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基变得更为扎实,潜力变得更为强大。
刘秀只是生在下界,资源有限,指点有限。
“可那又如何”刘秀冷静道:“追求极致,追求最强,谁不想要做到,可很多时刻,当不了第一,也成不了最强。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本钱,将自身的根基打磨到十万蛟龙之力,然后突破”
“现在突破正好,至于根基,等我修为突破,成为七星强者,八星强者,那时再弥补根基上的不足不要追求完美,世界上也没有完美之事,能凑合的活着,就不错了”
“千古艰难,唯有活着”
洛神道:“可这样,在同境界对决当中,你必然不如那些大帝家族的天骄”
“不如又如何”刘秀道:“贫二代,永远不要与富二代比较,他们有着帝族作为依靠,而我什么也没有,终究是白手起家而已,终究是比不过他们。可我何必钻牛角尖。只要我一天比一天变得强大就足够了。最重要是,要不断变得强大,而不是击败敌人”
“就好似小时候,看着那些世家弟子,看着那些世家弟子,有着顶级功法修炼,有着无上资源享用,很是羡慕嫉妒恨,觉得世界不公平,为何我不是世家弟子”
“可后来明白了,我当时只看到那些世家弟子的风光,却没有看到他们祖先先辈的奋斗。没有谁天生是世家弟子,他们风光,是因为有老爹在努力,有先辈在努力”
“这个世界看似不公平,其实是公平的,就好似我当不了世家弟子,那就当世家的先祖还有那些帝族世家天骄,能突破桎梏,想来是因为老祖是大帝。可他们的老祖,在突破武神时,必然没有他们根基深厚”
洛神道:“多数没有紫微大帝突破武神时,求得一枚武神丹而不得,可是后人轻易能得到武神丹。当时,紫薇大帝突破武神前,只有八千蛟龙之力;可现在他所在的帝族,那些后辈天骄轻易的突破了一万蛟龙之力”
刘秀淡淡打破:“根基不足,只是小事情而已。等我强大的时刻,有实力获得资源时,再汲取资源弥补。实在不行,可废掉修为,重新修炼,再次打好根基;或是转世重修,重新打好根基”
洛神想要说很多话,可到了现在,说不出来了。
刘秀说道:“服下丹药吧,能治好伤势”
说着,递过了丹药。
“不行的,我受了重伤,很多丹药吃过,用处不大”
洛神接过丹药,打开瓶塞,立刻闻到了香味:“这是六星生生造化丹”
想要问出处,可还是忍住了。
服下了丹药,洛神炼化着。
刘秀催动着天道之眼,顿时感觉到了洛神的气息稳固了,伤势还是依旧,却没有陨落的危险了。
心中感谢着主神,不论是多么稀缺的东西,主神那里都是有存货,都是能购买到,大大缓解了危机。
感谢书友支持
感谢书友支持,在这里说一些。
只是简单的评论本书不足,比如说文笔差,常识错误,错别字等等,都是能理解的,感谢提意见。至于那些恶意黑,我就是无语了。
我看了一下,那些黑本书的,多数都是不订阅不打赏,就连推荐票也不给。
事实上,很多,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下架,宗口难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多被书友推荐,是精品的小说,我也不喜欢看,下架的也不少。
没有必要黑
对于那些为了黑而黑,无语了
还有人说,我黑秦始皇,我也是无语了。还有某个书友要举报我,说我黑秦始皇,我也无语了。
对于书友,我有三种态度,多数书友的评论,都是会回应的;可是那些无脑黑,懒得回应;若是过分了,直接禁言。
在我眼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绝代名君,他很有本事,缺点也不少,可绝对谈不上明君,很多行为称不上英明。
秦始皇的伟大,在于他是旧时代的终结者,终结了一个旧的时代,同样作为旧时代的王者,也在这个时代终结的时刻,把自己终结了。
本书当中,有一卷名为仙秦,就是讲述秦始皇的故事。
为了写这一卷,调查了很多资料,结果得出一个结论,若是局外人评价秦始皇,必然是千古一帝,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可是局内人,却是厌恶秦始皇,讨厌秦始皇。
越是接近秦始皇时代,越是对秦始皇评价低;越是距离秦始皇时代远,越是对秦始皇评价高。
对秦朝代入感越低,对秦始皇评价越高;越是对秦朝代入感高,对秦始皇评价越低。
代入感很重要。
就好似读史书,看到了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看到的只是数字,谈不上悲伤,毕竟距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可生在那个时代,生在赵国,听到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其中有自己父亲,还有哥哥,那时就愤恨至极。
历史上,秦始皇评价最低时刻,曾经与王莽并列,被称为秦莽
事实上,秦始皇的秦朝与王莽的新朝有很多现实之处。
每个王朝覆灭的时刻,都会有很多忠臣孝子,都是有很多复辟者。清朝灭亡了,遗老遗少不少;明朝灭亡了,朱三太子,还有反清复明不断;唐朝,汉朝也是如此。
可是王莽的新朝,在昆阳大败后,立刻有人起兵,斩杀了王莽,新朝覆灭,没有复辟者存在;同样,刘邦攻克了咸阳后,秦朝覆灭了,没有谁想着复辟秦朝,也没有为国而死。
看过的小说当中,秦吏是赞美秦始皇的,而荆楚帝国是黑秦始皇的。可两本书当中,都是有秦始皇冷酷的一面,这是黑子和赞美者都是无法回避的。
假设秦始皇在赵国为人质的时刻,意外挂了,秦国会一统天下吗
秦国一定会一统天下,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经过了秦孝公改革,还有秦昭王努力,六代努力,大势所趋,奠定了统一的根基,谁也阻拦不住,区别也只是早几年,或是迟几年而已。
过于扩大秦始皇作用,说没有秦始皇,就是没有大一统,无语了
秦始皇是很有本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可缺点也不少。
他制定的建国方略,幻想着延续万世,结果二世就是崩塌了。
不得不说,秦始皇制定的建国方略,很是失败。
历代的开国皇帝,皆是平民出生,即便是贵族出生,也是了解民间疾苦;可秦始皇幼年是在赵国,八岁回国,十三岁登基,在经历上与汉武帝相似,都是生在宫中,长在妇人手中,他们不了解民间疾苦,他们的政策上很多都是冒进的,错误也不少,政策缺乏柔韧性。
可他们都是继承了庞大的家业,汉武帝即位时,汉朝经历了三代休养生息,国力到了最为鼎盛时刻;秦始皇即位时,奋六世之余烈,也是家底丰厚。。