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1 / 2)

d天开始,妊娠反应估计就要出来了,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华佗提醒道。

“家里的人丁越来越多了呢”王庸感慨道,“对了,还要给孩子起个名字”

“那个夫君”曹操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名下到底有了三个孩子所以第一个就算是女性,也可以和你姓的”

“没事没事,按照传统也没什么,反正你也不会只有一个”王庸笑吟吟地说道,“少说,也得给我生个十个八个的。”

“话说回来,之前没注意到,这家的孩子是不是太多了”陈宫吐槽道。

“嗯”吕布点了点头,关键还有四个已经开始上蒙学,同时还有四个出生年龄都差不多,这不一个哭起来其他三个也跟着一起哭,那画面够壮观的。

每天都在这里住,每天都能看到几女为了哄孩子费尽心思的样子,突然觉得还没懂事的孩子好麻烦,不如自己的女儿乖巧。

可一旦安静下来,甚至朝着她笑的时候,那萌萌的样子,让她内心深处某种情绪逐渐强烈起来。谈恋爱或许不会去谈恋爱,至少她找不到能够配自己的男子,王庸她不打算招惹,这帮母老虎护食的姿态非常可怕问题是,有个孩子的话

“主公”陈宫看着吕布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得好奇问了句。

“”吕布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什么。

“二姐”另外一边,曹彰少不得看向曹丕,后者虽然已经自立出去,不过大过年的,拗不过曹操的意思,不得不过来小住几天。

“反正这一天也是迟早要来的,不是么”曹丕随口回道,似乎并不在意。实在是没什么话事权,就目前母亲那幸福的样子,什么拆散两人的话,根本说不出口。

反而现在拆散两人的话,母亲反而还亏了一些。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她还是很清楚的。

“哦哦,二姐自立门户之后,成熟了好多”曹彰感慨道。

“你就这样调侃你姐”曹丕眉头一挑,“说起来,你今天的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姐,你是我的亲姐”曹彰的脸顿时耷拉下来,“你说我一个及冠就要入伍参军的,非要学习那么多的书干什么”

“那可不行”曹操这个时候来到他的面前,“若不学习,那就算你再厉害也只是个莽夫,昔日项羽小时候”

“娘,你已经说过不少次这个典故了。”曹彰无奈,又用项羽来压他。

“可你一直没改啊否则我何必一次次说”曹操叹了口气,这个小儿子武力足,关键武学天赋也高,问题是习文方面有点糟糕,学习速度比正常人慢了一半。

随即指了指远处的文钦,继续说道:“看看人家,习文学武都很出色,年后就要开始进入军中服役,你这边文化却还不过关。”

“凭什么他今年也才十四”曹彰顿时不乐意了,比他大了一两岁,但到底没有及冠,怎么就直接进入军中了。

“别人是要从小兵当起,你还真以为能一步登天呢再说距离十五岁也就一年,一年习惯一下军中的生活,到时候及冠估计能直接混个军候当当。”曹操提醒道,“你若努力,明年我也可以考虑,把你送入军中”

投其所好,才能让他更加积极去学习在劝学了几次失败之后,曹操和王庸说过这个问题,于是后者给她出了这个主意。

“真的”曹彰顿时激动起来,他的确是不想再念书下去了。

“前提是这一年,你的水平要达到标准线。”曹操回道,她也算是想开了,曹彰真的想要参军,就让他参军。好歹学会基础的战阵和兵法韬略,其他的,在战场上学习就是。

王庸的话很对,有些人学了半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在战场上打几场仗,就都学会了。

“说起来,你的义弟,不打算调回来”王庸随即想起了什么,看向刘协。

徐晃之前在徐州军团,据说在攻打青州的战役上,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看情况升迁是必然的。不过他在外面似乎也有几年,王庸觉得估计刘协会有些担心他。

“有想过,只是之前都有通信,他打算再努力几年,尤其如今对付河北,到处都是战功,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刘协摇了摇头。

尤其之前官渡之战,张郃和高览也投降,兖州军团的人才得到充实,正打算借助北伐来进一步建立功勋。徐州军团,也担心被抢走太多的功劳,所以也是铆足全力。

“说起来”曹操突然想到了什么,来到王庸面前,“黄盖和孙仁等人,就要来到许都,到时候怎么安排”

“孙仁年纪还小,今年才十来岁,可以让她先和曹彰一起学文习武怎么样”王庸想了想,“就近监视也挺好,若是能撮合两人”

“父亲,你这算是提前给我找媳妇啊”曹彰眉头一挑,这个父亲可以,没喊错

“能不能追到还两说,听说她很彪悍的”王庸戏谑的回道。

“那黄盖呢”曹操追问道,至于孙尚香,先看过人怎么样,再做决定

第920章 顺势把军校建了

听了曹操的话,王庸略做思考之后,抬头回道:“她也算是从军多年,南征北战经验老到这样的宿将不用太浪费”

“的确是这样,本来我的意思是,建议把她调到兖州战场那边。至少从校尉开始做起,另外挖过来的朱桓,也打算调过去。至于蒋钦,则调入甘宁麾下。”曹操把她的想法说出。

“不不不,这样太浪费”王庸摇了摇头,“朱桓刚刚出仕,还是军候,用校尉笼络他还是很不错的。蒋钦在甘宁麾下有点浪费,还不如调去黄河水军那边,以后我们要进军幽州,尤其是辽东那边,直接由水路进行补给,会更方便一些。”

“黄盖呢”曹操对其他三人的安排还算满意,唯独这个黄盖,王庸一直没说。

“说起来,卢太尉大概也是这两年就要退下来吧”王庸想了想。王允还好,卢植的身份有点特殊,出仕四十载,人脉累积太多,继续下去刘协都不放心。

王允当这个司徒,很得罪人,却是让王凌到处跑人情。一举一动,可以说都在给王凌铺路。她本身不经营人脉,很多时候别人让她带头,是打算让她顶锅。

这个时候,一般在利益足够的情况下,她或许会主动顶锅,这是自污的手段。也因为这样,她这个司徒,其实还真的挺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