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缭绕,霞光万道。
两道七彩遁虹,在云头上出现。
杨婵如玉的面容上泛起了明媚的笑意。
促狭道:“姐姐,陪你逛了几处地界了,心情可好些了。”
嫦娥听闻此言,对杨婵的打趣之言也是不以为意。
嫣然笑道:“妹妹,凡间还真是热闹呢。恩,前面是岳阳城了,咱们下去看看。”
二女在无人处,降下云头。
气晕震荡,两个潇洒英俊的青年男子眨眼间便幻化而出。
纵然不是第一次见,杨婵还是惊艳不已。当即牵起嫦娥的一只柔夷,掩嘴娇笑道:“姐姐还真真是俊美非凡,顾盼神飞啊。就算潘安、宋玉再生,也不能与姐姐媲美一二。”
嫦娥淡淡笑道:“你还不是一样么。好了,咱们去岳阳城转转。据说每年中秋之节,岳阳楼上都有诗词盛会,正好去见识一番。”
二女说完。杨婵突然素手一扬,一只悬挂着金玉吊坠的折扇便出现在手中。
啪嗒,展开。
折扇轻摇,美眸流盼,杨婵粗声粗气道:“走,常兄,随杨某去见见南楚之地的风华俊杰。”
嫦娥轻笑一声,缓步跟上。
夜晚,凉风习习。
一轮明月高悬,银辉流泻而下。
柳毅一身白色书生长袍,高冠博带,一方儒巾轻遮头顶。
陆北执剑而立,星眸熠熠,轻声笑道:“柳兄,又非是去相亲,还打扮的那么花枝招展的。”
听闻此言,七尺高的男儿顷刻间像大姑娘一样,羞红了脸,支支吾吾道:“陆兄,莫要取笑。”
“柳某身为读书人,出入这样的文士宴会,自然要注意些礼仪风度。”
柳毅一本正经地出言解释道。
闻听此言,陆北哈哈一笑,揭过不提。
二人收拾一番,陆北提剑,柳毅紧随其后,向灯火通明的岳阳楼而去。
对于岳阳楼,后世有诗人赞道。
楼观岳阳尽,川炯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上诗虽然是诗仙李太白所作,但恐怕也是赞美岳阳楼中毫不起眼的一句,沉沦故纸堆罢了。
而气象最为雄阔的两句,非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莫属。
有此种种,后人之述可谓备矣。
陆柳二人穿过两条大街,此时华灯初上,宝马香车,一夜鱼龙舞,酒肆青楼,火红灯笼挑起,酒旗随风摆动。
岳阳楼斜依洞庭湖,柳风细细,香草馥郁,灯火辉煌之处,影影绰绰倒映在宛若碧玉的湖面上。
周围数百执刀带剑的黑衣甲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神情警惕地来回巡弋。
一辆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在岳阳楼外停下。
一个个衣冠楚楚的锦袍公子或官家小姐掀起车帘,在身旁书童或丫鬟的陪同下。
向门前接待之人,递了请柬之后,昂首阔步地入了岳阳楼。
此次中秋月旦评是由岳阳郡郡守于临主办,同时邀请闻名荆北三郡的几十名青年俊彦在岳阳楼济济一堂,品论才俊。
当然,有资格和威望来臧否人物的必然是声震楚地数郡的贤达之士。
此次邀请而来的就有着南郡三贤之二的石茂公,钟德公,以及楚诗派的大贤楚南公和南楚朝廷明粹殿大学士许鹤。
而郡守大人于临作为月旦评的发起者和秩序的维护者,自然在品评之地有着一席之位。
陆北与柳毅二人此时也到了岳阳楼外。
忽然岳阳楼下,人马一阵骚动。
一队甲胄鲜明,红袄赤甲的兵士护着一个四匹高头骏马拉着的华贵马车在岳阳楼外停下。
一个丰神俊朗的华服青年在身边侍从和婢女陪同下,轻摇折扇,进了岳阳楼。
“齐王怎么也来了。”
一个紫色脸膛的矮胖商贾,小声嘀咕道。
“齐王不会是为了那于郡守家的千金小姐来的吧。”一个瘦高的中年文士就是小声议论道。
陆北听力何等惊人,这下就听了个真切。
心道,此地还真是高朋满座。
当下,也不再耽搁时间,取出一张烫金请柬和柳毅就往岳阳楼而去。
正文 第六十五章 文士聚一堂
岳阳楼
陆北与柳毅向接待之人递过请柬,二人正要步入岳阳楼。
请柬拢共才发了三四十张,能来此地者,若不是达官显贵,就是风流贤达的名士。
陆北与柳毅二人虽仅有一张请柬,但接待之人也并无阻拦之意。因为一些名士是可以允许带书童或近侍的。
至于齐王本人,方才更是三五人扈从,甚至有两名捧墨端砚的俏丽婢女随侍。
这时,一名文吏模样的中年男子,指着陆北手中的赤霄剑,笑道:“这位公子,宴会有着规定,兵戈不许带上楼去。”
陆北咳咳两声,言道:“这位仁兄,可否通融一下。陆某这把宝剑向来不离身惯了。况且,我见先前有位公子,身旁随侍之人也带着刀剑。”
中年男子面露为难之色。不过见陆北神色惨白,咳嗽不停,想来也不像穷凶极恶之辈,一时间,犹豫不决起来。
正在此时,不远处,一个身穿青色长裙的少女袅袅婷婷走来,盈盈笑道:“林典史,这二位是我的朋友。”
林典史向来人望去,忙行礼道:“原来是于小姐,既然是于小姐的朋友,自然可以通融。”
“那多谢林典史了。”于青罗笑道。
林典史连道不敢。
于青罗转过身来,向陆北与柳毅二人,娇笑道:“二位公子,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