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d以邳彤资质,若是在太平盛世,大宗师就是极限了;可在如今乱世,只是三十多岁,就是成为武圣,未来武帝有望。

刘秀道:“河北危机,王郎称帝,气势宏大,使君为何要投靠我”

邳丹道:“不久前,王郎使者前来拜见我,册封我为户部侍郎,又是阳夏侯,可我拒绝了只因为名与器不能轻授于人。”

刘秀沉默了。

无大功却是大赏,此为乱国之道。

“使君,我等联手共同抗击王郎户部尚书,冀州牧,谢躬已经出兵了”刘秀说道,“王郎必败”

此刻,刘秀得到信都、和成二郡的支持,已经有五万兵马,但二郡兵力有限而且部队分散驻守,没有集中起来,可机动兵力不足两万;又是新兵为主,局势不妙。到了会议上,众人议论着局势。

众人都说,王郎的势力太大,不如由撤离回长安,避开敌人锋芒。

刘秀看向了冯异,冯异沉默了;又是看向了邓禹,邓禹也是沉默了。

很多时刻,他们不好开口,尤其是眼前的局势。

此刻,他们说是,有人反对;说不是,也有人反对。正所谓沉默,才是金子。

刘秀又是看向了邳彤。邳彤道:“王郎在邯郸称孤道寡,自称是前汉血脉,可我却知道,其不过是一个游方道士,一个算卦的卑贱之人,看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王郎看上去势力巨大,可事实上小人得志,纠集乌合之众,在河北没有深厚根基,只要将军调动而二郡兵马,何愁不能平灭”

刘秀点头着。

王郎很弱,可刘秀更弱;王郎在河北根基浅薄,可刘秀在河北根基更为浅薄。

若是邓禹劝说,邓禹会说,两鼠困在斗穴当中,退无可退,唯有死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若是冯异会说,血战王郎,九死一生;可退回关中,却是必死无疑。

由此可见,邳彤只是中等之才,才略一般,只是率先投靠,倒是可以一用。

随着邳彤开口,其他人也是附和道。

刘秀点头,站起身来,说道:“此战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快速出兵,不给王郎站稳脚很的机会,拖的越久,越是对我们不利”

大军开始出动着,开始进攻着。

没有时间训练军队,只能以打代练,在战斗当中提升军队战斗力。

渔阳,太守府邸。

彭宠看着书信,再次到了选择的时刻。

左边是王郎的书信,是劝降他,南下攻击刘秀,会被册封为渔阳侯;右边是刘秀的书信,劝说他,南下相助,没有说封侯,只是说按功封赏。

看着两个书信,彭宠沉默了。

生死选择,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片刻后,出现了一个伟岸男子,正是吴汉。

“拜见使君”吴汉上前道。

“有人劝降,两个书信,两个选择,我当如何选择”彭宠问道。

吴汉沉默了,问道:“王郎才略出众,还是刘秀才略出众”

彭宠道:“自然是刘秀才略出众”

“那使君,为何不投靠刘秀”吴汉说道:“王郎才略德行不足,却是称帝,因为皇帝弱小,好架空,容易掌控。而刘秀强大了很多,到了刘秀那里,无法架空,只能老实去当臣子了”

“使君投靠王郎,可是想要为权臣,然后更进一步”

彭宠道:“自然不是。可刘秀势力弱小,不及王郎强大”

吴汉道:“刘秀弱小,是暂时的。不久之后,更始帝得知河北变故,那时攻守易势,弱小的不再是刘秀,而是王郎”

彭宠心思已动,已经有投靠刘秀之心,可还是犹豫着,说道:“我思索一二”

信都

刘秀正在思索下一步计划。

忽然邓禹上前,说道:“主公,耿纯回来了”

“耿纯,不是当逃兵离去吗”刘秀问道。

不久前,困难的时刻,有无数将士逃亡而去,耿纯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想到,耿纯会回来。

“耿纯离去之前,曾经向我告别,说要回家,邀请族人加入,而今带着族人归来”邓禹道:“据说,他带领族人追随主公时,有族人不从他直接烧掉了耿家的房子,断掉了家族后路”

刘秀心中咯噔一下。

再次见到耿纯时,耿纯神情中有疲惫之色。

刘秀叹息道:“伯山,为何要如此”

耿纯道:“大司马初到河北,没有多少财物可以重赏将士。只能靠你的才能、恩德,只是这样不长久。我虽举族投奔,可我是商贾,唯利是图,万一他们不能同心,将会危害主公的事业。所以烧其房舍,以断反顾之望”

第264章真定王刘杨第二更

刘秀道:“昔日有郑国商人弦高,舍家报国,而今有你舍家卫国”

叹息中,满满的感动。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为了功利而活着,可很多人也为了理想而活着。

尤其是读书人,还有年轻人。

邓禹二十二多岁,冯异二十三多岁,耿纯三十二岁,还有其他将领,多数是年轻人,热血而勇敢,不是社会老油条,有着诸多的理想,有着强烈的信念,威力理想而奋斗。

耿纯道:“王郎势力巨大,主公占据二郡之地,以弱抗强,多有不如,主公可有破敌之策”

“没有”

刘秀说道,敌强我弱,还真的无计可施。

至于洛神是天仙,为他抵挡住其他天仙,已经够意思了,根本不会插手人间之事,正所谓人间事人间了。

耿纯道:“河北三王,分别为赵王刘林,广阳王刘接,真定王刘杨,本来三万已经投靠了王郎,局势对我们极端不利。只因为分赃不公,导致了真定王刘杨不满,若是能将其拉拢过来,对主公大有好处。即便不站在我们这一边,可只要保持中立,对主公也是大有好处的”

“我的母亲,是真定王刘杨的妹妹,真定王刘杨是我舅舅,我愿意前往,前去劝说一二”

刘秀道:“拜托你了”

几天后,耿纯到了真定,拜见了刘杨。

“拜见舅舅”

耿纯上前道。

“你可是刘秀的说客”刘杨冷笑道:“你小子,倒是心狠,把你家的房子烧了,毁家纾难,跟随刘秀,简直是榆木脑袋”

耿纯道:“大司马为一代天骄,至于王郎只是土鸡瓦狗而已,舅舅可要为了王郎,舍弃家业”

刘杨道:“王郎许诺,册封我为燕王,封地将扩大五个县可刘秀能给我什么”

“王郎倒是大方,可那是假大方。当年汉高祖刘邦,册封韩信为楚王,结果几年后,用不上他了,被赐死。舅舅当上燕王,不知能维持多久”耿纯道:“大司马不会乱赏赐,只会保舅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