹了口气。
“劳逸结合,否则的话工作效率都要下降了。”王庸微笑道,“再说,朝廷如今最大的事情,无非是高产作物推广受阻。陛下的支持推广,但下面不配合,你们这些臣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说得轻巧,高产作物太高产了”王允无奈,“会直接把粮价压低到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到时候守着万顷良田,赚到的钱,连族人的月例都发不了”
另外就是王庸等人商量过的,若是军粮不足,那么和袁绍的战争至少可以持续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战争。大量的军购订单,能够让世家们赚到不少的钱。
大量的钱财投入进去,不管是人脉,影响力,还是作为人才的培养,联姻的筹码都能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最终亏本的就是普通的百姓,以及朝廷本身
“那玩意可以酿酒,无论是土豆还是南瓜,甚至番薯和玉米都可以”王庸随口回道,“虽然大多都是烈酒,不过经过勾兑之后,未必不能成为好酒。而且制作成酒精,甚至可以作为军用物资进行军购。”
“那能用多少”王允大概清楚了,王庸就是来做说客的,少不得这些都在曹操那边讨论过,毕竟曹操也是积极推动高产作物的主力。
只可惜,她只是车骑将军,属于军职。军政分离,所以她没办法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她麾下倒有不少进入文职,不过地位比较低,也掌握不了多少话事权。
酒的构想不错,但是烈酒是今年才开始陆续出现在市场上,换言之要让市场适应烈酒,还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去培养。期间的销售额,肯定比不上传统的酒。
“以后军粮全部改成高产作物,比如说马铃薯和玉米”王庸说出第二个概念。
“你应该清楚,多打几年仗的利益,比一年要高得多”王允提醒道。
“打仗的结果,是军队越来越少,军粮的采购会越来越少,打仗越久。军粮的问题太突出的话,估计会强制推广高产作物。那个时候,估计就要流血,毕竟大家都打疯了。另外持续的战斗,会导致大量的青壮入伍,人口锐减,市场的粮食销售也会受到影响。更惨的说,就是商业也会变得萧条,你我现在开的店铺,都会受到影响”王庸叹了口气。
然后端正了态度,看向王允“商业赚钱,还是种地赚钱,不用我说,姑母也应该了解到了吧为什么,要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也罢”王允服气了,“本来王氏和卢氏在中原都没有利益,伏完更不必说,本身就站在陛下这边。我们要面对的,其实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世家。同时还有一个家族没办法忽视,那就是弘农杨氏”
关中已经是朝廷的地盘,弘农杨氏所在自然也包括在内。那个家族有不少子弟在各地为官,中央方面,杨彪就是徐州刺史,而杨修更是御厨主厨。
朝廷已经打算针对地方改革,针对桓帝时期,地方刺史的职位,开始凌驾于郡守之上,成为一州长官的行为进行修改。既然已经变成这样,那么就顺理成章设置一个一州的长官,这个长官叫做知府。
当然不是换个名称那么简单,涉及的是几个州的重新分割,把两到三个郡划为一个府,然后设置一个知府。知府的地位在郡守之上,但不再管辖四五个郡,同时没有军事全力,权力就被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
到时候杨彪必然也是知府,再不然也会调回中央担任要职,伏完的司空位置,说不定就是给他留着的。
“扣除杨氏之外,其他家族也不容小窥,比如颍川这边,郭氏,荀氏,辛氏和钟氏势力就根深蒂固。汝南袁氏半废的状态,但别忘记现在还有一个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