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土修仙界没有,而东海修仙界才有,这就令人费解。难道大劫难还挑地方偏袒中土,而轻怠了东海
要知道金丹天雷劫,可是丝毫不管你是什么人灵妖鬼等族,高矮胖瘦,落下来的天雷劫都一模一样,毫无区别。
吕方国苦笑道,“我这道行浅,几句话也解释不清楚千年劫的来龙去脉。不过,很快就是论道会,自有众多论道高手在场,你只要听一听就容易明白了。那些论道会上的高手们都是真正的强者,对大道的理解透彻,远胜你我寻常金丹之辈。”
苏尘微微颔首,也不急,耐心的等着。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
问道殿内已经聚集了多达数百名金丹修士,都是随意而坐,并无特定之座位。
在论道会上,不论修为高低和身份。
不过,众金丹修士们还是潜意识的主动做到属于自己的区域。
北面为尊,坐着的都是灵岛同盟内地位尊贵的大岛主,或者是金丹后期的高阶修士。大约一二十位金丹后期修士而已。
东、西两面坐着的是众多大小岛主,人数占了大部分。
而南面则是一些普通的金丹初期修士,修为较低,而且尚未分配到岛屿。
只见,北面居中的一名颇有威严的白袍老者在北面而坐的金丹修士人群中站了出来,朝众金丹修士拱手,神色肃穆道:“老夫梅福气,得众道友推荐,填为今日论道会之主持,向诸位道友见礼。”
“梅福气这位就是梅盟主”
苏尘听了这名,都是一愣。
这父母为他取这名,倒地是希望他有福气呢,还是希望他没福气呢
吕方国低声笑道,“梅盟主这名挺有趣。听说是家族小时候为他取的贱名,好养,容易得福。后来梅老成为灵岛同盟的盟主,经常遭同道取笑。不过他也不以为意,常以没福气自嘲。”
那白袍老者梅盟主继续道:“在座诸位皆是金丹修士,乃我人族修士之中坚力量。按历年惯例,这场论道会上不问出身,只论道。今年的论道会,也只争论一件事,那便是迫在眉睫的一场危机千年劫战争归争,但也无需为见解不同而了伤和气。
此千年劫,乃关系到我人族修士之存亡和兴衰。有新来的道友,对此劫之根源和来历不了解,老朽便略述一下千年劫战。”
“凡间土地有限,而人口繁衍,隔代倍增,无穷无尽。一旦土地不足人口之食,则亿万饥民争食,族群相斗。此乃灾祸之源也,每三百年必生大乱。此曰中土凡间劫”
“此理,适合任何生灵和地域。人、妖、兽、虫、鬼、灵,也不论神灵、仙人和凡人之别,只要有生灵之地,能够繁衍,必生此劫。或称凡间劫,或称仙界劫,或称神界劫,或称妖界、虫界、鬼界劫。
生灵之繁衍,有快有慢,但迟早达到容纳之极限,导致大劫生,道理自古如此,从无例外。中土凡国,无数先贤纵穷尽手段治理天下,以拖延灾难的降临,不过是三百年缓成五六百年,时间长短而已。
皆是因为我中土大唐,大唐版图已经扩张到了极限,土地不增而人口暴增。凡人难以逾越荒凉的西昆仑,冰封的北雪山,沼泽瘴气遍地南蛮疆,波涛无垠的东海,亿万黎民百姓困于中土大陆之地界。明君也好昏君也罢,大盛世之后必是大劫难,每隔三至五百年,则天下必有一战乱。生灵涂炭,千里孤坟,周而复此,万古同悲,无解之劫。”
“修仙者,乃是从凡人之中诞生,脱凡化仙,数量稀少。但随凡人人口的大增,修仙者的人数自然也缓慢的与日俱增。能够被修仙者所用之灵物,也很稀缺。大约需要长达千年的积累,才会因为修士众多而爆发争斗,有一次修仙界的大劫难。”
“故而,中土修仙界,每逢千年必爆发一场仙劫之战”
“此乃我人族修仙界的千年一劫也。这已经是我人族修仙界从上古至今,付出无数鲜血之后,得出的定论。修仙界的道友们,对此结论并无太多异议。”
梅福气盟主侃侃而谈,将千年劫来历解释了一番。
“但我中土修仙界,才智高绝之辈无数。在万年之前,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彻底解决中土修仙界的千年劫,永绝后患。”
332 人道当兴,妖道当灭
苏尘在问道殿内石阶席地而坐,细听梅盟主谈论着“千年劫”的来龙去脉,神情震动。
当年,他因为家里养不活,被迫离开周庄水乡前往姑苏城求活干,加入药王帮修炼武道,后来恰逢寒山妖道联手巨鲸帮主刘洪、白莲教茅子元一起造反叛乱,吴郡掀起一场大乱。
这场叛乱被官兵和江湖帮派弟子联手剿灭。
但是没过多少年,又见白莲教之祸卷土重来。吴郡内的战祸绵延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不知道多少生灵涂炭,才稍微平息了下去。
苏尘那时总以为是贪官污吏、巨鲸帮和当地豪强们,对百姓收刮太过凶狠,兼并大量的土地,民不聊生,又被寒山真人这样居心叵测之辈趁机利用造反,才逼起民乱,杀贪官灭豪强。这是作恶多端,引来的祸患。
今日才知,中土凡间每三五百年必生一场大劫难,这根源在土地有限而人口隔代倍增,民饥争食,战乱必起。
不管圣人降世,还是奸邪当道,其实都阻止不了每三五百年便有一场大劫的发生。
越是逢大盛世,天下各族各家人丁兴旺,带来人口繁衍的大增。则这场大劫来的越快,越是凶猛。贪官和豪强不过是在大劫之中上下沉浮的一片小浪花而已,兴盛时站在浪尖,衰亡时淹入河底。他们既带不来大劫,也阻止不了大劫。
等这场如大河决堤一般的滔滔汹涌大劫难过去,千里涂炭,万里无人烟,活下来的百姓都能得到一块耕地,才开始平静生活,休养生息,继续酝酿着下一个三五百年无可避免的大劫。
常言道“盛极而衰”
这是世人皆知的表面常理。
但是没人去问为什么盛极之后,就是必定衰亡,而不是下一个更盛,一直盛下去。
苏尘以前也知道盛极而衰的说法,但总是不明白其中道理。如今才知,天地如笼,而生灵在这有限的天地内繁衍无穷,则迟早有一日祸从内生。
凡世如此,修仙界也一样。
修仙界并不会因为修仙者们脱凡入仙,而变成例外,他们需要灵土地来种灵物。只要是生灵,就逃不出此天地牢笼。只因为修仙者人丁增长较慢,才延长到千年逢一大劫。
问道殿内,梅盟主洪亮如雷的声音,继续在回荡着。
“修仙界的千年劫也并非完全无解,在弄明白这场劫难的根源之后,中土修仙界的前辈们便想出了一个最佳的对策迁徙中土修士至无垠东海,开拓荒芜的灵岛。
其一增加灵土地之量,其二减轻修士之人丁增加之压力。如此一来,中土修仙界多余的修士持续的疏散到了东海等各地。
这般持续不断的向外迁徙,极大的缓解了中土修仙界的压力。如此一来,中土修仙界在近万年来,一直比较稳定。中土修仙界以昆仑仙宗、瑶池仙宗、蜀山仙宗、普陀仙宗和蓬莱仙宗五大仙宗为首,众小仙宗为辅,已经有近万年未曾开过大规模的仙劫之战。纵有小冲突,也容易被消弭。一旦这种做法停滞,那么随着修仙者人丁的不断增加,仙界大劫必然爆发。
但是,中土修仙界的千年劫完全消失。可东海修仙界的千年劫却未曾改变,反而更加剧烈,大约六百年便会爆发一次。
如今东海修仙界内,人族修士的斗法日益频繁,不仅仅是底层炼气弟子和筑基弟子为蝇头小利而争斗,甚至连大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