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7(2 / 2)

民间异谈 妖九拐六 6233 字 2020-01-30

“你这张片子值钱,我得留着。不过我一土鳖,身上可没有什么名片。手机号你知道,今后再撞了鬼。尽管打电话给我,我给你打八折优惠”面对周克琰抛来的橄榄枝,我没有理由拒人于千里之外。将名片接过来,随手塞进钱包里对他笑道。

“你三句话离不开个钱字,你很缺钱”周克琰对我白了一眼问道。在土豪的眼中,钱这东西只是一种印刷品。整天将印刷品挂在嘴边,在他们看来其实挺俗。

“不瞒你说,曾经不缺,但是现在缺”我耸耸肩说道。如果不是脑门一热闹腾着买地建学校,其实贫道也是个有钱人。只不过目前看来,似乎我是掉进了一坑里。我身家的绝大多数,已经砸了进去。这才仅仅是开始,学校建好了要老师吧招来了老师得给人工资吧还有相关部门得打交道吧手上的流动资金不足,接下来的这些事情会很难办。

“缺多少说说看”周克琰认为我是在跟他开玩笑,闻言也面带笑意的问我道。

“起码也得缺个十亿八亿的吧”我托着下巴,眼神跟随着餐厅领班那婀娜的身姿移动着说道。

“你特么身上穿的满打满算不超过1000块钱,就腕子上那块表值几个钱。你跟我说缺十亿八亿冥币啊”一句话让周克琰瞪圆了眼睛在那里说道。十亿八亿,都相当于他们公司一个季度的总产值了,也难怪他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差个人字,人民币当然,你要有心赞助,欧元,美刀我也是收的。支持支负宝,网银,支票转账。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扣扣威信也是可以的”我将眼神从女领班身上收回来,伸了伸懒腰对周克琰说道。

“给个值得我投资的理由先”周克琰替闺女叫了杯柠檬水,然后双手环臂抱胸问我道。

“不是投资,是赞助。我要独资,多少朋友到最后因为合资的问题撕破了脸皮。这事儿我见多了。所以为了我们之间纯洁的友谊能够持久下去,我决定独资当然你赞助我是欢迎的”我很认真的纠正着周克琰的说法。

“有屁快放”周克琰被我墨迹得不要不要的,于是很罕见的,今天对我爆了第二次粗口。第一次是什么时候,不就是刚才那句你特么么这种腔调从他嘴里冒出来,几乎跟太阳从西边出来差不多。看来近朱者赤的说话是靠谱的。我甚至在想,如果他再继续跟我多待几天。回公司开会的时候,会不会对底下的那些个中层干部们,也这么说话。

“我吧,投资建了一所学校”于是,我在周克琰越来越诧异,越来越不可思议的表情中,把学校的事情对他说了一遍。

“我没听错你没开玩笑你你特么一个神棍,也能当校长”周克琰看我表情,就如同在看国足3比0赢了韩国那样的不可思议。当然,这已经是他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第三次爆粗口了

“我就喜欢看你这种既看不惯我,却又不得不跟我一起建设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样子怎么样赞助几个呗这可是大善事,我把功德匀一半给你怎么样唐三藏取经,保了大唐近三百年江山。你做个善事,你们家族起码能维持现状70年不变”我在那里胡诌了起来。

“这事儿,你还得跟我们家老爷子说道说道。搞教育,他才是专家。你可别自己瞎来,这里边的水其实挺深。在办学校这事儿上,你多听听我们家老爷子的意见没错。”见我词里行间不似作伪,周克琰转而正色建议着我道。

“你不说,我还把你们家老周给忘了。他那儿,可还放着一张空白支票呢回去就问他要”我抬手在下巴上摸了摸,从周克琰挑了挑眉毛说道

第735章 我没疯

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最先开始说的。就如同现如今我们常说的,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之类的网络用语一样。只知道是尽人皆知,可真要追根溯源起来,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周给了我一笔酬劳,也将我学校今后的诸般事宜全盘都应承了下来。包括届时的师资问题,生源问题,还有各部门相应的手续。等等一系列问题他都帮我解决。只是,那张空白支票,却被他找借口给收了回去。我知道肯定是周克琰对他说我有心要弄个十亿八亿的花花,把这老货给吓着了。不过转念一想,他给我的这笔酬劳也不少了。起码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可能挣不到这么些钱。况且学校教学楼竣工之后的所有问题,都不用我去头疼,这么一盘算我也不算亏本。

说起教育界的事情,就不得不说说小城。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就有那么一所中学以教育质量上乘著称。这所中学不是什么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也不是什么贵族学校,更没有登上市重点中学的宝座。可是就有很多的家长,宁可将孩子送去那里住读。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句实话,那里的老师,甚至连普通话都说得不标准。更多的时候,他们都是用当地的方言在教学。可是他们有一件能提高孩子成绩的法宝,那就是填鸭。每天不停的讲题做题,讲题做题,恨不能将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全都让学生们记在脑子里,以便应付将来的考试。

可是填鸭这件法宝,无疑是一柄双刃剑。有的学生可以适应,成绩也就得到了提高。当然代价是小小年纪,鼻梁上就挂着副几百度的眼镜。或许在今后的某一年,他们可以如愿以偿的迈入屈指可数的那几所惹人羡慕的高等学府中,成为天之骄子里边的一员。而适应不了的学生,或者抗压能力不够的学生。则有着另外两种结果。一是对学习完全没有了兴趣,每况愈下之下,索性破罐子破摔。这还算是好的第二种结果,就是在学校面对不了老师和同学,在家里,面对不了家长。这类的学生,往往容易走上极端,早早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曾经我想过多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难道就不能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然后在擅长的领域当中成为一个佼佼者么当然愿望是好的,现实却不是我所能给改变得了的。其实,对于擅长文科的学生们来说,数学压根就没有高等初级之分。因为到最后,他们应用到这门学科的机会,大多都来自于菜场,超市等需要找零的地方。只要不找错钱,就万事大吉。而对于擅长理科的学生们来说,语文之类的课目对于他们的作用,也仅仅就只有在看小说看报纸时才能得以体现。至于那些历史事件还有名人的生卒年月,关他们鸟事人无完人,你让一个踢前锋的球员去守门,注定了会被对手给射成筛子。

对于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来说,以上所述完全只是个梦想。或许有一天可以实现,或许到最后仅仅只是黄粱一梦

从大凉山回来之后的几天,我每天都按时去白事铺子里守店。这让已经习惯了我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鲁阿姨,很是觉得诧异。

“这几天这么乖”鲁阿姨端着一碗手擀面,上面撒着葱花,里面窝着鸡蛋。知道我喜欢吃点辣的,还刻意在面条里浇上了一勺辣椒油。将面条放到柜台上,她如同在跟自己的儿子说话一般对我说道。当然,在乖这一点上,我无疑是超越他们家兴亮许多的。我端起面条,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暗自想道。

“五行缺鞋,命里缺包儿,掐指一算还缺个貂儿。鲁阿姨,日子没法儿过了,不做生意我喝西北风去啊”喝了一口面汤,我抬头跟鲁阿姨调侃着道。

“这孩子,才夸一句就没个正形了。对了,你听说了么”鲁阿姨伸手在我脑门上杵了一下,接着神秘兮兮的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